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療是上門服務中極重人工技能,又相對比較難標準化的領域。與洗衣、送餐等極易標準化的產品不同,重度體驗的理療服務對理療師的綜合水準要求極高

理療不但涉及眾多技術種類:刮痧、SPA、足療、按摩……而且操作過程中其實涉及和客戶之間進行中醫氣血、人體保健等相關知識的交流、以及對服務態度、保密意識等眾多環節的服務水準的體驗。上門理療實際上把門店中的統一管理服務、社交需求及相關配套措施帶動的消費氛圍和價值感抽離出來;讓理療師赤條條的直面消費者

理療相對解決具體問題的用戶人群而言,見效過程較緩慢,不如醫藥立竿見影,用句白話來說:理療服務究竟好不好,實際上三個字可以講述:「看感覺

看下對幾家從業公司的體驗感

功夫

地推是到各大互聯網公司,主管+師傅帶隊上門,監管是怕師傅刷單;而配合到公司的師傅,相對經過挑選,加上主管擁有良好人脈,能給企業體驗用戶「免費又驚喜,看起來很美」的感覺;而據在線選擇和個別朋友的到家體驗反饋發現幾個問題:師傅隊伍整體從業年齡較輕,服務上門等待過時不給客戶提示,年輕隊伍容易讓用戶感覺不牢靠。當然,選擇理療師介面也可以明顯從訂單量反饋出理療師」不患多、患不均」的整體狀態

一句說明:「只管跑得快的互聯網項目,距離產生美

北、上、杭、深四個開放城市,比功夫熊少一個。也沒有徹底解決線下服務流程和標準化的問題,說明這個坑所有理療團隊都要邁

58背景,只做資訊平臺服務,但難滲透線下,質量管理,是發展痛點,這是種子選手不得不提的缺憾

一句說明:「團隊升級是發展關鍵」

點妙

相對規模較小,但是已經針對女性產後恢復、老人等不同人群設計不同問診、出診、檔案、定製化等套餐服務方案;注意這些在個人訂單服務中的套餐服務,並未區分陌生用戶和老用戶。但是其套餐有三個方案至少我看不懂細分人群的標準和產品差異,也沒有開通城市說明

產品說明缺說:從2000-10000不等的套餐,一旦定製就不可中途換人的霸王條款,可見小公司主體在規模擴張遇到壓力,於是在沒有和用戶建設信任,以及對身體狀態、保健服務精準需求溝通的情況下,包裝概念進行營銷試水;辦卡類以現金流養概念的線下圈錢運動被媒體反覆扒皮,也被用戶厭倦

線上的體驗經濟,只要產品足夠好,是能夠黏住用戶的

一句說明:「大有大的好,起碼從容變革;小要做的精、千萬別炒概念

老師傅相對集中的平臺,雖然也在北京各大互聯網公司來回來去的試用,體驗,但其屬於線下產品研發週期最長的企業,至今還未大推,攢大招沒必要這麼明顯吧

搜狐系背景的團隊,總是把「這個行業非應急需求,補貼退了,用戶還是跟著質量走」放在嘴上

一句說明:「這年頭,好酒也怕巷子深,卡位,在互聯網行業極其重要」

坑到底有多少

O2O上門服務作為第二撥O2O大潮,從客戶TO商家的資訊流建設中滲透到交易,交易服務又因體驗經濟因素、滲透到服務,此類項目中,坑廣而多

目標用戶的消費能力:現在地推都是給互聯網公司的年輕白領,可是除了首單,價格卻沒降下去,補貼取消後,能做到白領人群增量嗎?靠什麼

上門真比到店方便?店內服務是有全面的配套服務設施和一應用品器具;而上門,用戶需要準備服務場景、師傅需要針對性攜帶器具,還不能帶錯,而服務流程管理滲透到線下現實嗎

真正的活躍用戶有多少?據稱每年20次就是理療活躍用戶,隨著社會消費主體的轉移,新一代用戶對理療這個具備中醫背景,且在場景上與洗浴密切相關的消費品類,究竟會如何接納喜愛

