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本週一Tim Cook宣佈蘋果公司設計部門高級副總裁喬納森·艾維(Jonathan Ive)獲得晉陞,將擔任蘋果公司新設立的「首席設計官」一職。本文是出自刊登在The New Yorker上面一篇Ian Parker 對於Jonathan的人物白描,文中引用的資料以及和蘋果公司眾人的談話都極其深入。對比《喬納森傳》,這篇文章補上了傳記最欠缺的部分—— Jonathan 是如何看待設計以及如何設計的

Jonathan on Apple

作為公司最有話語權的兩人之一,Jonathan 挺不習慣整個公司的未來都取決於他的決策或者說品位。Jobs 的遺孀 Powell Jonathan 全家都走得很近,她覺得Jony 是一個有藝術家性情的純正藝術家,他認為藝術家不該為這種事情負責」

講到為何每次發布會都躲在白房子裡錄個視頻了事,「我很害羞,總是專註於實際的工作。相比起上臺講話,這能更加清楚地告訴大家我更在意什麼」。文中還提到,那些白房子視頻都是在 Jonathan 領導的設計工作室裡構思、拍攝完成的

1997 Jobs 重回 Apple 執掌大局時,Jonathan 考慮過離開,而 Jobs 也有自己考慮的人來領導設計團隊——設計 Thinkpad Richard Sapper。但 Richard 捨不得離開 IBM 去加入這家「小公司」。而後在與 Apple 早期設計師 Hartmut Esslinger 交流時,Hartmut 給出了自己的建議「Apple 現在的設計團隊包括 Ive 都是非常有才華的,只是他們沒有被往正確的方向引導」。於是,Jobs 去到了設計工作室考察,發現工作室裡面放的各種設計和原型都十分驚艷,但他們卻不能很好的把這些設計與公司上下進行宣導和推進。在與 Jonathan 交流的過程中,Jobs 增強了與他合作的信心,也就是從那個時刻,iMac 開始了其設計旅程。 Jonathan 總結他在與 Jobs 的相處中彼此的關係,「我擁有良好的直覺,但特別不擅長於將其表達出來——令人沮喪的是,多年過去我仍然不擅長於此。這也是 Jobs 去世後,我做事愈加困難的地方」。在 Jobs 的葬禮上,Ive 稱其為「我最親近最忠誠的朋友」

Jonathan 也有言不由衷的時候。1997 年(對,就是上面提到 Apple 換帥那年)他曾發言稱「Gilbert Amelio Apple 史上最支持工業設計團隊的 CEO。作為一個設計師來說,當下沒有任何地方比在 Apple 工作來得讓人興奮」,即使此時的 Gilbert 對他做的 iMac 類似設計表示毫無興趣

自從 iMac 一炮走紅後,Ive Jobs 的關係變得更加好起來。他們一起吃午飯,一起旅行。某次去英國時,他們一起見了查爾斯王子。不過顯然公司內部有人對 Ive 的特權感到很惱火,覺得他搶走了 Jobs 的關注。但 Bob Mansfield Apple 的前任硬體高級工程師覺得 Ive 做得很不錯了,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和如此難相處的老闆處得這麼好,並且還拿出了很好的結果

Jonathan 在公司內的影響力並不僅是由 Jobs 的喜愛賦予的。在 iMac 之後,他開始更緊密的與公司上下合作。從設計到工程,甚至是生產,設計團隊都在做出自己的貢獻。等到 2007 iPhone 發布時,Jonathan 已然是公司的核心人物了

公司對於 Ive 打算分三個檔次賣 Apple Watch 表示擔心。畢竟 Apple 是想為每個人生產產品,而不僅僅是對富人。公司內部質疑的聲音很多,但 Ive 最終贏得這場爭論。隨後 Apple 引進了一批時尚界和奢侈品界的高管加入團隊。在 Watch 這件事上,Ive 的工作方式與之前顯然不同,因為不再有 Jobs 了,他要自己一個人承擔兩個人的位置。而他也確實想試試看,沒有Jobs,他能把這件事做成怎樣

Jonathan on Design

談到每次新產品發布時的感受,「你一直保護著這個東西成長,你覺得它是屬於你的,突然間,它不再是只屬於你了,而是全世界所有人的。用精神創傷來形容或許過分了,但這些時刻確實是我人生中的酸楚回憶。

Jonathan 領導的設計工作室中有三台巨大的 C.N.C (數控機床)設備。在當初設計這個工作室時,他就要求一定要把 C.N.C 整合進來,哪怕它們會產生噪音和灰塵。「它們能做出真實的物件,而這正是我們團隊要做的」。這些設備讓工作室看起來更像車間,而 Ive 認為那些糟糕的工業設計往往就是因為不知道材料到底能不能做成那樣,就開始瞎設計導致的

為了豐富設計工作室的人才結構,Ive 聘請了一位元德國音效設計師 Hugo VerweijiOS7 中的新鈴聲就是他的手筆。新的鈴聲與 iOS7 新的介面設計語言更搭調,聽起來有玻璃的質感

