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視的隕落,短視頻行業裡的巨頭們看起來有些躑躅不前,在初始階段的大張旗鼓之後有些已經開始戰略撤退,相反倒是一些小步快跑、義無反顧的創業公司卻紛紛開始了這場勇敢者的冒險。
虎嗅作者當雨遇見傘曾經在《短視頻應用:做媒體還是做社交,這是個問題》一文裡,鮮明地指出了短視頻應用必須面對的一個十字路口抉擇——做媒體還是做社交?簡單的說,做媒體必然更傾向於優質內容,必然導致平臺對PGC內容的依賴,以明星這些具有強吸引力或具備生產故事性短視頻專業能力的「達人用戶」進駐平臺就成為了必須;而做社交就必須依賴社交鏈來產生社群小圈子,但如何讓用戶的朋友都進入這個平臺,並持續分享有意思的視頻內容使社交保持活躍則存在相當難度,這是一個相當不易的事情。
有沒有可能既做媒體又做社交呢?
這是幾乎不可調和的。微視的失敗與早期對於PGC內容的重度依賴關係很大,與PGC的精緻相比,UGC的粗糙被凸顯,當然也就抑制了普通用戶對視頻的分享,降低了草根用戶的活躍度,令社交的屬性黯淡。反觀微信的小視頻,則是極簡(最簡單)的製作,從而能夠在社交平臺上形成平等的、最普羅大眾化的用戶吸引力,令用戶可以無門檻的保持持續的使用頻度;另一個值得觀察的標本就是美拍,它導入的是微博的社交鏈,並以工具化的傻瓜範本來降低視頻的製作門檻(這是在美圖上已被成功驗證的模式),從而形成了一個頗具氣候的社交平臺。
虎嗅近期採訪了趣拍的創始人兼CEO王強宇,在短視頻行業的十字路口,已近2歲的趣拍堅決選擇了社交而非媒體。
去中心化地打造90後社交平臺
趣拍創立於2013年7月,比微視更早介入短視頻行業,經過2年多的發展,趣拍的用戶數量已超過500萬,日活用戶數過10萬。目前他們正在準備B輪的融資,王強宇透露此輪融資或將達到千萬美元級。
王強宇介紹說,趣拍剛開始也是請了大量達人來生產PGC內容去拉動社區的活躍度,效果明顯,但整個社區的注意力因此就圍繞著達人而令社交屬性逐漸暗淡,相對的是媒體的特徵則愈發明顯,這當然與王強宇的初衷是相悖的。另外,隨著微視以及越來越多短視頻應用的陸續出現,這些達人用戶也被一一「複製」到了其他平臺,一方面各家的差異化減少,另一方面這些達人的價格也在行業競爭中不斷被推高。王強宇和他的團隊很快意識到對PGC依賴的「毒癮」危害巨大。
2014年2月,趣拍開始了去達人(去中心化)的反覆運算。儘管團隊內部對此反對的聲音很大,但是王強宇還是決定必須「壯士斷腕」。儘管短期內有明顯的流量下降,但是草根用戶的UGC活躍度逐漸有了提高。另一方面,為了與微信朋友圈的社區有所區別,王強宇還引入了「二度朋友」(朋友的朋友)以延展真實社交鏈條,增加陌生人社交的玩法,從而給社區增加了「廣場」的新鮮感。
與美拍相比,趣拍一方面「人有我有」地給短視頻(最長8秒)製作配置濾鏡和MV的工具套件,另一方面也「人無我有」地配置了動圖的功能。王強宇將趣拍定位於90後、95後的一個視頻社交平臺,動圖的功能接近於韓版綜藝節目裡那些豐富大量的字幕效果,可以令視頻更活潑、萌化,這一點很符合90後、95後二次元的表達習慣和審美趣味,並能夠因此給趣拍烙下90後、95後的標籤。這是在微信朋友圈之外生存的必要條件,就像陌陌能夠在微信之外茁壯成長正是依靠垂直瞄準了某一垂直人群的戰術一樣。
「競爭對手」:與微視、美拍和微拍
微視、美拍和微拍其實並不能算是趣拍嚴格意義上的競爭對手。
微視遷移的是微信的社交鏈,在初期勢頭迅猛,但在製作的工具配置上與美拍類似,有特效和濾鏡兩種範本型工具,另外可以添加浮水印及配樂——事實上,微視與美拍的相似度非常高,兩款應用的首屏打開都是廣場,「精選」的達人視頻使得整個平臺就像一個視頻網站一樣——媒體屬性不言而喻。但大量用戶更傾向於將其當作是工具性質的應用,為自己錄製視頻所用,在這一點上,美拍有美圖珠玉在前,用戶對美拍的工具屬性認同感自然更強,微視在產品重合度如此之高的情況下逐漸隕落也就不難理解了。
