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華日報有報導指香港管弦樂團(下文簡稱港樂)在下個樂季缺乏本土新星,港樂在上星期公佈了下個樂季的曲目,而公佈邀請的指揮家及獨奏家的名單中,只有一個是香港本土培養的音樂家。筆者卻認識這是港樂的一貫做法,其實不只是邀請的指揮家或獨奏家,連自己的樂團都是聯合國樂師多於本土樂師,再到樂團管理層都多是外國人,其實港樂真的是香港人的樂團嗎?
港樂最早期的歷史可追溯到1895 ,當年的名子叫中英樂團,到1957年易名,成為香港管弦樂團,當年的樂團是業餘水平,再到1973年,由於英屬香港政府認為香港應該要有一隊自己的職業樂團,所以港樂於1974年正式走上職業化的道路,當年的指揮是著名華僑音樂家林克昌,如果大家有留意當時的樂師名單,其實有大部份都是亞裔樂師,而且香港本土樂師在港樂也有起碼三分之一,另外更多的是韓裔樂師,基本上成為樂團的主幹,但到了第二任指揮蒙瑪年代卻出現歧視的情況,亞裔樂師在樂團失去地位。
其實港樂的出現是英屬香港政府有意推廣古典音樂而創立,當然英屬香港政府認識西洋音樂是比較高雅,所以有意壓抑中樂等的發展,不過本文則不作討論。曾經有一個來自印尼的音樂愛好者問筆者,他說港樂玩的音樂很不錯,但為什麼樂師都不是香港人呢,在印尼的樂團都是本土人當樂師。我指這也許是香港政府自殖民地開始的政策,港樂好像沒有保護本土樂師的政策。當年香港演藝學院的畢業生就是找不到職業的樂團加入,自己組成香港小交響樂團(下文簡稱小交),其原因就是因為港樂沒有保護香港本土人的制度。
很多在外國的樂團入職的首要條件是要有當地的居留權或國籍,如果樂團真的找不到合適的樂師,他們才會在海外聘用樂師。目的就是要保障本土樂師優先獲得聘用,也是音樂教育的重要一環,因為樂師要經常有出場機會,才能夠保持及提升演奏水準。但反觀今天的港樂,以弦樂部來計,大部份的樂師是來自中國大陸或西方國家,至於管樂部就更完全失衡,除了幾人是香港本土培養的樂師,基本上清一色是外國人,香港每年有不小音樂演奏系的學生畢業,除了一些可以成為港樂,小交,城市室樂團的特約樂手外,他們根本上就進不到本土的職業樂團。
有人說香港的本土培養的樂師水平不高,所以要在外國,大陸找一些樂師來,早在港樂職業化幾年後,港樂有意聘用更多外國樂師,因為當年外國的古典音樂發展比香港先進,希望引入外國樂師來教導本土的年青樂師,再者能提升樂團的質素。當年的政策,筆者是可以理解,但是今天港樂好像有點本末倒置,要成為亞洲區內首屈一指的樂團,看近年的樂評,好像已經成功了,但這不是香港的管弦樂團,昨日樂團主席劉先生已經清楚說明,政府希望港樂成為國際級樂團多過本土樂團,培養香港本土音樂人才只是樂團的其中一環。這其實是一個悖論,當香港樂師缺乏出場機會,水平不能提升,樂團就要繼續聘用外國人或大陸人,只不過是惡性循環。
眼看國外,如日本的NHK 交響樂團,基本上所有樂師都是日本人,為什麼鄰國可以成功以本土人樂師成為骨幹,但香港卻不能呢?最主要原因是香港政府及港樂不能摒棄外援的制度,香港政府每年都給予港樂七千多萬的資金營運,此資金大部份都是用來支付音樂會和樂師的費用。難道要用香港人的錢來養來自外國和大陸的樂師?香港管弦樂團應該是屬於香港人的,筆者認為寧願要一個可能在世界上是三流的本土樂團,也不要一個世界二流聯合國樂團。以香港管弦樂團的薪金,根本上是不可以請到世界上最一流的樂師,外國樂師喜歡港樂最主要原因是只是因為香港稅率低。筆者相信,只要本土樂師有出場機會,土本化的香港管弦樂團都會慢慢進步起來,今天的NHK交響樂團和首爾市交響樂團正是港樂學習的對象,希望筆者有生之年,看到港樂成為真正代表香港人的管弦樂團。
作者:羅惹(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香港管弦樂團真的是香港人嗎?(羅惹)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