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眾流失、收入下滑、人才流失,很多人問我傳統媒體是否還有翻身的機會?
我的回答是:有,但翻身的機會窗口很小,也就三到五年!
我對自己的這個預測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為我在06到08年間就曾準確的預測到:有線數字電視平移將是廣電系統的一大爛尾樓工程、CMMB手機電視是註定無法長大成人的小猩猩、智能手機(儘管我那時還不知道它叫智能手機)將大行其道、電視的困局將最遲發生於2012到2015年……
這些都寫在08年底出版的《即將消亡的電視》一書中,歡迎大家查證。本文重點不是論證機會視窗的長短大小,而是要談談機會在哪兒?如何抓住?
一、別把媒體融合做成了撮合
自從習總關於媒體融合講話以來,傳媒界關於融合的調子也隨之高了起來。然而,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大家規劃的都是以自己的內容為核心,建立媒資中心,通過中央廚房一菜多吃,實現台網聯動、多屏傳播、多屏互動。有的甚至還設計出媒介跨界,比如做雜誌也做同類的視頻,找電視(網站)管道落地播出.......
這是互聯網思維下的融合嗎?這是新媒體嗎?
我可以肯定地說:這不是!
這是在沒有理解資訊革命的本質的前提下,僅僅根據技術的實現程度,試圖把傳統媒體搬到互聯網上。
這是人類的慣性思維在作祟。就如同工業革命時人們試圖給大石頭碾子裝上發動機。因為千百年來,只有沉重的石頭碾子才能把麥粒壓成麵粉,「碾子磨面」已經天經地義地成為人們的思維定式。而事實上,人類後來根本不是把發動機裝在石碾上(那得耗多大的能量),而是用發動機帶動很小的磨輪,麥粒從上部流進去,從下部出來的就是麵粉。磨面效率提高百倍,能耗卻下降百倍。
在人類的技術發展史上,這種因慣性思維導致社會發展的遲滯是一種普遍現象。再比如早期的輪船,就是人類慣性的以為小船可以在尾部搖櫓,而要想驅動大船,只有船兩側才能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下更多的人劃槳。於是,一百五十年前,密西西比河上、五大湖區跑的都是這種把水輪裝在船兩側的「輪」船(「輪船」就是這麼來的)。
同理,一兩百年來沉澱下來的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這些傳統媒體,它們的形態,它們的內容、管道、介質、受眾、贏利等要素已經頑固地成為媒體人的思維定式,成為我們思想深處的「石頭碾子」。大家慣性地以為只有「這樣」才能稱為「媒體」,媒體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其實,把這種「頑固」全推到傳統媒體人身上是有失公允的,事實上,當今整個人類都有這種思維定式,甚至包括國外的雅虎、HULU,國內的愛奇藝、優酷這些所謂的新媒體,又何嘗不是以這種思維定式,照著傳統媒體的貓畫著新媒體的虎呢!只不過,一個是給傳統媒體加裝互聯網,另一個是給互聯網加裝傳統媒體,半斤八兩而已。
思維慣性是一種普遍的人性,無所謂好壞,正是因為這種慣性,才使得人類社會得以按照某種路徑穩定的走下去。當然,人類如果僅僅依靠慣性思維,社會的發展就會一條道跑到黑,甚至在錯位的路線上徘徊躑躅。
好在人類思維方式還有跳躍性和創意性的一面,所以,當人類實驗了給碾子裝發動機的高能耗、低效率後,很快就想到了磨輪;人類經歷了蠢笨的大水輪後,很快就把一個小巧的螺旋漿裝到大船的屁股上,才有了今天的航海業。現在,我們討論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也必須讓我們固化的思維跳躍一下。
如何跳躍呢?首先我們必須回歸事物的本源,既回歸於媒體的本源。正如磨面是石磨的本源,而不是驅動碾子;快速安全載物是船的本源,而不是硬要在船舷上驅動巨大的水車。
那麼,媒體的本源是什麼呢?媒體的本源是:傳播信息。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充分利用各種互聯網技術進行有效的資訊傳播,它就是新媒體,而不是非要用互聯網傳報紙、傳雜誌、傳電視。這完全是兩回事兒。