微視和美拍絕對堪稱是短視頻行業的巨頭,千萬甚至上億的用戶量是趣拍短期內所無法企及的。不過趣拍在90後社交平臺方向上的定位至少可以避開與巨頭的正面交鋒,同時在垂直領域裡開拓自己的藍海。巨頭的用戶量有時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必須在最小公約數上力求避免因為製作的門檻而犧牲用戶規模。
微拍——虎嗅君必須帶有強烈個人情感地指出,這是一款很low的產品,但或許用戶量極大。在微拍的廣場上隨處可見穿著暴露的女子,錄製介面也直接指向的是自拍鏡頭,這款應用的定位、目標受眾、應用場景顯然與趣拍、微視、美拍大相徑庭。
視頻直播正當紅,但仍須慎入
王強宇和他的團隊的下一個版本更新將會引入評論的彈幕功能(附著在視頻上)以及「附近的人」功能,前者是面向90後、95後二次元玩法的升級,後者是對「朋友的朋友」社交鏈的進一步外延擴張。除此之外,他們還在研究視頻直播的新玩法,或許是受到近期Meerkat在海外大紅大紫的影響,但是否在短期內上線該功能,王強宇還是比較謹慎的。
身處杭州的趣拍,其技術團隊很多出身阿裡,且有阿裡雲在技術方面的合作,王強宇自信視頻直播的「技術問題不大」,但其他難題並不少。
第一個問題是普通用戶為什麼需要看一個普通用戶的直播?
直播強調即時性和公共性,沒有公共注意力價值的即時事件完全可以通過視頻來發布和觀看,何須直播?一個普通用戶又如何能經常地產生具備直播價值的內容呢?顯然,除了具有媒體特徵的達人、明星或媒介記者會持續接近那些具備直播價值的內容之外,普通人是很難產生UGC的直播內容的。因此,一旦引入直播功能,為了令直播產生持續的活躍,恐怕又會轉回到依靠達人驅動的老路,平臺又會被融合進媒體屬性——社交與媒體屬性不可調和的矛盾會再度出現。
第二個問題是4G的資費下降與視頻壓縮技術真的已經可以令用戶輕鬆使用直播功能了嗎?
這裡不止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問題,還有一個主觀的心理問題,直播對於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是一個不可控的流量消費,尤其是4G剛開始時候輿論對資費一邊倒的恐慌更令用戶的心理陰影很難散去——對用戶的教育成本很高,巨頭們的音樂APP在推廣在線聽歌時採取的策略是通過類似包月收費的方式來免除流量費的恐慌,那麼創業公司的視頻直播做得到用這種方式教育市場嗎?
顯然,目前上線視頻直播功能於一個主打社交功能的應用而言,既不符合定位,也不具備能力。
盈利路徑:唯有收費特效包看起來靠譜,黏住90後還須更好玩
創業公司通常比較關注前期如何儘快積累用戶規模,對於未來盈利路徑的設計比較滯後——目前創業者們的習慣性思維就是有了用戶,商業模式自然會有。趣拍也與大部分創業者相似,其實並未完全想清楚如何盈利,儘管向虎嗅君介紹了三條盈利路徑,但看上去合理可行且不會傷害趣拍本身的只有一條——特效包的商業化。類似於Line的表情包,由知名形象授權,如阿狸、暴走漫畫等,另外既可以宣傳當下熱映的電影,也可以為一些商品進行廣告、推廣方面的商業合作。
王強宇介紹,他們已經與10多家授權方簽署了獨家合作協議,未來很快會有這些知名形象的特效包。這種盈利方式並不新鮮,就像是手遊裡的道具購買一樣,必須找到那些願意花錢令自己與眾不同的用戶,在這方面瞄準90後、95後的趣拍應當說還是契合的——這是一群在二次元世界裡追求鮮明身份特徵和獨特表達的人群,他們在二次元世界裡的購買力和消費傾向無法小覷。
方向看起來是對的,那麼就要更加一往無前地向前摸索。90後正是最樂於接受新事物的年紀,趣拍提供的短視頻社交平臺需要把自己當成一款面向90後的遊戲,不斷地注入新鮮的玩法,令90後就像遊戲打怪一樣不斷探索、不斷發掘新的樂趣,但又不可以讓「遊戲」變複雜從而令用戶明顯分出層次而失去社交平臺整體的活躍度。
短視頻行業仍然處在迷霧中,沒有巨頭獨大的行業缺乏方向的指引,與趣拍一樣的很多創業者仍在摸著石頭過河。在犯錯中重新定位方向——好在是創業者,試錯的成本低,調整的代價小,也就更樂於冒險嘗新。
From 陳昌業
【誰在創業】趣拍:微視倒下後,短視頻行業的十字路口該如何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