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nic Chinese civilians celebrating WW2 victory in Singapore, Sep 1945

近日黃之鋒和長毛被拒進入馬來西亞國境,不少大馬的華人網友居然大聲叫好,更有些是來自民聯(編按:人民聯盟,馬來西亞主要反對派)的支持者,不過亦有指這樣反智的網友只是政府的打手,其實早在雨傘革命前後已經有不小反對佔中的聲音在大馬華人圈子內,為何他們會有此表態,也許是他們中了中華情花毒所致。

南洋華人背景

南洋是一處不同文化交流的地方。就以馬來西亞為例,有巫裔、華裔、印裔,土著(Bumiputra) ,就華人來說,最簡單的可以分為土生華人新客華人,土生華人是指在南洋出生,幾代前的祖先已經移民南洋地方,包括荷屬印尼,英國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馬來半島各獨立蘇丹國,汶萊,北婆羅洲(今天沙巴), 英國白人拉布魯克王朝(the White Rajah of Sarawak)管治下的砂勞越[1]。

土生華人就是海峽華人(馬六甲,檳城,新加坡) , 海峽華人通常是指在英國海峽殖民地出生的華人,男的叫峇峇(Baba),女的叫娘惹(Nyonya) ,峇峇者也有指為當年馬六甲皇朝還沒有伊斯蘭化時,當時華人和當地人後裔之稱[2],他們的特點是不會華文,華語,多數相信基督宗教,另外,他們也許幾代在海峽殖民地成長,他們接受英語教育,接受西方思想,例子如新加坡的李光耀,他是經典海峽華人的例子。

而新客華人是指清未開始由中國大陸,主要是福建,潮洲,廣東三大地區的移民,他們是會不同的中國語言,粵,閩南,閩東,閩清,潮洲,北京話等。他們的到來也可說是對土生華人的衝擊,也改變了當地人對華人的觀感。

 南洋華人歷史及其煉成經過

本文主要討論南洋的華人情花毒情況,當然菲律賓,緬甸,泰國都有情花毒病徵,但在本文不作討論。剛剛已簡單介紹過南洋華人的分類,其實早在明未,清初的年代,南洋華人已經介入明清的政治鬥爭內,有不少反清人士逃亡到南洋,更有菲律賓的華僑支持鄭成功抗清活動。他們南來建立起自己幫會,幫會是由籍貫來區分。到了太平天國之亂時,其遺民都逃亡到南洋。至於清未的時候,同盟會在南洋地方建立根據地,例如新加坡、吉隆坡、檳城,喚起海外華人反清意識,也為革命籌下巨款。到了民國時代,由於當年中國現代建設漸漸發展,有不小南洋華人回到大陸升讀中學,大學,更有不小高等教育程度的華僑選擇回大陸工作。

教學語言的改變更是把海峽華人煉成為情花毒帶菌者,1911年中國民國成立後就開始改用「國語」為教學語言,「國語」實乃中國當時北部和中國的口語,此舉由民國政府和親中教育家如陳嘉庚力推後,有不小學校都跟隨,例如,於1913年新山華社創辦的寬柔學校已經開始推「國語」,再者,開始由大陸輸入大量華語教師到南洋的華校。到1930年更有一所海峽華人的「國語」學校在新加坡成立,此學校是用英文教授華文,主要服務對象是不懂華文的海峽華人,到1937為至,已有1372 名海峽華人學生和78名外國學生就讀,其教學目的是有其政治用意,先令到海峽華人學懂了華文和「國語」,再認識祖國文化,那就可以更愛國愛族。 同時這也是土生華人和新客華人融合的開始,更是不同中國語言幫派融合的開始。

11354608_10205570720320138_1135841231_o

相片由毛來由提供

王賡武教授就有此話:

南洋華人年輕的一代在新學堂受教育,常常去思考自己作為中國人,和牢記對於中國的責任。青年的南洋華人則被告訴說,如果在南洋本質上就是愛國的一種行為,則唯有能夠利用居留地當地時去支援中國始足稱道。[3]

雖說到海峽華人是英文教育,接受西方思想,但是卻有一些例外,在清未時期,卻有來自海峽殖民地-檳城的辜鴻銘出現在中國政壇和文壇上,他的父親是華人,母親是葡萄牙與馬來人的混血兒,所以他是一個典型的峇峇,他更是精通多國語言,英,法,馬拉,中,日,德,拉丁,希臘文等,然而,他卻成為保守主義的捍衛者,他堅持保留清未的文化,如長袍、馬褂、辮子、納妾、纏足。再者,他是反對革命派的著名人物。其他例子有林文慶,伍連德,陳禎祿等,所以說情花毒其實不只在新客華人中找到,但只是比例在新客華人中較多。

中國對南洋華人的政治影響力由清末後就無減,由國民黨到共產黨如是,馬華公會的前身可說是國民黨在大馬的海外支部,而馬共或是後來的砂共也是中共在馬來亞,新加坡和婆羅洲的的分支。由此可知,南洋華人是不關心本土在地政府,因為他們的身份認同是大陸,不管是國民黨在大陸或在台政府,或是共產黨未奪權還是已奪權的政府。他們認為南洋只是他們的暫居地,所以就對南洋發生不到感情,他們總覺得總有一天可以回到祖國,以新客華人對此特別重視。

