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在62日上午,SOHO 主辦的新一期「潘談會」上,潘石屹、馮侖、雷軍圍繞不同時代的創業進行了一翻對話。以下為現場對話實錄,虎嗅進行了刪編

過去創業是「流離失所」,今天的創業「不是人乾的事

雷軍:今天來的絕大部分都是創業者,說實話我覺得創業不是人乾的,都是阿貓阿狗乾的事情,作為一個正常的人絕對不會選擇創業。因為你一旦你選擇了創業,你就選擇了一個無比痛苦的人生,你們的巨大的壓力、困難、困惑,別人的不理解,或者別人的看不起,其實真正能走向成功巔峰的人是極少數,絕大部分的創業者都成了鋪路石。所以我一直在想,對所有的創業者來說,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一種信念,我覺得如果沒有這種夢想的信念的話,是沒辦法支撐每天高強度的工作的。所以在這裡我願意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為什麼願意喝碗小米粥,願意繼續鬧革命,最重要的就是因為我想做出一點事情來

馮侖:過去我們認為創業的感覺叫「流離失所」,現在創業的感覺像進洞房,還要穿婚紗,還有親朋好友的祝賀,另外還要大吃大喝,最後還喝醉了,抱著誰也不知道。這個過程突然變成這樣了。我覺得這其實有一些錯位,真正創業這件事一點都不是這樣。所有你看到電視裡拍的都是就像我們看到別人談戀愛一樣,其實那是個幻覺,進洞房容易,過日子難,一輩子有幸福更難,最後還能幸福得在回憶裡死去更是難上加難

潘石屹:今天創業跟過去創業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個不同就是過去的創業不需要多少知識和文化,你就看我們房地產界,有好多人文化程度很低,包括我在內。可是今天創業的人,尤其我到上海去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海歸,而且都是名牌學校畢業的,今天的創業更需要知識和智慧。過去的創業永遠離不開的一個就是關係,你有關係就有資源、資金。可是今天的創業,基於互聯網創業是不需要關係的,你的APP背後,你的網站背後,你是官二代還是普通的人也好,都沒什麼區別。甚至你在網站後面是個男人還是女人,是個貓是個狗都看不出來。所以呢,我覺得今天這個社會的創業更公平

不同時代的創業「代溝

雷軍:我創業比較早,我是八十年代末期就開始創業。因為我一直是一個技術工程師,一直通過自己的這種手工藝來謀生、創業,跟潘總講的情況有點不一樣。如果我比較這二三十年創業環境的變化的話,我覺得還是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幾乎所有的人都願意去創業,這其實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創業已經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時代精神,我覺得鼓勵創業就是在鼓勵創新,就是在鼓勵整個社會進步

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參與創業的大潮會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30年前你要說服一個人創業,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因為他得放棄工作、放棄醫療保險等等這些東西,放棄鐵飯碗,我覺得這不是容易的事情。今天的話,對於絕大部分來說,選擇一家創業公司還是相對比較容易的一件事情

馮侖:差別就是在那個時代創業的時候,市場經濟的法制環境不同,商業環境也是非常之不透明,人類角色的非常之複雜,亦官亦商,亦商亦學,角色很混亂,所以最後做出的事比較亂。在轉型當中不是去了醫院就去了法院,變成兩院「院士」。今天的創業要講一個法治,資本市場這麼多支持,聽說過的都上市了,而不是聽說的都抓起來了。所以今天聽說過的人,如果再有人說了這麼多故事,都上市了。其實這個感覺非常強

另外一個,現在人相對比較單純,創業就是一個做商業活動,另外做商業活動的過程都是在透明、法制和商業氛圍當中談商業,不再想複雜的東西。小姐就像淑女,娛樂業高官也不去夜總會,這樣的話生活和創業就分開了,人也能過正常日子了,其實今天的創業的確變成了一個更多人可以參與的事,而不是當年只有少數膽大妄為的人,不幸而落入紅塵才去創業

