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由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首屆「全球女性創業者大會」於昨天(520日)在杭州舉行。大會以「SHE-ERA(她時代)」為主題,重點關注大數據時代的女性創業。滴滴公司總裁柳青發表了主題為「速度與激情」的演講,講述了她從高盛到滴滴、再到滴滴快的合併所經歷的改變與挑戰,以下是她的演講實錄,小標題為虎嗅所擬,內容有刪減

「女神」的壓力:去洗手間有人要和我合

在過去的一年裡,滴滴和快的合併了,滴滴和快的陸續推出了很多業務,我們原來叫打車軟件,現在不光是打的士,我們還在打專車,馬上要打公交車,我們還要做公共交通,我們現在也在打直升機,所以很多人說你們已經是從單元業務完全變成了一個多元業務了

同時,很多投資人給我們的估值說100億美金以上了,我的朋友跑來問我,你們是不是可以收關了坐等IPO?是這樣嗎?不是。今天我的心情,我們整個團隊的心情,可能是危機感最強烈的時候。我們現在感覺和我們要做的事情來比,我們太渺小了,我們的危機感我們本來是輕量級拳擊手,一下子變成了重量級的拳擊手,感受就是速度與激情

這是我做滴滴快的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跟大家分享,今天完全是非常坦誠地分享感受,當時滴滴和快的還沒有合併,去年的時候,第一個月是非常煎熬的,這個煎熬主要來自於心理壓力很大。我想可能最大的阻止你前進的動力,估計就是你自己,為什麼壓力很大呢

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很多我的朋友,其實都是很關心我的人,很替我擔憂,因為滴滴和快的兩家燒錢,全中國互聯網史上創了奇跡,某一家燒了3000萬美金一天,而且基本上是照這個速度燒下去,政策上各種不確定,這個就不細說了。還有整個團隊,也才是一個兩年半到三年的團隊,這是挑戰的地方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挑戰,就是我畢業以後就到了高盛,在高盛工作了12年,一路做起來順風順水,組織很喜歡我,我也很喜歡組織,在這個環境裡面成長起來,沒有去打拚過,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怎麼樣,我做的也是傳統企業,對養牛比O2O更懂

更大的壓力是我加入公司一個月以後,發現味道有點不對。現在有流行一個詞叫「女神」,只要是某個企業的女高管都被統稱為女神,我剛剛去的時候被稱為女神,非常忐忑。尤其是當我排隊上洗手間的時候,突然間有很年輕的女孩子過來跟我握手,說女神姐姐,我能夠跟你照張相嗎?因為我們公司的平均年齡是26歲,很多女孩子是92年、93年的

還有我跟另外一個同事吃完飯,到了五層,突然門口黑壓壓一群人。因為我們覺得自己除了做互聯網還是做服務行業的,除了服務乘客還服務司機,服務司機不好的話會有很多人來找我們。所以我的合作夥伴(看到這個情況)說你先避一避,我去擋一下,然後(他)回來了,說虛驚一場,他們是來找你合影的

我當時是什麼心情呢?非常糾結,因為當一個人被定位為「女神」的時候,但是當你又要去做事情和業務的時候,這是很矛盾的,我給自己的心裡壓力也會比較大。這一個月的時間找不到創業的感覺,我很迫切地需要找到創業的感覺

兩個「爛橘子」和一個「金橘子

後來怎麼樣呢?我被我的團隊感染了、啟發了,我們團隊核心的同學們從哪裡來?阿里的B2B團隊,阿里的最核心的中共鐵軍,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是阿里的同事?說起阿里的「中共鐵軍」,大家是非常有感染力的,以驍勇著稱,以無所謂著稱,以忘我著稱,在他們看來捨我其誰,什麼都可以做。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跟這個團隊有深入的接觸以後有很多的啟發

舉一個例子,在我們公司裡面,每個月有3天叫「在路上」,這個「在路上」是所有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在一起的管理聚會,大概有六七十個人,(時間)是在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個月都要有一次,要住在郊區。「在路上」是每個部門負責人來報告業務,每個人報告完了以後,最後大家匿名投票,誰講得好,誰的業務做得好,誰做得不好怎麼樣。所有的一級負責人要在現場接受大家的批判,你只能接受,你還不能夠回嘴,你只能聽

這個時候有一個女孩子,當時我第一次參加的時候,她拿了一個「爛橘子」,就是最差了,表情完全平靜走下去了。然後第二個月,她又拿了個「爛橘子」,表情又完全平靜走下去了。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我是她,我可能會淚崩。在這種場合,60幾個人來評價你做得好還是不好,但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叫坦誠溝通說真話,簡單直接。她就下去了,直到第三次她拿了一個金橘子,現場淚崩了,說她怎麼不容易等等