如果以「傳播資訊」為出發點,你就會發現,我們為稿件、節目、廣告等傳統媒體的要素、環節,在互聯網上設計的「中央廚房」、媒資庫等所謂的新媒體規劃全是人類正準備廢棄的「石頭碾子」。因為,新媒體會重構自己的內容形態、運營形態、贏利形態。換個角度說,如果互聯網是資訊發動機的話,傳統媒體這盤石磨、這艘大船,只有找到全新原理的磨輪、螺旋槳,才能完成新舊媒體的涅槃。
屆時,互聯網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除了傳播資訊這一點是相同的以外,其它的全都會發生徹底的改變。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次互聯網技術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創造的是新「物種」,而不是簡單的進化、改良。是孢子植物與種子植物的巨變。當滿山的松、杏、桃等種子植物繁衍開來,孢子植物的代表,桫欏(其實就是大蕨菜)就直接瀕危了。從形態上看,兩者之間傳承、一致的東西其實很少,主要是細胞分裂、光合作用、趨光性等生命底層的東西。
為此,我們必須正確理解「互聯網+」這一概念,這個「+」號,是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結合的宏觀趨勢,而具體到與某個行業深度融合時,它卻絕不會是簡單的加法。因為互聯網自身有自己的技術、邏輯、介面,而傳統行業(比如媒體)也會有自己的定位、功效、流程等,雙方這些複雜的要素絕不是一一對應的相加關係,而是一對多、多對多的關係,是乘積、冪、指數、積分、傅裡葉變換的關係。這種融合發生的不會是物理反應,而是深度的改變事物性質的化學反應,甚至是核子反應。
綜上,在我們進行媒體融合的設計和實踐之前,首先要釐清深層的「道」,就是方向、本質、原則。有了「道」,我們才可以考慮「術」,也就是具體的方法、步驟。否則,道沒搞清楚,等於在你出發時就已經失去了75%的成功概率。
請記住,不謀全域,不足以謀一隅。
二、別再給「石頭碾子」拋光打蠟了
正是基於失了「道」的出發點,這幾年媒體融合的成果寥寥,這也嚴重打擊了一些媒體人的信心,有位媒體界的大V就曾在微信裡對我說:「我們把太多精力放到新媒體,新模式等巨集觀問題上,恰恰忽略了傳統媒體自身的改革這個根本,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管理體制的改革,節目內容和編排的創新實現媒體的發展。」
對於他的這番話,我實在無從回答,我腦海裡閃現的是一位用手工織布的老婆婆,在工業革命時,還在研究如何蹬腳踏板以提高速度;一位老公公,在工業革命中,卻還在潛心研究如何將磨盤上的碾子打磨拋光得更圓滑,以便省力。這畫面讓我心生悲憫!
以上說的是傳統媒體人,還有一股力量是有技術專長的人,慣性思維下,他們也在做著改良石磨的事兒。什麼OTT、DVB+OTT、智能電視、高清電視、智能手機封閉生態……且不說這些東西嚴格講就是一台小電腦,只要到了用戶手裡,你就失去了掌控權,你發的是央視的盒子,賣的是樂視的手機,而觀眾瞬間可以把你所有競爭對手的客戶端都裝進去,也就是說你以為這硬體是你的兒子,其實他管誰都叫爹,你根本無法建立起封閉、獨立的體系;也不說你的機頂盒、智能電視、智能手機,若沒有喬布斯、雷布斯的粉絲效應罩著,售出以後三年內就會被用戶換掉(布斯們的光環在多變的用戶面前也可能隨時消失),很難累積出足夠的用戶規模。
更要命的是你這套投資巨大的體系即使建立起來了,上面運行的無非還是電視台和節目公司製作的傳統線性的電視節目。而我們前面已經說過,這些節目都是行將被淘汰的石頭碾子,你無非是為這些碾子做了個高級一點的滑道嘛!
千萬別跟我說「人類是離不開電視的」,人類離不開的是視頻,而不是電視。更確切點說,人類是生活在影像世界裡的,人類離不開的是移動影像,視頻是目前移動影像最好的記錄方式,而電視只是視頻技術和傳輸技術處於低級狀態時,最低端而廣泛的應用。就像我們曾篤信人類離不開糧食,而事實上,人類離不開的是能夠提供營養和能量的食物,糧食只是初級溫飽階段最普及、最直接的食物。不信看看我們今天的餐桌,與魚肉蛋奶蔬相比,直接的糧食消費還有多少?
