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被蚊蟲叮咬、脹氣腹痛,不少家長都習慣以市售成藥幫助嬰幼兒緩解症狀。不過,醫師提醒民眾,市售許多外用擦劑、吸入劑、滴鼻劑都含薄荷醇、樟腦、甲基水揚酸成分,使用過量容易誘發呼吸困難,中樞神經中毒,對2歲以下嬰兒健康反而有害,千萬不可小覷。


醫師李秉穎(如圖)指出,薄荷醇、樟腦油具有神經毒性,2歲以下之兒童應禁止使用。(圖片提供/台灣兒科醫學會)

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台大兒科醫師李秉穎指出,門診曾有1名新生兒,出生不到5天,因父母用含有薄荷醇的成藥,造成黃疸症狀加劇,甚至留下神經後遺症。

薄荷醇樟腦 易影響中樞神經

基本上,薄荷醇又名薄荷腦,為薄荷、綠薄荷所含揮發油的主成分的成分。自然界的薄荷屬植物大多含有此成分,類似物質包括:樟腦、桉樹醇、尤加利樹的精油、松節油與松針等。因為薄荷醇、樟腦等,以及水楊酸具有芳香與清涼作用,這類物質被大量運用於藥物、化妝品、菸品、酒類、茶、殺蟲劑、清潔劑、糖果、口香糖、牙膏、漱口水、洗髮精、肥皂、精油中,往往因嬰幼兒過量使用,引起呼吸停止,或是中樞神經中毒等嚴重不良反應出現。

《加註警語 保障用藥安全》

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衛生福利部已在去年7月30日公告,含薄荷、樟腦、甲基水揚酸成分外用藥品必須在仿單上加註「2歲以下兒童之使用,需諮詢醫師或藥師」,如果是製成吸入劑、滴鼻劑等劑型則需加註「嬰兒及2歲以下之兒童禁止使用」,提醒家長注意。


許多新生嬰幼兒,出生1至4個月常有腹絞痛,不少家長都習慣以成藥處理。

新生兒用藥安全 需特別謹慎

李秉穎醫師強調,許多新生嬰幼兒,出生1至4個月常有腹絞痛、皮膚發癢等症狀,不少家長都習慣以市售成藥幫助嬰幼兒止癢、止痛,甚至退燒;雖然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具有神經抑制作用,但如果藉此作用抑制哭泣或是止癢痛,對嬰兒健康反而可能有害。

事實上,薄荷醇、樟腦油具有神經毒性,甲基水楊酸過量也會引發中毒。幼兒除了要注意避免誤食導致中毒危機外,由於這3種成分都能透過皮膚吸收,如果大面積使用,對器官相對不成熟的嬰幼兒,確實可能造成傷害。

小心蠶豆症 溶血性貧血

國外醫學文獻已有報告,患有蠶豆症者因使用薄荷醇物質後,曾出現有溶血性貧血的病例。文獻上也曾報告過,有1名2個月大的嬰兒,因治療感冒用含樟腦油成分的藥物塗抹皮膚後,引起嚴重的肝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傷害。另外,也提醒嬰幼兒腹脹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生理性腹部突出,應請兒科專科醫師診視,不宜使用沒有實證療效的藥物。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腹脹成藥抹肚臍 薄荷醇恐神經中毒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