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的35歲男性患者,透過積極治療、配合醫囑使用標靶藥物,4年來病情控制穩定。
林世強主任(如圖)表示,第2代標靶藥物問世,讓血癌患者有更好的醫療照護。(攝影/江旻駿)
從發病之初,堅持留在身邊陪伴的女友,也已成為互許終身的妻子。前陣子夫妻倆的孩子出生,這名患者特地送了彌月蛋糕給主治醫生,分享他為人父的喜悅,讓醫師也為之感動。隨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的進展,過往被認為是絕症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也能被有效控制。(影音/攝影記者江旻駿)
2代標靶問世 治療達標成效更佳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因為基因染色體錯誤易位,致使異常白血球不斷增生而影響到正常白血球、紅血球與血小板的生長空間。亞東醫院血液腫瘤科林世強主任表示,過往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方式便是透過異體骨髓移植手術,但除骨髓配對問題外、移植手術風險也是令患者憂心的重要因素。
但在第1代標靶藥物出現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更為輕鬆,效果也顯著提升,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且患者治療後若能分別在3個月、6個月、12個月內,將癌症基因蛋白BCR-ABL降至10%、1%、0.1%以下,不僅病情惡化為加速期及急性期的機率較小,也能有效提升整體存活率。
在治療時程內達成控制癌症基因數量的目標,對於患者來說極為重要。林世強主任指出,目前已有第2代標靶藥物問世,研究顯示相較於1代標靶藥物,能高出2成的達標率,治療越早達標、效果越好,存活時間越長。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若能積極治療、好好服藥,疾病不僅能像高血壓一樣穩定控制,風險甚至比高血壓低。
林世強主任(如圖)強調,目前血癌標靶藥物有不同選擇,讓患者有更多的治療選擇方式。(攝影/江旻駿)。
用藥順從度 是治療成敗關鍵
雖然血癌治療藥物已有大幅進展,但臨床上仍不乏治療失效案例發生。林世強主任指出,過去患者在使用第1代標靶藥物一段時間後可能出現抗藥性,或是患者用藥順從度不佳,導致癌細胞產生基因突變,治療失效機率則會相對提升。
而患者是否有依照醫囑使用藥物吃藥,其實透過定期的血液檢查就可一窺究竟,藉由3個月1次的分子生物學檢驗,可清楚得知血液中癌細胞的微量變化,藉以觀察患者是否規律用藥。
診間常有患者因病情穩定無明顯症狀而忽略吃藥,或是遇感冒等身體不適情形就自行停藥,反而更容易讓癌細胞伺機反撲,影響治療效果。林世強主任表示,目前血癌標靶藥物有不同選擇,有1天2次需空腹服用,或1天1次,如果生活作息、用餐時間不固定,或是工作繁忙,容易忘記服藥者,可進一步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治療用藥不間斷 生命故事不停筆
林世強主任呼籲,藥物進步之下,治療目標能提早達到,加上有不同的藥物選擇,可以提升用藥順從度情況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就如同慢性病一般,無須再聞血癌而色變。
因此診間也有不少讓醫師感到鼓舞的個案,例如1位女大學生原本以為聽力受損就醫,卻意外發現自己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急診室得知時,女大學生和家人非常震驚難過,但治療5年了,她不僅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在工作上也有很好的表現,現在每3個月回診1次,見到醫師就像是見到老朋友一般,生活也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對於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來說,只要積極治療,生命一樣能夠充滿各種可能性。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血癌非絕症 積極治療存活逾9成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