這就意味著我們給傳統電視這個大碾盤修築的這條高大上的滑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上面滾下來的碾子會越來越少。即使硬把它們搬到這條技術通道裡,這種為了滿足最大公約數的大眾文化速食,也將退化成文化垃圾,也會無人問津。不信閉上眼睛你還能數出你鍾愛的電視台的多少檔節目?那些收視率不足0.5%,號稱大眾文化卻不為大眾所知的欄目不是垃圾又是什麼?文化垃圾裝進電子垃圾,依舊是垃圾。
我們現在就可以大膽地預測,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裡,傳統媒體的內容形態將很快進入到中國人所經歷的食物演化進程,既人們只吃細糧或粗糧細作的少量糧食,更多的糧食都將轉化成了魚肉蛋奶。對應的媒體內容就是內容的精品化和高度的專業化、個性化,其它空泛的內容都將轉化成更符合人性的全新互動的節目形態。
三、我們該怎樣做媒體融合
首先,我們要參透人性。互聯網改變的是人類資訊的傳播方式和能力,但它短期內無法改變人性,事實上,互聯網上所有成功的應用都是從人性中來,再回歸到生活中去滿足人性。只有理解人性才能理解新媒體,這個功課必須做,我們千萬不能浮躁地像無頭的蒼蠅到處亂撞。
其次,人性中的物慾、探索欲、溝通欲等底層而強烈的慾望成就了阿裡、百度、騰訊等互聯網企業。滿足這類普遍性的基礎人性,需要十分龐大複雜的軟件系統,需要的是平臺的構架力。這不是我們媒體的強項,我們媒體要從更具體、更細緻的人性需求入手,不要上來就想做平臺,平臺不是硬做出來的。平臺都是像生命一樣,從胚胎成長起來的。
最後,要明確的是我們的優勢。千萬不要說我們的優勢是內容,那是我們笨拙的碾盤,我們的優勢是長年積累的公信力、政府資源、社會資源,以及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記錄再現符號的駕馭能力。這些才是互聯網公司短期內無法超越於我們的。
注意了上述三點,現在我們就可以規劃我們的新媒體了。
讓我們先梳理一下我們傳統的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其實它們在內容上幾乎完全是相通的,只不過廣播電視是用頻道及下屬欄目加以區隔,紙媒是用版面及下屬專欄加以區隔,因此我們以一座省級電視台為例,就可以代表所有傳統媒體。
一個電視台一般有十個頻道,每個頻道有20到30個日播(周播)節目,每個節目有3到5個常設(非常設)板塊,這就意味著按最小的歸類劃分,保守估計一個電視台也有300到600個常設內容。我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內容,如果觀眾不喜歡,我們恐怕早就把它們砍掉了,顯然之所以它們得以常設,是因為觀眾需要這方面的內容、資訊,這些內容符合和觸摸到了觀眾的人性。
好了,這幾百個細分內容就是我們新媒體的拓展方向,任何一個細分內容都可以做成一個滿足人性的互聯網應用。比如,一個少兒頻道,它會分成三類內容,一是給父母看,二是給孩子看的,三是給父母和孩子看的。我們在這裡無法把它們一一細分,只拿「給孩子看的」往下細分,可以分為動畫片、兒童音樂、兒童手工、兒童教育(其實這一級,如兒童教育還可以按科目細分)等。
我們再拿其中的兒童手工詳細舉例,這個兒童手工就可以做成一個很好的應用軟件,教孩子們摺紙、剪花、自製玩具。現在手機、PAD的觸屏技術非常成熟、方便,孩子們完全可以在螢幕上先練習,搞明白了再用實物實踐。接下來規劃好對孩子的獎勵機制、與孩子的溝通機制,以及用戶、數據、付費等機制。至此,一檔真正的互聯網新媒體應用的內核就規劃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找懂互聯網產品的人員進行具體的規劃設計,找技術人員具體開發了。
這樣的新媒體才是用文化產品的思維代替傳統媒體的思維,用遊戲(應用)的思維代替傳統節目(專欄)的思維。
當然,每個媒體在具體實施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幾百個需求不是你一下都能做並做得好的,要結合自身的綜合優勢;
二是要選擇用戶需求大,市場規模大的先下手;
三是不管你出身什麼媒體,在互聯網的應用裡,文字、圖片、語音、視頻,四種記錄(再現)符號你都可以靈活使用,根據需要而定;
四是地方媒體要特別留意接地氣的應用,比如家政服務、定電影票、定餐廳、本地實時交通資訊等,這些都是異地競爭者無法與你競爭,外地用戶也極少需要的資訊服務,這恰恰是你的天然優勢。
注:作者王明軒為國廣星空CEO,傳統電視與新媒體跨界人士。其公司於2009年開發的「手機電視」是中國第一個上線的手機電視直播APP,目前覆蓋全球1.4億用戶。
From 王明軒
傳統媒體轉型讓人「心生悲憫」:理解新媒體的正確姿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