儘管,政策上國共兩黨有意加強南洋華人對中國的向心力,但本身南洋華人對中國或是祖國有一種特殊情感或是一種希冀,筆者認為這個是大中華情花毒的根本。早年通常新客華人會把在南洋賺到的錢都寄到中國,這稱為僑滙,僑滙在當時成為中國政府其中一個重要收入,就以1938年為例新加坡已經有210幾萬的的僑滙。其原因是當年大家對身份認同,國籍都不是很講究[4],但到了50 年代後印尼,馬來亞等地就相繼獨立,國籍,身份認識,國家效忠就成為當時南洋華人的難題,由因萬隆會議後中國取消了雙重國籍的政策,所以南洋華人就要做一個決擇,要融入本土社會,還是到中國,台灣去。看來這就是南洋情花毒的解藥。但筆者卻認為情花毒是沒有完結。

情花毒的重點在情,南洋華人沒有因為國籍轉變就解脫,就如印尼經過蘇哈圖去華化後,印尼華人的華人基本上是不懂華文,而且名子都改上印尼化的名,(當然蘇哈圖去華化政策是否全面,本文不作討論),他們理應和印尼本土人沒有分別,但是這是大家對印尼華人的不了解,他們在對話時的印尼文中會保留閩南語在內,他們的印尼名子中間也許會有中文姓氏在內,這個是重點,他們不喜歡被叫為印尼人,他們只會自稱為中國人,唐人,華人,或是印尼華僑。他們骨子裡是認同中國多於印尼。

在香港,稱呼南洋華人為印尼人和馬拉人,是香港人常犯的錯誤,其原因也許香港人是用國籍出發去叫他什麼人,但南洋華人是以民族出發,儘管他們的國籍是馬來西亞,印尼都好,他們的身份認同都是華人,相比當地文化, 他們覺得華夏文化是有優越感,以五千年文化自居。再者現在是所謂「大國崛起」的年代,在固有的情感上,或可說是民族主義下,南洋華人覺得華人強起來,很容易就把他國-中國的「成就」,和南洋華人的命運緊縛在一起,成為命運共同體,筆者指的南洋大中華情花毒病者通常是經歷過當年排華或是不公平對代的南洋華人,就是40-80歲的那一代比較多,但近年好像有年青化的現象,由文化中國到崛起中國,所以支持中共,因為中國等於中共,這就是他們發展的脈絡,其實沒有什麼邏輯性可言,一切起於情感。因此,當我們見到有大馬民聯的支持者居然是反對佔領行動,覺得香港人是要分裂祖國,搞亂香港時,又或覺得黃之鋒,長毛入不到境是應該的時候,筆者明白他們的想法,因為他們都是在中共的立場出發,在自己地方就可以有民主,但只要危害到中國(中共)的利益就立即反對,他們的想法其實是精神分裂。

相片由毛來由提供

相片由毛來由提供

情花毒後的結果

南洋有不小的族群矛盾,其原因和大中華情花毒也有關係,儘管,馬拉人和印尼人都有「他者」和「我者」的分別,但大中華情花毒才是當年令馬拉人和印尼人覺得華人不忠的表現[5],壟斷資產,把資金外流,只關心中國大陸的政治,沒有心建設本土,把國家變成共產主義國家,這都是馬拉人和印尼人對南洋華人的套版印象。筆者不知道當地的族群矛盾如何解決,或是不能解決,但筆者認為只有民族間互相了解更多,才可以減少衝突,但看來這不太成功。

大馬當年的推「國語」行動可說是很成功,在國語教育前,各華人都是以自己語言教學,自己語言代表自己的宗親會和幫會,「國語」一到,不同地方的華人都融在一體,向心力就型成,情花毒就種在下一代的思想,可幸的是中國不同語言的使用還是普遍,這是可喜的。反觀,香港今天全力開動推普機,大家可由當年南洋歷史借鑑,香港不是南洋,南洋有平均的人口分佈,如檳城大部份都是福建人,山打根是廣東人的地區,亞庇是客家人的地區,儘管有移民移居當地,但他們也是被迫學習當地語言,不然就很難生活。但是香港不是這回事,香港經過70年代難民潮後,應該是廣東話群體多,但經過每日150 單程證人士南來香港,說北京話群體的分佈已經佔據了香港某些新市鎮,如果再加上推普政策,及其引發的南來老師,情況就如當年南洋用"國語"來再認識祖國文化,那就可以更愛國愛族,香港現在正是走這一條路,香港人的大中華情花毒已經夠深,如果再加深,香港就會失去原本的文化和特色,新一代的南洋華人已經開始失去講其他中國語言的能力,新加坡最為明顯,現在有多小新加坡年青人說福建語?難道香港也想足這條不歸路?

參考文獻

王賡武 著 張奕善 譯註 南洋華人簡史

魯虎  著 新馬華人的中國觀之研究1949-1965

雲昌耀 著 當代印尼華人的認同

[1]      她不是直接由英國殖民地部管理,要到二戰後才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2]      也有是馬來人和外國人的混血

[3]   王賡武 著 張奕善 譯註 南洋華人簡史181-182

[4]      儘管那時有些人有英國臣民British subjects的身份

[5]      其實最無辜的是土生華人,很多土生華人他們都是想建設土本,但對土本人來說,新客華人和土生華人都是一樣,反正就是他者

作者:羅惹(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南洋大中華情花毒是怎樣煉成的?(羅惹)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