Ive 不喜歡那些按部就班的設計,不喜歡那些為了不同而不同,卻不思考不同後是否更好的設計。比如現代的汽車公司們為了推新款而推新款

Ive Apple 新的辦公大樓的設計過程中參與了許多,不僅給出了意見,還帶著設計師一起做了很多建築模型。他很不滿意 Mitsubishi 電梯的控制台,強勢的要求供應商按照他的設計進行修改。這棟新的辦公樓對於他來說意味著 Apple 的未來,同時也不斷讓他想起這是 Jobs 熱衷的事情之一,但 Jobs 卻再也沒法看到新的辦公樓了

談到 Apple Watch 為何是方錶盤而不是圓的,「當大部分功能——通訊錄、行程安排——都是以列表的形式展現出來時,一個圓圈放在那根本說不通嘛」

Jonathan 曾與 Jobs 在家花費很長時間討論各種設備的轉角如何設計,最後他們達成的共識是一位設計師 Josef Frank 提過的「硬轉角滾出:人類是柔軟的,形狀也應該是。

即使現在 Apple 已經全球最值錢的公司,隨便一個新品都有千萬級的銷量。但 Jonathan 不太愛把這種壓力傳導到設計團隊內。各個設計師更大的壓力其實來自於自己,畢竟 Apple 在他們的產品領域是領先者和創新者

Ive 覺得 Google Glass 是個糟糕的點子。因為這種設備打擾性太強,理想的科技應該是運行在後台,平時不幹擾用戶的。而且 Glass 會人為的在人與人之間設立出界限,而手錶則不會

Ive 在評價一家競爭對手時說,「他們的價值取向就是,用戶想要啥我就造啥,用戶想要啥顏色就要啥顏色。我覺得這是對設計的一種不尊重」

Jonathan on Himself

Jobs 去世後,Jonathan 接手了那架知名的 Gulfstream GV 飛機。他同時還非常喜歡車,常乘坐的是 Bentley Mulsanne,同時還擁有一輛 Aston Martin DB4。每年夏天,他都要回到英國南部去參加一個復古賽車聚會。在那裡,「一個人的車是另一個人的風景」。十年前購買第一輛雙門 Bentley 時他曾有一段內心掙紮。十分喜歡復古風格大 Bentley Jonathan,卻擔心別人會因為他開這個車而覺得他虛榮。來回糾結猶豫後,終於發現到這種擔心本身就是一種虛榮,然後他做出了決定。說到車,Apple 的副總裁 Jeff Williams 開的是一輛豐田 CamryJonathan 對此的評價是「Oh, God.

文中提到 Jonathan Jobs 的關係是父子般的,而和 Cook 間則更像彼此尊敬的堂兄弟。在 Cook 出櫃後的那段時間,Jonathan 對他表現出了極大的支持,讓 Cook 覺得很溫暖

Jonathan 的朋友都好跨界,J.J. AbramsPaul SmithChris Martin(Coldplay 那位)。其中 J.J. Abrams 在拍《星球大戰:原力蘇醒》時,他還對新的光劍給過意見「我覺得如果光劍的邊緣沒有那麼平滑,而是更粗糙更原始一點,會顯得很有威脅」。J.J. 最後採納了這個意見

某次 Jobs 又開始發飆罵人時,Jonathan 出來為自己的設計師辯解。Jobs 問到「你為何要含糊其詞?你為他辯解並不是因為在乎他的感受!而是你自負的想每個人都喜歡你」。Jonathan 當時很生氣,但後來認識到「這麼急切地想讓別人都喜歡你,真是一件丟臉的事。因為如此,你就無法給出清晰、精確的反饋。Jobs 這麼說是對的,他的本意並不是想傷害我」。不過 Ian 在採訪過程中發現 Jonathan 現在還是沒法對人狠起來,給到同事的反饋仍然有點模糊,盡量顧忌到別人的面子。可能就像 Jobs 老佔用殘疾人車位,而你根本不可能想像 Jonathan 會這樣做一樣——Jonathan 是一個好人

Jonathan 有段時間想過提前退休,去做點奢侈品設計,這是他一直很想做的事。但 iPhone 太過成功,以及 Jobs 的去世打亂了他的計劃。他不得不賣掉了本打算作為退休後度假用的海灘房。出於上面的資訊,Ian 問了 Cook 一個很有趣的問題,「Apple Watch 以及讓他來擔任 iOS 介面設計的負責人,算不算是公司對 Jonathan 的一種補償?」,Cook 的答案是「我自己從來沒從這個角度想過。Ive 他很熱愛公司,對產品也極具熱情。我覺得驅動力應該是來自於他自己對更好產品的追求」

在即將開始三周休假計劃之前,他告訴 Ian 過去的一年是加入 Apple 後最難熬的一年。因過分操勞,他得了肺炎。在 Marc Newson 加入團隊後,他甚至開始考慮是不是可以退休了。Powell Jobs 說「像我老公和 Ive 所做的事,這個世上只有極少數的人有機會能去做。但多少是需要你付出代價的吧」

From 潛雲思緒

原文為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 How an industrial designer became Apples greatest product》。文章共有16,450字,潛雲思緒對文章進行了提煉、翻譯,翻譯文原標題為:《Apple 最成功的產品是 Jonathan Ive?》


 喬納森·艾維,除了是一名工業設計師也是Apple最棒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