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隨著國內競爭加劇,中國科技公司手握巨額現金在美國尋求好的投資,進入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提前佈局,同時建立人脈和團隊。在《「土豪」的中國公司為何愛投資矽谷的初創企業?》一文中,曾提到「中國公司在美國的投資往往要經受苛刻審核,但科技新創公司就沒有這個麻煩,移動軟件、遊戲、數字媒體、電商和支付技術都成為熱門投資領域,中國的投資也遍及美國30個州,其中加州吸納的投資最多。

路透華盛頓621日,中國企業大量向美國研究實驗室投資,正催生專利迅速增長。中國希望從美國獲得創意,幫助中國從世界工廠向創新的推動者轉型

據湯森路透全球知識產權數據庫的一項分析,華為和中興等中國企業正利用美國研究人員來發明專利,覆蓋領域從新軟件到網絡基礎設施。十年前在美國研究中心還基本看不到這些企業的身影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於623日至24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中國對美國投資的迅速增長將成為重要話題。中美正在磋商一項雙邊投資協定,可望加深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聯繫。即便沒有協定,中國也在向美國研究行業砸錢,並收購其他資產。中資企業在向美國投資方面仍是新手,在科技領域涉足也較少

在過去三年,中國企業有至少一名美國研究人員參與的專利發明每年約增長一倍,在2014年達到910

對美投資份額雖小,但在不斷提

但以經濟規模來說,美國和中國間的直接投資明顯偏低;而相比美國每年新增的大量專利,中國在美國研發領域的成果同樣也不多。據美國政府數據,在中國吸收的所有外商直接投資(FDI)中,美國所占份額僅略高於1%。中國多數FDI來自亞洲其他國家。在美國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中,中國佔據的份額更小

但隨著中國政府放鬆對企業向海外投資的限制,最近幾年快速上升,這種情況正在促使中國企業向發達經濟體投入更多資金。湯森路透數據亦顯示,最近幾年中國企業利用德國與日本研究人員取得的專利數量急劇增長

「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一個變化,」Thilo Hanemann表示,「他們希望改變經濟增長模式,由國內投資與出口驅動型變成消費、技術與服務驅動型。」Thilo Hanemann在紐約諮詢公司Rhodium Group工作,幫助維護一個關於中國FDI的數據庫。Rhodium Group的數據顯示,流入美國的中國FDI2000-2009年期間的每年幾千萬或幾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143億美元和2014年的119億美元。這些數據被廣泛引用,因為他們追蹤中國通過新加坡等第三國進行的投資

這個數字正在接近美國FDI傳統來源國的規模:德國與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這些國家利用美國人研發的知識成果仍然多於中國。德國企業去年利用美國研究人員獲得了1416項專利

中國公佈的專利申請已經超過其它國家,儘管開發分析師指出,國家下達的專利目標往往導致專利質量較低,尤其是那些只在中國申請的專利。但是湯森路透在彙集了數十個國家專利局資訊後、得出的數據顯示,很多高質量發明都是由美國研究人員做出的。例如,將美國研究作為專利源泉的中國企業華為,有一項處理光纖信號的美國專利,後面有101項發明都引用了這項專利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最新《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2011-2020)》列出,以下七個戰略性行業將出現增長:生物技術、可替代能源、清潔能源汽車、能源節約、高端裝備製造、寬帶基礎設施和高端半導體。該戰略還包括,將研發支出占經濟產出的比例從2010年的1.75%提高到今年的2.2%

中國在本周舉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可能表達這樣一種關切,即北京方面認為美國在進行安全審查時對中資企業投資給予重點對待

華為是生產電信設備方面的全球領先企業,在美國有六個研發中心,但在美國電信基礎設施市場上卻只是一個很小的業者。美國對國家安全的關切已經破壞了華為擴大美國業務的幾次嘗試。公司發言人William Plummer表示,華為有時候會發現自己在中美地緣政治緊張時左右為難

大多數中國FDI發生在投資者收購美國企業時,比如汽車部件製造商萬向集團去年收購加州電動車製造商Fisker Automotive及其專利

根據Rhodium,過去三年中國企業也開始新投資,在這些「待開發」項目的投資已達30億美元。美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已成立數十個辦公室競相吸引這些資金,而按照一項中美投資協定,這些資金的流動可望更加自由。官方向潛在投資者提供稅負優惠,併為他們引薦當地的潛在合作夥伴及律師和會計事務所

由於中美在安全問題上關係緊張,州政府官員深知此中有禁區勿入。相比於對來自其他國家投資案的審查,美國基於安全疑慮而檢視中資投資案的情況更多。「我們不跟中國做航空航太或者國防生意,」馬裡蘭州政府負責吸引亞洲投資的Bradley Gillenwater說,「但生物科技卻是一個大生意。」 

From 新浪科技

本文轉自新浪科技,虎嗅略有刪編。


 美國地方政府競相吸引中國資金,華為、中興等在美加速布局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