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7月點名時間上線運作至2014年,點名時間是國內最早也一直是最大的眾籌平台,我們在眾籌領域的經驗沒有任何一個平台可以超越。可以說點名時間是國內最了解眾籌的平台,但是我們在2014年4月對外公布我們放棄眾籌,這背後有很多的原因,一直沒有公開對外說明,今天我們覺得有必要告訴大家:眾籌為什麼在中國是水土不服?
眾籌模式把極客和大眾消費者混為一談
以前做眾籌的時候有一個問題,用戶分為兩種,一種是極客,一種是大眾消費者,兩種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極客群體要的是參與感,他們希望在產品還沒做出來之前,能參與到整個開發過程,你有BUG我幫你找出來,這個時候產品是不成熟的。而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你的產品不成熟,是次品,他們不願意幫你測BUG,他們希望拿到質量好的產品。這兩種用戶的喜好和思維習慣是完全不一樣的,目前眾籌不管如何去做,都無法兼顧到這兩種用戶,所以我們認為眾籌本身是存在問題的。我們現在把兩種人群分出來,通過「首發預售」和「1元公測」兩種項目模式來消除眾籌模式存在的弊端。
「1元公測」就是幫初創團隊篩選出這樣一群極客用戶做深入對接,在他們產品還不成熟的時候,讓極客用戶進行市場體驗和測試來幫助初創團隊驗證產品,這時候你不應該和用戶收費。而對於想要買成熟產品的人來說,那就來「首發預售」。準備好的團隊能確保發貨時間和產品質量,我們幫你在點名時間做最好的亮相,積攢第一批消費群體。所以我們門檻要求特別高,要保證用戶的權益。
眾籌本身「詞不達意」容易誤解
眾籌這個詞,有的人認為是幫助、有的人認為是投資、有的人認為是預售,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理解和看法。你把這些項目標注為眾籌,消費者很難判斷你這背後的項目屬於哪一個類型,所以詞義上就會給人誤導。
對於成熟團隊不希望給人一種印象:我的產品是在眾籌期。那樣是只有不成熟的團隊才願意接受的標籤,所以這對成熟團隊是一個錯誤的標籤。所以「眾籌」這個詞彙不適合某類型的團隊,對小團來說容易種混淆,對用戶也容易混淆。還有人以為是股權眾籌,甚至認為自己可不可以投資這些項目。
眾籌模式保護機制失衡
眾籌模式對項目團隊非常寬容,但它無法保護出錢一方的權益;項目團隊可以發貨時間可以無限延期、產品質量也可以不如預期、甚至做出來的東西和當初對大家講的不一樣,這都沒有關係,因為眾籌主張鼓勵創新,但是有創新就有失敗,這對出錢的用戶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沒有人想要支持一個不靠譜的團隊。所以眾籌從模式和機制上來說是有嚴重的缺陷的,這個嚴重的缺陷會導致一種失衡,導致眾籌平台成為不靠譜團隊的溫床。
當好的團隊和不好的團隊混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沒辦法對用戶保證,上線的項目能否在承諾的時間內拿出一個成熟的產品,這對用戶非常不負責任。我們覺得必須要保護用戶權益,無論你是初創團隊還是大公司,我們都希望做出來的東西都是靠譜的東西。所以點名時間開始對項目做非常嚴格的審核,同時在打款的方式上面,改掉以前先打70%~30%的模式,我們發現就算70%也會有爛尾的情況,這些都是點名時間過去的慘痛經驗。點名時間現在改為完全不先打款的方式,用款項來約束團隊,讓用戶支持參與的體驗提高。這樣一來的話,我們就不是眾籌。
由於這一系列問題的困擾,眾籌概念仍將不斷的激化消費者和團隊、平台和消費者、平台和團隊之間的各種矛盾,而這種矛盾將愈演愈烈,最終會導致眾籌行業的混亂。這就是為什麼點名時間轉型首發預售,我們覺得未來半年到一年之內,所有實物類眾籌平台都會轉型成為預售平台的原因,不管對方認為自己是什麼。
From 張佑
眾籌模式保護機制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