這給我什麼很大的啟示呢?其實人很多時候不用特別在意自己一城一池的得失,或者別人怎麼看自己,你越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你越不是自己,你越表現不出來自己真正有水準的自己。比如今天,這種場合,如果我沒有在我們金橘子爛橘子鍛煉下也會緊張的,我們公司的人都經歷過這種場合了,講好講壞愛誰誰,我們今天就是做自己,我覺得這是我在參與創業企業以後學到的第一課,對我來講還是受益匪淺的

我們「中共鐵軍」還有個什麼特點呢?就是很忘我。去年的819號,我當時加入大概兩個月的時間左右,我們出了專車。專車是很辛苦的事情,每次要攻一個城,攻城前要把運力估計好,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需求量如此之大,供應完全不足,用戶不足用戶體驗不好,用戶體驗對我們來講是命。當時情況非常危急,眼看上線一個月完不成了,然後迅速做了一個決策,從的士事業部調主業部隊來幫助專車事業部

的士事業部的主力部隊是幫助滴滴打下江山的。這個部隊的都是元老級,每個人都像帶了一個部隊一樣,當天晚上讓他們卸下兵權,杭州的到瀋陽去,廣州的到重慶去,連夜去,沒有二話,相當於你原來有的部隊,原來有的人全沒有了,重新自己要去開疆拓土,這對任何人的要求都是很高的,要求你確實是瞭解整個企業的大局,你是以企業的大局為重的,這種精神我覺得確實要給阿里的團隊點個贊,我當時非常佩服,居然有這樣的人,完全不顧自己的利益是怎麼樣的,所以當時還是非常感染我

後來我們自己在看業務的時候,我們也意識到了,我們一直在反思,我們到底在做一件什麼樣的事情,怎麼樣能夠把它做好。其實今天我們做的就是一件解決中國人出行難的問題,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大家衣食住都非常好,但是出行其實是非常難的事情。每天大概中國人有4.6億次的出行,是在非常低效的情況下發生的。我們希望滴滴快的使命,就是解決這4.6億次人,而且是在不斷增長的速度,能夠高效地出行,這是我們的使命

在這個使命面前,所有的所謂對失敗的顧慮,所有的對自己個人成就表現的顧慮,都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也正是在這種想法的前提下,滴滴和快的才會放下了,放下的其實就是那種對一城一池的得失心或者是輸贏心的執著,我們一起把這件事情做好。我們背後的股東也都是非常支持我們的,他們也是看得多這家企業,這兩個合在一起的企業的企業家精神,真的想把這件事情做好的精神

所以放下自我以後,這是放下自我的結果,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確實我也很感謝我的團隊,我自己覺得這是幫我做了一個(使)人性的更完整(的事),真的能夠放下一些不需要在意的東西,但這個可能真的要有信念,要有對你自己做事情的信念。還有就是我們現在每天都告訴自己團隊,還是要放下,放下什麼呢?放下以前成績的包袱,心態完全歸零,這是我們每天跟團隊講的事情,未來這個事情這麼大,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必須要放下所有的包袱

召喚戰神,要更快的「新陳代謝

第二個感覺叫召喚戰神,這是為什麼呢?前兩天看了一個,講的是菲律賓的一個拳擊選手,他是一個八個量級的世界級冠軍,從15歲打到35歲,不久前在美國有一個大賽裡面,他拿了1億美金的獎金,應該是整個亞洲裡面最賺錢的一個拳擊手了。看了他的故事,讓我想到滴滴和快的,我們在過去的兩年半到三年裡面,PK30個對手,一直在PK

今天的遊戲規則又不一樣了,並不是說打拳,並不是市場份額,今天的遊戲規則對我們來講就是反覆運算,這個詞是我做了移動互聯網以後最有深刻感受的,就是在產品層面、技術層面、運營層面、服務層面、市場層面等等的不停的反覆運算,這個反覆運算的概念就像人的新陳代謝是一樣的,你只有新陳代謝越快,你才能夠越快升華,越快地跟重量級的對手比賽

我自己覺得Sportswomanship,這個是什麼定義呢?當你遇到競爭的時候,就會馬上興奮,當你遇到挫折以後,你會被激勵,我覺得只要是想做商業的人,不管是自己創業也好,還是加入別人的公司也好,這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心裡其實都是有戰神的,只是等著你去呼喚它而已。所以我們在公司裡做的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呼喚心中的戰神出來,因為競爭確實是非常激烈的,我們自己也需要馬上把握好自己的優勢資源去升華自己

