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之後,百度也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坊間傳聞,百度將以20億元價格收購第三方支付企業快錢。根據互聯網傳言基本不假的基本面判斷,百度要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動真格了。

BAT巨頭中,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尚蹣跚起步的,只有百度一家了。

作為支付、移動支付和互聯網金融的開創者,原阿里巴巴小微金服現螞蟻金服支付寶已經擁有了堪稱龐大的體系,餘額寶有超過5000億元的規模,招財寶面向P2P領域;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理財通也在狂飆突進,理財通擁有近1000億元的規模,通過微信紅包和微信群等推進的微信綁卡已經僅次於支付寶。螞蟻金服和騰訊都申請並開始籌建浙江網商銀行和前海微眾銀行,在移動支付領域,一個擁有「未來生活」系列,一個則擁有「智慧城市」計劃。

市值緊隨BAT的小米和京東,也擁有了互聯網金融的不錯開局。

京東金融已經獨立成與商城一樣的平行事業部,京東白條、眾籌、小貸和理財做得有模有樣,雖然其合作的銀行很有限,但未來這必然是京東想做大利潤變現用戶的主要通道之一。

更可怕的是小米,小米通過硬件和MIUI用戶開啟了支付體系,而且這個支付體系是閉環的,通過小米賬戶綁定銀行卡,用米幣這種虛擬貨幣購買主題壁紙、電子書和遊戲。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小米入股了P2P公司積木盒子,小米用戶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接受度很高,小米用戶的活躍度以及低齡化為小米積蓄了很大的勢能。

百度在2013年進軍互聯網金融,連續發了「百發」和「百賺」兩個產品,並大力推進百度第三方支付百付寶,並升級改造成百度錢包。

儘管因為承諾高收益,「百發」項目被監管部門約談,經歷了一些波折,但百度互聯網金融試水還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百發百賺兩個項目都很快賣光,互聯網流量入口的百度稍加轉化,就能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掀起波瀾,即便百發百賺都是不過是互聯網上發售的傳統基金,並沒有什麼大數據預測,僅僅渠道的更新就潛力驚人。

但百度的互聯網金融嘗試淺嘗輒止,百發百賺之後並無新鮮業務,移動支付百度錢包綁卡雖然打出只要有新用戶就贈送5元的力度,但既不能像支付寶那樣擁有電商用戶底子,也不能像微信支付那樣通過爆款產品微信紅包來引發熱潮。

百度作為流量入口,其商業模式只需要將流量導入其他商戶,而不需要流量在內部循環,所以百度一直沒能建立自己的賬戶體系,這也是百度發展第三方支付和互聯網金融的一大短板。

自己做不成沒關係,百度之前就花了19億美元買了91,對於互聯網金融和支付業務,花個合適的價錢買個划算的公司,絕對划算。那麼問題來了,快錢的地位如何,值不值20億人民幣?

一個名為「2014上半年第三方支付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的排名中,銀聯、財付通和支付寶名列三甲,快錢排在第四位。這個榜單是根據線下和線上收單綜合排名,銀聯排第一無可厚非。

根據艾瑞咨詢,2014年Q2的數據,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份額中,支付寶以48.8%佔據半壁江山,財付通以19.8%位居第二,銀聯則已11.4%排在第三,快錢同樣排在第四,份額大約6.8%。

就超叔的了解,快錢在面對普通消費者用戶時候,跟擁有流量和賬戶系統的互聯網巨頭無法比肩,也比不上由國家背景的銀聯,但快錢在供應鏈金融有獨到之處,這點優勢其實跟京東金融類似,這也是快錢為什麼在長人如林的第三方支付領域一直能夠生存、還生存得不錯的原因。

快錢CEO關國光也是網易系,曾任網易副總裁,2004年創辦的快錢也有10年積累。要說快錢有什麼問題的話,就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並沒有移動互聯網入口,移動支付乏力。根據艾瑞數據,2014年Q2移動支付第一名是支付寶錢包,第二名依然是財付通,第三名是拉卡拉,百度錢包甚至有0.1%的份額,快錢榜上無名。

兩個都需要借力的小夥伴,自然會情不自禁走在一起。

百度需要快錢的第三方支付的份額、經驗,以迅速做大互聯網金融業務,跟上AT發展腳步不被拋入第二陣營;快錢需要搭上移動互聯網快車,以及大量的資金去開拓市場新業務。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及,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張亞勤入職百度任副總裁,主抓百度PC客戶端和金融業務,PC業務日薄西山情況下,要想干出成績,就非得在互聯網金融這個前途無量的業務搞個天翻地覆來。

以百度的財力、決心和張亞勤的努力,20億元買個快錢,我相信會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王超 微信公號超先聲(chao-xiansheng)

From 王記超


 百度互聯網金融領域動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