平臺上門服務概念外,如何賺錢?關聯性產品按摩油、中醫食補,不是需要消費場景就是需要專業知識和醫囑才能服用,究竟如何進行產品滲透

線下質量管理是重中之重:在互聯網鼓風機的環境下,有幾家能抵抗資本補貼和規模的互聯網發財夢的誘惑,踏實下來做實事

再看幾個企業目前發展狀

目前都處於項目早期的資源積累的階段

功夫

線下管理稍顯不太重視,更重視數據和規模,或許卡位戰更重要?反正風投的思維更重視你的規模效應,何必先做苦活累活,但是日後規模大了,是否更難做質量統一管理?話說這行真的是體驗經濟,消費者有時間挑選,有理由跟著體驗走

依舊中規中矩,各條業務線均有規範,沒有特別明顯缺點。穩健而從容,反正58目前也不要財務數據,有調性、具備試錯的條件

上門O2O中的傳統企業,大客戶銷售好厲害呢

相對較重視服務體驗,在做質量管理體系,且獨家推出每個用戶做身體保健報告,由好的中醫師傅根據理療師口述和文字彙報而得,具備定製服務的雛形

筆者和業內人士的交

到店的用戶更注重社交,這部分用戶對配套和設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講究享受、注重細節。目前到家服務還做不到和店內一樣的質量體驗,在地推過程中,目前大家都採用的是數據流的做法:即到人群相對容易集中的公司去,每次起碼十幾人報名體驗,而理療師可以集中服務賺得也多,比較容易組織,容易出「效果」,其實就是單個地推而來的獲取用戶的成本會下降;而且還可以在朋友圈、微薄各種曬企業大佬、雞湯勵志等等。可是這部分人群相對而言,續訂率非常低,一是大家都在公司推,各種活動福利應接不暇;二是年輕白領做增量,如今中醫文化、生活習慣都在都市白領年輕人不是那麼接地氣,需要的培養成本也更高

郭旭透露社區地推,面臨的滲透難度更大。高端社區難進,即便進去,沒有熟人領路也是白搭。真正的潛在用戶都是開車倒庫,然後直接電梯,碰都碰不上。而在這些用戶休閑的時間,比如週末郊外遊、傍晚社區辦擼串,都是地推人員也需要休息的時間,做是做,成本就跟著上去了。然而還有些用戶,的確是真實的店內的活躍用戶,這部分人滲透難度更大,因為他們都是跟著熟人師傅、店家走的,也不在APP上多「活躍」

身為創業公司,其實如何獲取種子用戶,並讓其生根發芽;郭旭有自己的見解:首先是體驗經濟的質量關,其次在線下多走一步:讓師傅花點時間去瞭解用戶,並詢問用戶是否對自己的身體有瞭解,對理療是否有見解;之後會根據記錄和反饋,由真正懂氣血的師傅出具身體報告。郭旭認為,如今各家基本都還處於初創期,規模優勢的差距並不明顯,無論產品研發、質量管理、活躍促進、還是跑師傅規模、用戶規模之類的數據流,或者媒體關係、創始人形象的PR流,用處都不大

O2O還是小範圍實驗,然後大規模推進,脈度創始人如此言道

「活下去」很難,一方面競爭在各線展開的非常迅速,一方面還要踏實做好實事。作為一個人員、資本、行業資源都不是特別充分的初創企業,選擇起來很痛苦。靠悟性,還有調動人力的水準;不細挖流程,很難做到真實的用戶體驗;細化流程,讓團隊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也才能做到精益管理

綜合分

這行和其他互聯網「風口」行業一樣,企業具備創始人的氣息,58出身的團隊明顯不想趁著鼓風機和卡位期,進行過度投機的市場行為,連首單補貼都比其他幾個大推公司少20塊。而其他公司,脈度明顯地基打的牢一點,風格務實謹慎,市場方面卻明顯欠奉——需要知道,互聯網是與資本結合最緊密的市場,可別耽誤自己。而按爽和點妙手,醬油打幾毛錢的?另外,祝功夫熊站在風口上一路狂奔的久一點吧

創業的動力,源自對財富的夢想可渴望,也來自改變行業的野望,諸君好運

微信號znzero 歡迎交流

From znzero


 上門理療真比到店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