不停inspire員工:我們在做的事情非常了不

第三個感受是激發、激發、激發,這是我來了企業以後,很多人問我你從高盛過來,只有十幾個人,你到這邊來,現在我們公司將近4000人,管理跨度好像很大,你怎麼看這個問題。我自己的感受是這樣的,今天我們整個團隊在的這個行業,是一個沒有人做過的行業,沒有人知道怎麼做,沒有人告訴你說來我告訴你這件事,你來做就能成功,沒有人會告訴你。所以怎麼辦?只能是去激發你的團隊,把這個問題交給他們,給他們以指引,不停地去inspire他們,跟他們講我們的使命是什麼,我們想解決什麼問題

中國最大的問題是道路資源的巨大擁堵,所有的資源都是少的,而且人本來生產力也是不夠的,但是人每天卻要在方向盤前面鎖兩三個小時,因為都是自駕,這是中國面臨的非常棘手的問題。經常有市長跟我們直接講,未來如果交通數據不能夠被互聯網化,不能夠被知道,還是非常原始的像駱駝祥子一樣發生交易,這個城市在未來10年來講是沒有競爭力的,對一個城市的市長來講不知道怎麼計劃自己未來城市的規劃是什麼樣的。所以我們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有人在這種情況下達成共識,然後我們不停地去激發每個人

激發的效果還是非常好的,比如說我們有一個快的的同學,一個小夥子就發明瞭一個招,什麼招呢?他說現在4S店賣車太落後了,咱們怎麼來幫一幫這些OEM廠商?賣車的奔馳、寶馬。你要是有要賣的新款,就到我的平臺上,我給你做一個按紐點一下試乘試駕,奔馳到你家門口試一下再開回來,直接應用了我們的APP,這個點子出來以後馬上一個月裡面20OEM來找我們,而且是不同地區的

其實這些奇思妙想,都是團隊可以做出來的,但是關鍵是要給大家以夢想,我們一起來分享這個夢想,團隊的力量還是無窮無盡的

我們公司用跨界人才用得非常好,我們公司有很多原來麥肯錫、貝恩資本、達摩、高盛有很多,現在都在不同的崗位工作,因為我們非常相信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並不是像你想的那樣,我們把你放在那個崗位上,那個崗位會定義你,這是我們的相信,我們不去把一個人才定性說你這個人只能做這個,我們相信每個人的潛能,前提是要激發大家

剛才也說了我們現在專車這邊司機有40萬,我們也在創造40萬的就業機會,每次降低空駛率,也是在解決環保問題,我相信今年年底的時候專車司機數達到100萬,這個增長是非常快的

還有一個是我們非常在意維護我們司機用戶的生活質量,像今天來到這個場合還是蠻恍惚的,昨天我還在想著說怎麼幫我們的的士司機們找廁所的問題,因為他們非常辛苦,每天在路上跑,上廁所是最大的問題,很多地方不讓他們去上廁所,所以我們需要去跟一家一家的餐廳、零售點談,能不能讓我們的司機師傅在這邊上廁所,讓我們的司機師傅在你這邊享受到比較好的健康的午餐或者是晚餐,這些都是我們在做的事情

我們也相信,我們有這麼一群人,能夠帶動起來,能夠激發到我們的合作夥伴,也能夠激發到我們的政府夥伴,其實我們昨天在上海剛剛宣佈了一個跟上海市交委的戰略性合作,因為大家可能很多都瞭解專車,裡面還是有這樣那樣的法律上的事情,法規上的一些風險,我們跟上海市交委簽了這麼一個戰略性合作,這應該是專車的第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現場提問環

提問:柳總好,我來自杭州,最近一段時間,大概在2014年的時候我在用滴滴跟快的,今年過完年回來之後好像Uber用得比較多。我的問題是您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如何面對一個從美國過來引進到國內的Uber,您作為領導者面對這樣的巨頭如何做這方面的引導

柳青:競爭是保持企業活力的辦法,沒有競爭企業就會沒有活力,正是因為有好的競爭對手,會讓我們不停地向前,讓我們放下包袱找到運動員的精神,讓我們不停地激發自己,就是因為有競爭。所以我會尊重所有的競爭對手,而且我希望最好的競爭、良性的競爭會把市場做得更好