創業項目堅持與放棄的判

提問:我們怎麼能判斷一個創業的項目,我們是否應該堅持下去?或應該痛快的放棄而開展新的項目呢

馮侖:這個沒有什麼標準的答案,我只是說在過去大家經驗來說,你無非就是依著你的信念,可能這個項目很爛,但是這個人就一直堅持下去。有的是財路方面考慮,公司沒錢了。還有的時候,大家彼此對這件事情偏好不同,都可以作為決策的依據。所以沒有什麼一定成功的道理,因為在這個創業路上就像張愛玲講的「真愛就是撞上鬼」,鬼這件事上每個人都在說,但是你說誰見過?真沒見到過。但每個人都說自己真愛,實際上就相當於撞到了鬼。所以這是特別小概率事件。中國有2000萬家公司,上市的幾千家。他們告訴我一個數,說A輪到上市大概17萬分之一。所以不要以一定成功來決定說這件事放棄還是不放棄,實際上就是你真正有自己的價值觀,或者財務能力還可以,堅持下去

明星公司的創業方法論是否適合小公

提問:雷總你好,去年我還是小米的員工。現在在潘總3Q創業。創業過程當中或多或少把小米的東西傳承過來,中間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想問雷總,在這種剛開創的小團隊當中團隊激勵有什麼方法

雷軍:我覺得激勵其實不管是對創業公司還是大規模的公司,只要是公司激勵都是大問題,任何時候激勵都是一個問題。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我覺得激勵的解決方案只有一條,搞得定的激勵就是好激勵,搞不定的激勵就是不好的激勵。所以最最重要是你要把你們這個團隊的五個人要搞定。不要給自己設各種邊界、框架,最重要的還是能讓大家有熱情得把事情做好。所以我的建議就是你不管什麼方法,搞得定就是好方法

房產企業在互聯網浪潮中扮演的角

提問:在這一輪創新潮中,地產企業會發揮什麼樣的角色和作用

潘石屹:在互聯網的衝擊下,這個社會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具體的變化,就有一本書上面說,這是一個美國人寫的書,在未來的十年時間,城市的白領會減少50%,你可以想像一下,大公司的白領每一年不是增長,是在遞減,這是我們看到辦公樓的空間。我們看到商業的空間,受到網上的購物的影響,衝擊會更大。所以能把社會上的資源,這些空間,無論是辦公的空間也好,商業的空間,通過互聯網充分的利用起來,為這一個新的力量,就是創造新世界的這些力量,給他們提供一個平臺,這就是我們今天每一個房地產開發商應該做的事情

如果是我們再建給大公司的辦公樓,白領在不斷減少,這個道理你想一想,我覺得書上面寫得有道理,未來的秘書,未來的助理,未來的服務人員都在手機上可以完成,在電腦上可以完成,所以這可能是一個大的趨勢。所以我們SOHO 3Q是比較早的做這個創業空間,我相信下一步有很多房地產開發商會來適應這個市場,根據社會變化,做一些市場和社會需要的空間

馮侖:互聯網時代,人的行為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做不動產提供空間服務的,我們對空間的功能的界定也要發生變化。以前在工業時代是機械性的合作,辦公就辦公,吃飯就吃飯,睡覺就睡覺,娛樂就娛樂。我們現在研究,互聯網時代大家對空間的需要到底是增加還是減少,對什麼樣的空間是增加的,對什麼樣的空間是減少的

後來就發現,第一,對空間的需要是增加的。因為我們每個人接觸陌生人的頻率在增加,接觸陌生人的頻率增加,你就需要見面。混合功能空間在增加,人們交往的空間總量在增加,並不是說房地產不能做,而是我們對空間人的行為方式觀察,得出的結論就是要功能混合化了,這裡分不清楚什麼是在辦公,什麼是在娛樂、健身,甚至有些地方提供淋浴,晚上24小時哪怕對付睡一覺,什麼都可以。功能的混合化,實際上實現是眾創空間的特徵,那也就說明目前移動互聯網以後,我們地產商像潘總能夠迅速的把握住這個脈動和變化

雷軍理解的「互聯網+

雷軍:我覺得互聯網+的本質是用互聯網的方法論、價值觀、技術手段重構實體經濟,這是核心,用實體經濟加互聯網++互聯網能產生什麼我不知道,但是用互聯網的思想、觀念、方法論、技術手段和實體經濟相結合,所能產生的爆炸性的力量,在過去五年小米創業過程中我是深刻感受到了

在這一輪大家創業的時候,不管是做互聯網還是做實體經濟,最重要是琢磨透互聯網的整個思想和方法論,我覺得這是關鍵。關於這些方面的總結我也講過很多次了,就是用戶體驗,運作效率,這兩個是關鍵中的關鍵

From 虎嗅


 潘石屹、馮侖與雷軍聊創業:那真不是人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