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朋友給我傳來一則題為〈我的選擇〉的訊息: 「我要一國兩制,不要本土民主;我要安定繁榮,不要劇變動盪……香港人不須民主已享有民權、自由及安居樂業的生活,爭取民主幹甚麼?不要以民主旗號,置市民福祉於不顧,去完成一己私夢。」
這大概代表了不少支持「袋住先」港人的想法。能以最低代價可以得到最大效果,誰不想?我想和這位朋友分享一段歷史。
在二次大戰時,面對納粹德國步步進侵,英國執政保守黨內主要聲音,原是希望盡早與希特拉求和,減少犧牲,爭取最有利自己的條件。
當時主張迎戰到底的邱吉爾,召集了整個內閣說: 「有人會想,如果我們現在和談,會比起參戰後才求和的條件更好。但我們將變成奴隸國,政府將變成希特拉的傀儡……最後我們的命運會變成怎樣?」
在邱吉爾領導下,英國人打勝了仗,也保存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
今天,我們亦要面對相類的選擇。香港大陸化的速度和程度,令人擔憂我們的法治、制度與自由正被蠶食和破壞。這是一國兩制與一國控制、民主自由與專制專權的對決。
如果我們只求當下表面的安逸平靜,容許中央背棄《基本法》中的民主承諾,我們不會有一個向市民充分問責的特首。既得利益特權聯盟近親繁殖的特首,只會繼續縱容他的一伙繼續權力尋租以自肥;而我們珍惜的制度、人權、自由、生活方式,終將一一失去。
要捍衛香港不盲目順從的權利,繼續保有自己的認知和是非之心,否決政改是必打的一場仗。我們必須問自己: 「能為繼續保有香港這主場的價值和制度付出幾多?」
袋了假普選方案,香港永遠都不會有真普選。否決了,中央始終要履行根據《基本法》45 條的責任提出一個香港人接受的特首選舉方案。只要議會內外毋忘初衷,立足原則,行使好無權者的權力;同時,把握機會透過溝通,讓中央明白真普選才是徹底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的不二法門。我深信,香港必定有爭取到民主的一天。
選擇【梁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