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包括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滬股通讓香港資金北上炒A股,是為南風;港股通讓大陸資金南下炒港股,是為北風。滬港通啟動的首個交易日(11月17日),南風絕對性地壓倒了北風:盤前競價時段滬股通130億元的限額就已消耗55%,下午13:59分,滬股通今日餘額全部消耗殆盡,提前逾1小時結束交易;而港股通105億元額度到收盤時只用掉17.68億元,83.16%的額度沒有被使用。

關於南風壓到北風,媒體找到一些原因:匯率問題、手續費問題、因不設漲跌停顧慮風險等,這些都有一定道理。到于說「大陸股民屬於風險厭惡型的較多」,則純屬小編沒見過A股的瘋狂。

滬港通初期南風壓倒北風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對稱。

不要忘記,香港是國際級金融中心,大陸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仍有不小的差距,大學生參加中學生考試總要輕鬆一些。而且,盤踞在香港的國際資本,對大陸的投資標的研究早已十分透徹,通過QFII等渠道的投資實踐經驗相當豐富。實際上,首日130億成交額中相當大的一部是QFII在換倉。就是外資通過滬股通購買正股,把寶貴的QFII額度替換下來用於投資債券、ETF等其他資產。這些當然都是早早規劃好,就等「發令槍響」了。

反觀南下資金,即便是機構投資者對香港上市公司的研究也極不充分,散戶更是茫然無措。一句話,南風是有備而來的集團軍,北風是兩眼一摸黑的散兵游勇。港股通首個交易日,南下17.68億資金購買的主要是沖A+H股價而來的(即那些在滬、港兩地同時上市,而且在港交易價格低於上海的個股)或者是大陸人較為熟悉公司,如騰訊、港交所等等。

但實際上,港股通對大陸投資人的吸引力遠遠大於滬股通對香港投資人吸引力。最終的結果將是「北風」壓倒「南風」。

因為大陸資本可以選擇的投資標的少之又少,香港主版有和黃、匯控這些大藍籌,有騰訊、金山等科技股,還有博彩類上市公司……除了標的豐富,香港T+0 、不設漲停跌停限制的交易規則對不少大陸投資人很有吸引力。

而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資金自由港,全世界的投資標的物沒有什麼是香港資金不可以炒的,包括A股也可以通過QFII進行投資。滬股通只不過是增加了一個便捷通道而已。

隨着大陸散戶對香港上市公司及交易規則的逐漸熟悉,特別是當「賺錢效應」出現時,「中國大媽「一但聞風而動,每日105億額度恐怕是杯水車薪了。故此,應香港監管當局要求,專門對港股通投資者設置了「機構或賬戶餘額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的限制性門檻,這是要把一眾「大媽」拒之門外的節奏。而對滬股通投資者沒有對等的限制。這從一個方面說明「南風」對「北風」的畏懼。

From Eastland
相片提供:筆與置評


 滬港通啟動初期 南風壓倒北風乃信息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