虎嗅注:以電視節目起家的光線傳媒,近年來在電影產業方面風生水起,多部華語賣座片均出自光線,或出品或發行,相形之下,承載往日榮耀的電視事業部卻江河日下。去年曾孤注一擲豪賭《中國正在聽》這檔在央視播出的綜藝節目,卻遭遇豬隊友而幾近滿盤皆輸,今天有消息傳出,光線傳媒事業部將宣佈解散——終於,光線傳媒「脫胎換骨」,準備全面奔向電影產業。本文轉自娛樂資本論,原文標題

光線電視事業部被傳解散:電影「蒸蒸日上」,電視「黯然退場」

一邊是電影業務蒸蒸日上唱起「獨角戲」;另一邊是曾引以為傲的電視業務「黯然退場」。這似乎是當下光線傳媒的真實寫照

630日,有傳聞稱光線傳媒電視事業部「徹底崩盤」,「將宣佈解散」,餘下人員分到其他部門,光線傳媒以後不再製作電視節目,包括旗下很多老牌的節目也拜拜。去年,光線傳媒把電視事業的希望押寶在中國正在聽(the Rising Star)這個項目中,隨著這個節目的失敗,光線傳媒電視事業似乎也就沒啥希望了

630日下午,娛樂資本論第一時間聯繫到光線原電視事業部負責人張航,對方表示,已不在電視事業部任職,不方便發表評論

據悉,張航目前已是光線旗下一家專註於IP運營的公司「青春光線」擔任負責人。根據娛樂資本論的瞭解,光線電視事業部不少員工目前已前往光線影業、光線與360合資的視頻網站等其他業務條線工作,電視事業部的確出現了大範圍的人才流動

630日,也有光線傳媒內部人士對娛樂資本論表示,其實光線事業部現在還在做節目,與央視合作的《中國正在聽》《少年中國強》兩檔節目都將繼續,完全不做節目的說法並不屬實

光線傳媒曾憑借《中國娛樂報道》(現更名為《娛樂現場》)起家,也正式這樣一檔節目讓它成為民營節目製作市場的先行者,隨後一批娛樂資訊類節目相繼推出,光線成為了國內綜藝節目製作公司的領頭羊。不過,對於光線傳媒而言,時至今日引以為傲的仍是這些小成本的娛樂資訊節目,在今天這樣一個動輒上千萬的大製作綜藝時代,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事實上,光線曾在2011年開始嘗試轉型製作「綜藝大片」,遼寧衛視的《激情唱響》、央視的《夢想合唱團》《夢想星搭檔》《超級減肥王》《中國正在聽》等,但是在這些合作中,光線大都以收取製作費的形式操作,戴著「保守」的鐐銬融入市場,最終落入節目市場的邊緣,更成為了光線傳媒的邊緣事業

如果光線電視事業宣佈解散的消息屬實的話,看起來也並非是因為錢,這一次更像是主動「截肢」。就在629日,光線傳媒還發公告,要以2650萬美元收購龍視傳媒25%股份,其目的是加碼對於國際IP的運營,將其投入電影、電視劇、動漫、遊戲等產品的開發

電影業的大筆加碼,也可以看出光線對於電影事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近年來,光線的電影業務確實開展的紅紅火火,從2011年推出新導演計劃以來,《泰囧》、《致青春》的出爐迅速於電影市場躥紅,近兩年來國內高票房電影榜單裡更是少不了光線影業的身影,更重要的是以小成本電影佔有電影市場大塊「蛋糕」成為了光線的特色

一邊是小成本獲得高收益,另一邊確是高投入卻敵不寡眾,千萬引進的《中國正在聽》寄託著光線重振電視業務希望,最終卻收視平平,甚至在綜藝大戰中無人提及。今年年初在《中國正在聽》落幕之後,《第一財經週刊》曾經就專門寫了一篇關於關於光線電視業務的文章《光線電視還有未來嗎》,似乎如今的格局已經早已被業內人士預料

光線總裁王長田曾說,電影屬於典型的娛樂業,而輸出資訊的資訊節目則屬於傳媒業,曾經「電視養電影」的狀態已被終結,今天的光線電視在綜藝市場難以找到存在感,以傳媒業起身的光線是否最終將投靠娛樂業

From 娛樂資本論


 王長田的「脫胎換骨」:傳光線傳媒將解散電視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