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文:「這是一款約炮神器。」
用戶們:「聽說這款App可以約炮,一約一個准。」
投資人:「這樣的項目我喜歡,抓住了剛需。」
誠實的小孩:「然而這款App並不能約出個卵泡啊!」
記得在第三篇《社交App怎樣玩轉「男女關係」?不妨從這九個維度看一看》中,產品菜狗就專門吐槽了一把「社交約炮論」,而後專門建了一個社交產品經理的微信群(500人,很快就滿了),然而兩個月下來,發現大家最喜歡聊的話題依然是「約炮」。幾乎每天,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公司、不同背景、不同階段、不同性經歷的產品同仁們,都在熱切討論著,如何讓男女之間再發生「那點事兒」,仿佛一時間約炮已經成了經久不衰、男女老少通吃的經典話題。
可惜的是,這樣強烈的頭腦風暴除了迸發出強烈的荷爾蒙和曖昧氛圍,並不能誕生出一款真正的約炮神器。微信群雖小,折射的卻是行業最基本的心態。
做一款約炮神器吧,發大財,並讓我盡情地約!
一、真實的情況
約炮論洶湧澎湃,仿佛是社交App的壯陽葯、強心針,然而真相卻是骨感的:
「據英國Channel 4統計的某成人交友網站數據:男女比例為16:1。對男性用戶來說,要成功約到一名女性用戶,平均得戰勝其他15名用戶。」
這個數據太官方?下面的例子來自群裡的同仁:
A君:推了以後,用隱形方法,不公開對接需求,即使這樣大概十個女孩子只有兩個會約,(而會約人群中每)五十個女孩子中只有一個會寫約炮,活躍度不高。
B美女:探探上有5491個人喜歡我,匹配成功179個,真正聊起來的至今還沒有。(菜狗點評:那是因為大家都是所有照片先直接點喜歡的……)
C君:大學生相對開放一些,據我們統計10%都有過約的經歷。(菜狗:那你的數據取樣大概來自哪些大學呢?)是藝術類院校和輕紡類。(菜狗:難怪……那她們多少是通過社交APP約呢?)
你調查的數據是怎樣的呢?不妨分享。
二、什麼是剛需?
約炮論在社交領域如此流行,大體是因為「剛需論」。在很多投資人的口中,創業一定要找「剛需」,而在他們看來,約炮是遠比資訊溝通、精神歸屬、虛榮心滿足等正兒八經的社交需求「更剛的需求」。畢竟前有陌陌,後有Tinder,都是成功案例嘛。
然而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其實「約炮剛需論」是一個偽命題,我們頂多隻能說「性愛是剛性需求」,而約炮最多算是實現這一需求的途徑。
這時候「約炮論」的大神們又會提出:
現代社會存在大量不能用正常途徑解決此需求的人群,對於他們來說約炮是解決途徑。
現代社會過於繁忙快節奏,約炮簡單高效無負擔。
現代社會觀念越來越開放,約炮逐步被更多人所接受。
乍一聽很有道理,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不太對。
有必要提示一下,在產品菜狗看來,約炮論的擁孬者無非四種:
他自己的三觀和世界是那樣的,自己就是約神,或者有大量的社交資產(錢、貌、技……),因而習慣了用約炮來解決需求,進而認為這就是剛需。但是這就好比喝慣了伏特加,進而認為伏特加是所有人的剛需一樣,邏輯上不大對。
不大會思考質疑、因而人云亦云的人。
想要2VC的人。
骨子裡不相信約炮論,但是故意以此為「學術話題」正兒八經地「調戲曖昧」女產經的(總抱著僥倖心理,說不定中頭獎真聊到一個能約的)雄性產品狗們,當然也有樂意被調戲而消費男產經的「女神們」。
所以在看下面的分析前,先想想自己是不是以上四種人之一,以避免產生不適反應。(在此依然聲明,本人只是產品菜狗,所有結論未必靠譜,並且作為一個在約炮領域沒有完成「體驗閉環」的產品狗,就更不靠譜了。)
三、約炮論的潛在客戶
總體來說,可能真的有較強烈約炮需求的人,主要有這四種:
A、缺乏社交資產(多指財富地位顏值)、無法通過正常途徑滿足生理需求的男性,俗稱「屌絲」。
B、缺乏社交資產(多指顏值)、無法通過正常途徑滿足精神寂寞附帶生理需求的女性。
C、擁有大量社交資產,進而慾望無限膨脹、想要通過約炮獲得更多刺激的男性,其實真正的需要是可以隨時隨地、不負責任、素質優異的異性。
D、擁有大量社交資產,進而慾望無限膨脹、想要通過約炮換取更多社交資產的女性,其實真正的需要是素質優異的、有可能負責任的異性。
以上是四種主要人群,屬於大概率現象,如果你要討論哪個女生被別人攛掇著沒腦袋就是想open一下,或是被男友背叛就是想報復一下……這些畢竟是有條件、有前提的小概率事件,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好了,目標人群有了,且不管規模多少、消費能力如何。那麼,為何說「約炮神器」不靠譜呢?
四、約炮平臺的天然矛盾和必然流失
為什麼不靠譜,答應只因為一個——矛盾!
