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攘外」轉為先「安內」 槍打出頭鳥,刀砍地頭蛇── 唾棄泛民、懲罰學聯

光復行動,成功迫使政府調整自由行政策,為剛萌芽的本土派,取得小捷,打了一支強心針。民眾自發的小勝,相較於多年來傳統社運組織的領導式、永續式屢敗屢戰,來得更有說服力。因此,開始有人不停翻算「雨傘革命」失敗的舊帳,全力唾棄不時騎劫和撤退的泛民議員,追究罷課到佔領一直擔當大會地位的主要領導者── 泛民青訓中心「學聯」,指責他們指揮失當、出賣前線義士和營造偶像崇拜。「雨傘革命」主要參與的青年大專生,因誤信學聯領導而或受傷或被捕,故憤而發動「退聯」,不再任由學聯自動代表大專學界,讓她擔當學運的代理人。自二零一五年二月起,港大、浸大、理大、城大先後退出學聯,導致現今學聯僅剩下四間院校,苟然殘存,號召力也再次回復佔領發生前,無人理會。

驚醒夢中人,認清殘酷現實── 力斥「左膠」想法

翻舊帳、究其過,為的是喚醒間中關注香港社會而懵然不知的黃絲帶,緊記「雨傘革命」這副照妖鏡的教訓,摑醒佔領後盲目信仰政治明星而不知就裡成了政治籌碼的「村民」。退聯連番成功後,象徵本土派的組織和自稱本土派的支持者,則轉而大肆抨擊、狙擊「左膠」── 凡是行動無作用(俗稱「鳩做」)和手法無厘頭(俗稱「戇膠」)的老中青,一律被標上「左膠」代名詞。本土派不斷矮化和斥責這些組織和市民,不顧香港政治現實狀況,依舊做出與傳統社運組織無異的無用抗爭。因著添美村、藝墟、雨傘節等膠化活動,本土派更直率否定這場輸得徹底、甚麼也爭取不到的「雨傘運動」,直斥他們仍舊悲情留戀和紀念這一次失敗,還自欺從中贏得不少成果。

「安內」的必要── 為要一心「攘外」

交織勇武派思想的本土派,發展至此,由原來「攘外」對付港共政權和黑警,轉而先「安內」削弱甚至擊潰多年來把持抗爭方向、限於領導式和徒勞無功、永續式的傳統社運界。目的是掙脫僅限政棍、社運痞子為代理人引領而又形式化做樣的抗爭枷鎖,赤裸地揭露他們脫離政治現實的荒謬和心術不正地打撈政治油水,從而清除任何阻礙嶄新抗爭理念宣揚與實踐的阻力,好讓本土派能夠專心一致、實事求是對付暴政,建立香港真正的民主社會。

 

作者:正鳴(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本土派的崛起、反省、出路,與港人的歸屬、抗爭、民主路 (二): 本土派的大方向(正鳴)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