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手錶從上周開始陸續到貨了,最近這幾天的一個熱門話題自然就是蘋果手錶的真機上手體驗。
儘管蘋果手錶最貴的Edition版可以達到12萬,但運動款真心不算貴,定價三千塊錢不到,也就是國內市場一部中高端手機的價格。這個定價一定讓很多人心裡開始長草——不過就是一部普通手機的錢就,可以換來手腕上的一圈閃,這感覺絕對要比Jawbone之類的手環好得多。在國內市場,我預計蘋果手錶賣得最好的就是運動款和Edition版。要麼性價比,要麼最頂配,這是非蘋果目標用戶對於蘋果產品的典型心態。
蘋果手錶剛發布的時候,我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現在蘋果手錶開始發貨了,我也應該重新審視當時的這個論斷。很巧的是,身邊有些同事和朋友入手了,因此讓我有機會近距離檢視蘋果手錶的最終呈現。
作為一款智能手錶,蘋果手錶的設計缺少了蘋果在工業設計上一貫的驚艷。客觀來講,我們不能對蘋果要求過高。考慮到需要一個螢幕,智慧手錶的錶盤部分只能有兩個選擇:方形或是圓型,於是,主體部分能夠發揮的差不多就只有厚度和導角了。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減厚還需要更多的技術突破,尤其是電池技術的突破才能逐漸實現。
蘋果的設計語言決定了導角不可以隨意發揮,於是,蘋果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錶帶的設計上。運動版的錶帶採取了與iPod Touch的弔帶相同的設計語言,而金屬和皮質的錶帶則直接回歸傳統。所以,當你看到一個戴著蘋果手錶的人,一定要看一下錶帶,因為那才是真正的選擇。
儘管沒有什麼顛覆性,但我們也必須承認蘋果在設計上的思考要比此前眾多的安卓手錶深刻。中規中矩的設計,「形」讓位於「用」。
矩形的錶盤最大化利用顯示空間;
只允許單點觸摸讓操作變得簡單;
整合了按鈕的轉輪沿襲了Sony Clie在Palm上的思路;
非必需不亮屏的策略讓續航時間得以最大化;
極度剋制的提醒機制最大化避免了對用戶的騷擾。
相較而言,一些預裝的協力廠商應用,就完全不具備蘋果的苦心。這些協力廠商應用所想的只是如何將自己在手機端的設計適配到手錶上,而根本不考慮如何針對手錶的交互特點對應用加以裁剪。所以,在蘋果手錶上首發的應用沒有必要洋洋自得,首發的結果可能只是做個反面陪襯,讓用戶更強烈地感受到蘋果的原生設計是多麼的用心。
設計上的用心體現了蘋果在手錶這個產品上的努力,但這份用心更多的是贏取用戶對蘋果手錶並不驚艷的設計的容忍——蘋果手錶在實用性上和之前各種基於安卓系統開發的智慧手錶沒有根本性的不同。
手腕上的可穿戴設備,至今仍未出現真正具有顛覆性的產品。我試過智能手環,也試過智能手錶,但最終這些設備都沒能留在我的手腕上,我戴得最多的還是並不智能的傳統手錶。難怪老牌的手錶製造商對於蘋果手錶並不覺得有什麼威脅,並不智慧的「智慧」其實還只能算個玩具。網上已經有不少用戶反饋,他們在玩過蘋果手錶幾天後,終於發現這塊智慧手錶最主要的用途還是看時間。
當然,智慧的部分還是帶來一個得到普遍認同的價值,就是提醒。但我們知道蘋果手錶的提醒功能是不能離開手機的。更關鍵的是,提醒本身並不構成閉環。提醒之後的用戶行為對於手錶這樣一個產品來說很容易便會陷入雜亂。不論是手寫還是語音,在蘋果手錶上的表現還談不上精彩。我想這也是蘋果把提醒做得盡可能輕的主要原因之一。
缺乏驚艷毫不影響蘋果手錶對於市場的重大意義,和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蘋果手錶也肩負著培育市場的重任——只有蘋果手錶在市場上取得成功,智慧手錶的市場才能真正開始啟動。從兩千多的入門款到十二萬的土豪款,蘋果手錶註定將在不同的階層中譜寫成功的篇章,歸根到底這是品牌的成功。我在微博上的那句評論可以改為:
「蘋果手錶沒有重新定義時間,而是重新定義了市場。」
作者微信公號:林老師的私塾(FollowDrLin),記錄對生活和產品的獨特思考,歡迎關注。還可以報名私塾的線下學堂【Elite計劃】,培養具有用戶體驗思維的產品領導者。
From 林敏UX
蘋果手錶顛覆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