A人群想找到的一定是美貌的D,進而對長相缺失的B不屑一顧。
D人群想找到的一定是多金(或者帥、有潛力)的C,進而生怕遇到A人群的騷擾。
於是基本矛盾來了,屌絲們日益增長的「希望女神眼瞎的」需求,和女神們越來越敏銳的辨識屌絲的眼光,構成了一對尖銳矛盾。
這隻是一對基本矛盾,當然我們也承認A中有一些能夠通過嫻熟的技藝拿下D(俗稱騙炮),但是一來這樣的「約神技能」不是普通用戶可以具有的、不具備普適性,二來這種現象一旦揭穿,只會加劇優質女性用戶的逃離。
ABCD之間,這樣的矛盾還有很多,你不妨自己隨機排列組合,共性基本是:往往自己不能牛逼到約向無敵,還偏偏期望對方是個睜眼瞎的女(男)神。
那麼一個約炮App是怎樣的,大約就是兩個階段:
1、早期紅利階段
這時候用戶相對較少,質量控制較好,主要都是C和D兩類人群。他們之間「成功的匹配和閉環」傳為佳話,成就了該App約炮神器的美名,進而在坊間廣泛傳播,有口皆碑。講白了,就是這個階段「不關屌絲和恐龍什麼事」,所以一切都看著很美好。
2、人群換水階段
OK,現在「約炮神器」的美名爆發了,大量用戶開始湧入,這其中當然是ABCD都有咯,甚至也有三觀正常的普通用戶,和三觀不正常的「其他類型」(後頭詳述)。但是要不了多久,人群就開始分流。
A類屌絲群體大量湧入,構成對D和所有普通女性用戶的強烈騷擾。正常的女性用戶開始逃離,而D女神們也因為滿眼都是屌絲而灰心失望,轉而尋找下一個平臺。
「三觀不正的其他群體」開始湧入,主要是失足女性、酒托飯托包廂托、微商,特點是大量秀美圖後的照片,她們的到來恰恰是因為這裡「約炮神器」的美名和短期流量優勢,想要借機撈一筆。於是,C土豪高富帥們開始找不到「良家妹子」們了,他們也失望地逃離。
於是漸漸地,成就約炮神器美名的兩大支柱人群C和D漸漸流失,神不知鬼不覺間A和「其他人群」成為主要用戶群體。也許這個平臺曾經真的是約炮神器,但現在這種紅利稀釋得已經只剩1%不到。生態的惡化一旦發生,幾乎不可逆轉。
「你說的這不是……嗎?」噓,我可什麼都沒說。
也許有人要說,那麼老外的Tinder呢,不是活得好好的嗎?但是,且不說Tinder和Instagram一樣都是調用Facebook的數據(這一點無法複製)使用戶質量的可控達到了一個不一般的維度,就說老外這種「今晚有空喝杯咖啡嗎?=我們去幹一炮吧」的國情,恐怕也是國內根本無法複製的。
如果說社交平臺多數生於社交紅利、死於資訊噪聲,那麼約炮神器多數生於用戶的「質量紅利」,然後轉眼死於讓用戶質量迅速稀釋的「人流噪聲」。高潮吧,高潮完是更大的空虛。
五、回歸社交的正道
打造出一款約炮神器,可能嗎?可能,至少一段時間內可能。
只要你的App能在短期內雲集生理精神空虛寂寞、想要更多社交資產或身心刺激的C和D人群,那麼這段時間內它就是神器,你贏了!
但是可惜的是,如果要一直保持這種紅利,你就必須嚴格保證用戶的質量,一方面要確保C和D優質人群的不斷湧入,並且不會因為玩膩了「從良退出」。另一方面,要建立嚴格的審核機制,避免A、B和「三觀不正的其他人群」大量湧入。簡言之,既要讓土豪和女神們約了還想約,又要嚴防屌絲和外圍微商們的侵入,既要開源又要節流,或許Uber和一些富人圈的產品能做到吧,無法求證。
現在告訴我,這個遊戲你要怎麼玩?或者說,作為一個創業公司,你覺得你玩得轉嗎?能一直堅挺到上市或併購的那一天嗎?
所以說,「約炮神器」永遠是社交App爆發時的噱頭,是一種需要慎之又慎的營銷手段,而絕對不能成為產品的核心和主軸,更不能成為你進軍社交領域的戰略選擇。這樣的產品越來越多,不僅本身不靠譜,還搞臭了「社交」這個盤子,搞得以後人人不願下載新社交App、VC不願投資新社交App的時候,吃虧的是大家,傷害是真正用心做產品,而不是想投機撈一筆的人。
最後,讓我們為「約炮神器」時代的落幕唱一首告別的輓歌,它終將如「網戀」一樣成為特定時代的歷史名詞。我們也祝福天下的男男女女們能過上保質保量的性福生活,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我們更希望還在想著投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們能醒一醒,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如何提供給用戶獨特的場景和社交價值上。
現在,開燈!皇帝的新裝已被揭穿,高潮之後,且看產品邏輯千瘡百孔的裸泳者是誰?
本人張俊(李慕陽是所著小說主人公),野路子產品菜狗一枚、創業在上海,打磨全新興趣APP中,微信號:biohazard2010,歡迎勾兌,吵架不回,不約炮。
From 辯手李慕陽
該是戳穿「約炮神器」神話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