提問:在創業路演的時候,很多創業者都在困惑怎麼能夠抓住投資者以及投資人的痛點,您認為從專業投資者的角度,您最關注的創業項目的痛點是什麼

柳青:我覺得如果是創業項目,我最關心的還是團隊,就是這個團隊和他想做一件什麼事情,很多人問我當時來加入滴滴這個項目的時候,為什麼想來,尤其是當初很多人都相信我們燒錢會不會把自己燒死了,什麼時候有收入,什麼時候有利潤。我覺得追根溯源的東西是有社會價值的東西,一定有商業價值,有商業價值的東西一定是會給投資人帶來回報的,就像我們來看BAT,阿里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人們改變了它的交易方式,百度[微博]也是改變了人們的搜索方式,騰訊是因為它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滴滴快的是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這件事情是足夠有價值的。在看一個投資項目的時候,尤其是早期,早期沒有別的可以看,我自己覺得一個是看團隊,一個是看他做的事情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價值,謝謝

提問:您作為一個女性的企業家,您認為互聯網這個時代,給女性企業家帶來了哪些新的挑戰以及機會?謝謝您

柳青:我覺得機會其實蠻明顯的。原來可能男性女性的比較大的區別是體力上和體能上,我今天如果不做滴滴快的了,我也願意去開個店賣點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機會很簡單。挑戰,那天有個同學在問我為什麼中國的技術企業裡面女高管不多,因為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剛剛講的反覆運算的問題,對人的要求是很高的。創業難,但是女性創業更難,因為女性要平衡家庭、事業的挑戰,確實很大。所以說白了就是累,在互聯網下創業,對女性來講就是會更累。我覺得今天大家這麼在一起也是挺好的,給彼此鼓鼓勁

提問:您提到滴滴在跨界人才方面用得非常好,您本身就是一個跨界人才,我相信在您進入這家企業以後,也有很多跨界的人才進入這個企業,我想聽聽無論是您還是後來加入滴滴的團隊,跨界的人是如何適應到這個企業裡面來,如何融入到這個企業裡面來,最後如何能留到這個企業的?謝謝

柳青:這個問題我只能借花獻佛,我跟彭蕾討論過怎麼招人的問題,她給我的答案非常好,而且跟我的想法一模一樣。首先,招人是很難百分之百招對的,能夠20%招對就不錯了,所以千萬不要給自己很高的目標說要百發百中。第二是招人的時候要找到跟你的企業文化相適應的人,這個話說起來很虛,所以彭蕾給我講了幾塊還是很適用的,第一是要聰明,當然聰明是仁者見仁,對你這個行業比較瞭解;第二是要陽光,陽光就是說要比較積極、正面,不要老負能量;第三是要皮實,皮實就是不要有玻璃心,一碰就碎了,因為剛才我們也說了,在這麼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很難有誰會彼此顧及到彼此的情緒,但是大家只要知道我們在做事情就好了;第四是自省,一日三省吾身,一個人只要滿足了這幾項要求,對我們來說就是非常合格的人才

提問:我想請教一個問題,滴滴和快的合併以後怎麼協調兩個團隊,因為兩個團隊的原來文化包括工作思路,可能原來還不是互補的資源,是競爭的、相互對抗的,這樣怎麼把兩個公司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公司

柳青:這是非常實在的問題,過去的兩三年中這兩家公司都對彼此非常利用,瞭解的程度超乎你的想像,而且也在戰場上贏得了彼此的尊重。所以基本上在合併了以後,大家其實馬上就變成同一種人了其實本來就是惺惺相惜的,很多時候你的對手定義了你是誰。所以你去跟一個已經打過多年交道的對手說合併的時候,大家已經長舒了一口氣

另外滴滴打車的創始團隊都是從阿里巴巴來的,快的的股東是阿里巴巴,兩邊也算是姻親,在文化的整合上是比較幸運的。但是對一般的企業來講,合併確實是對文化和對團隊的考驗,是遠大於其他一切的。我們自己在做一件什麼事情呢?非常定期的,比如每週的星期天下午從兩點到五六點鐘會有管理層的例會,這個管理層的例會基本上是兩邊的高管都參加,前辦部分討論業務的問題,後半部分就是討論管理人的問題,而在討論人的問題上,大家通過磨合,其實是非常容易達成共識的,而且慢慢就把話說開了,我覺得把話說開是很重要的一點,能夠達到把話說開的程度,兩邊的融合就不難

From 虎嗅


 滴滴公司總裁柳青:「女神」令我忐忑,「戰神」讓我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