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大軍入侵,身體最缺什麼營養素來抵禦?尤其在補充營養時,卻得面對化療副作用造成的口腔黏膜炎、厭食症、噁心、腹瀉等情形。事實上,由於癌症病患體內細胞代謝改變,必須特別注重醣類、脂肪與蛋白質的攝取比例,靠此三大類營養素「加持」,才有力量面對下一次化療。
癌症病友在化放療期間需要足夠的營養補給,如果營養不足,恐難以面對下一次的化放療。
根據專家提出,癌症病患往往是營養不良的易發族群,其中又以胰臟癌、食道癌、上消化道癌、頭頸癌與口腔癌最易發生。癌症病友因為生理代謝的特性,容易發生異常乳酸堆積、體重減輕、發炎指數上升。癌症病患的症狀包括:早期胰島素阻抗、葡萄糖耐受不良( 60%癌症病患有此現象)、來自乳酸和胺基酸的糖質新生作用增加(乳酸和胺基酸來自肌肉),以及肝臟葡萄糖生長增加(來自乳酸)。
所以,必須透過專業醫師、營養師介入進行營養照護,減輕化療、放療所帶來的副作用,以提升癌友生活品質,防止營養不良或癌症惡病質。
癌症病友在化放療期間,需要足夠的營養補給
台灣胸腔腫瘤病友支持協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醫師指出,癌症病友在化放療期間需要足夠的營養補給,如果營養不足,恐難以面對下一次的化放療。包括罹病憂鬱情緒、放化療副作用造成口腔黏膜炎、厭食症、噁心、腹瀉等,都會影響營養狀況。
癌症病友因為生理代謝的特性,容易發生異常乳酸堆積、體重減輕、發炎指數上升。
李章銘主任表示,癌症病患因為體內細胞代謝改變,必須特別注重醣類、脂肪與蛋白質的攝取比例:
1.攝取低醣:可減低癌細胞針對葡萄糖所生成的乳酸,乳酸的堆積,會促進癌症患者體內的發炎反應,或血管增生現象。
2.提高優質脂肪:建議提高優質脂肪攝取量,脂肪為癌症患者運用效率最高的營養素,脂肪要選擇好的脂肪來源,如中鏈脂肪酸(MCT Oil)、魚油(Omega-3 fatty acid)等,以防止癌友體重變輕,讓營養不良的狀況減少在治療的過程。
3.補充蛋白質:補充蛋白質可幫助幫助減少癌症患者肌肉耗損,幫助組織再生、傷口癒合及組織重建。
6成以上的癌友在治療過程中,曾有進食困難經驗
臺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表示,在個案管理中發現,有近6成以上的癌友在治療過程中,曾有進食困難的經驗。在營養補充過程中,無論是食品或營養品的口感、風味,病友顯得十分重視。
罹患後腹腔腫瘤的癌症病友蘇先生,因為化療,造成吃甚麼東西都沒有味道、沒有食慾,體重一度掉到48公斤。透過營養師營養衛教以及兩個多月的低醣、優脂、高蛋白與麩醯胺酸使用之營養指導介入後,營養評估(PG-SGA)結果已從嚴重營養不良改善為營養狀況良好。
聖道頓馬士大學教授 Jonathan M. Asprer 醫師表示,目前有標把營養治療,是依據癌細胞代謝異常的特性,投予低醣、優脂、高蛋白的營養治療,提供較適合的能量給予癌症患者,藉此讓患者有機會面對下一次治療,進而提升存活的時間。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癌友別吃錯!低醣優脂高蛋白補營養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