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繁雜?企業內部元素越多,體系越繁雜;企業內部元素間的關係越多,體系越繁雜。這意味著想要推斷一個有著繁雜體系的公司的發展前景,是不可能的。
要想很好地掌控它,必須使其變小,其中的組成部分和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也要簡化。比如,日本汽車製造就在不斷簡化,只保留那些必需的配件,這樣就可以避免汽車構造的繁雜,以及隨之而來的不同配置所引出的成千上萬種可能性。研究者、管理顧問以及精明的企業領導者也一再證實,簡單是高效的關鍵所在。
“從長期來看,思維方式簡單明瞭的人,總比什麼資訊都不放過的人強。”這是美國維吉尼亞州喬治麥森大學休•赫奇的觀點。成功的管理者,比如宜家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很早就認識到這個競爭因素:“簡單是種美德。簡單能使實力變得強大。”

simple

放棄與選擇
大型跨國公司的經理們,總是抱怨公司裡的結構關係越來越複雜,而複雜的關係,阻礙了事業的發展。
比如,行政事務本來應該是使現有的程式、手續合理化,結果總是不斷有新的規程出現;和顧客的合同擬定程式被嚴重肢解,因為其中有太多的主管部門,並且沒有人敢於對複雜的程式作出一些改變。

出於恐懼,大家都墨守成規,一切都被死死地控制著;個體的責任感越來越少;有一種資訊病。到處都充滿了協調者,大家都在相互協調,直到死去;即使是地區經理,在其管轄的區域內,也沒有決定權,只有公司總部高層才有決定權。

但阿爾迪與員工之間,建立了一個相互信任的關係,使很多問題不再那麼複雜——員工和經理有著明確界定的職權範圍;分店經理瞭解他所負責的地區情況,在人事等方面也有相應的權力。

和別的食品超市一樣,阿爾迪也在研究自己的商品結構,但只以一個約包含700種商品的統計為准。這個統計每季度進行一次。當然,假如願意的話,也可以每週進行一次,但這樣就會使700個格子變成8400個格子。每週進行一次統計,當然會得出和現在不同的結果,但阿爾迪懂得抓住實質、拋掉多餘的技巧,它也不想滿足人們的好奇心。

在阿爾迪,商品種類不會天天變化,不會因為人們一時的好奇與喜好而改變,而是靜觀銷售情況的發展變化,這樣就能贏得時間幹點別的。結論是:“少一點就是多一些。多的用處往往不大。”

就是這樣,阿爾迪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批發商,它每年購買的單件商品的總價值就超過3000萬歐元。相比之下,沃爾瑪只有150萬歐元,僅為阿爾迪的二十分之一。 阿爾迪的身價甚至達到400億歐元,比福布斯估測的要多出50%。這相當於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市值,或者說相當於麥德龍連鎖店的4倍。
企業由電腦操控,國家靠政府專員、資格證明以及委員會來應急。這些都發生在令人窒息的時間壓力之下,因為越來越多的事情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很多人都在一事無成的壓力下工作,逐漸失去了鎮定和縱觀全域的能力。而只有“簡單”,才能對顧客、員工、企業負責。

保持簡單
在豐田公司,人們會問五遍“為什麼”,問做每件事情的意義何在。豐田人認為,與其問“誰—什麼—什麼時候—在哪裡—怎麼樣”,不如直接問最難的一個問題,即“為什麼”。豐田喜歡簡單,但是要可信。

簡單並不容易做到,也許這是家族企業的典型模式和文化。家族企業長期以來,打上了主人的烙印,而企業擁有者同時作為經營者的根本特點在於,他沒有一個有期限的雇用合同,不會在幾個月或者幾年後離開公司,讓位給下一位。公司不會在換了一個經營者之後,又尋找新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發展,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一般來說,家族企業都是從小做大,很多年後才發展成熟的。根據企業主的個性而形成的企業文化,是不可能輕易複製的。

有關這一點,斯堪尼亞公司曾就它的持續成功,對其在世界載重汽車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們說:“斯堪尼亞只在很少的一些地方,做得比競爭對手好。只有一點,瑞典人始終堅持簡單原則,即簡單的產品構造、簡單的生產過程、簡單的產品種類、簡單的管理結構。”

許多電腦軟體使用者會抱怨系統不夠簡單。也許微軟以及別的一些軟體公司該想想,是不是可以設計一個舍去累贅的Windows系統,讓大家的使用更方便些。
寶潔公司也從“簡單”中得到了好處。美國《商業週刊》引用寶潔公司的經營原則“簡單戰略”寫道:“使其簡單化。”寶潔早就認識到,在大超市里,有四分之一的產品,每個月賣出不超過一件。太多的經營門類,比如將近兩萬種商品,甚至更多,會影響到超市運營的各個方面。

有些小超市,如德國的埃德卡超市,出售超過30種烘焙咖啡或者近40種瓶裝香腸。馬來西亞有些超市有120種奶粉出售:不同生產商生產的同樣產品,許多品牌,不同的規格,不同的包裝,差別細微的不同口味。一個小店出售的奧妙洗衣粉分別有800克、1300克、2500克、3000克、4500克和8000克裝,而貨架上還有另外兩三種牌子的洗衣粉。

這些超市無數的商品種類,使得管理和所有的運營過程都變得複雜,而造成種類繁多的原因就是:本應面向顧客的經營,變成了以供應商為中心。

明確性
只要在明確自己想要什麼、為什麼想要之後,才能開始走上簡單之路。要學會放棄,不要凡事只要可能就做,而是只去做那些有意義、符合目的的事,要做自己已經很明確的事情。只有放棄才會使簡單成為可能,只有清楚了、明確了,才知道要放棄什麼。

對於阿爾迪員工而言,這種思維方式是理所當然的。他們都會認為,這是通向成功的捷徑。這就是他們企業文化的實質所在。每個人都會同意自我明確是正確的做法。阿爾迪保持“簡單”的一個重要秘訣,即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只出售600種商品,通過保持較少的經營品種來實現簡單。這並不是突發奇想得出來的,而是經驗的結果。

這些年來,很多領域的企業都認識到,種類繁多是造成高成本的重要原因。德國科布倫茨管理研究學院的企業管理學教授克利斯蒂安•洪堡對此解釋道,經驗表明,基礎設施建設的總成本,很大程度上是隨著商品變化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太多的變化,都是由於大量的資訊造成的。決定增加商品時,大家都以成本不變為出發點。雖然商品種類增加,但基礎設施不變,維持現狀。

太多的商品門類往往會造成成本逐漸加速上揚。剛開始不覺得什麼,然而,慢慢地成本就增加了。

雖然大家早已充分認識到,每一種新商品的增加,都會對原有商品有影響,但是,都因為天真的幻想,而沒有理智地堅持這一認知。銷售商經常以符合顧客利益為理由,來擴大經營範圍。購買者對商品“必要性”的瞭解,往往是通過銷售商得到的。

銷售商在增加一種商品種類時,總是會推出一些新的優惠,或者編造出一個誘人的購買動機,廣告在此時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千萬別錯過,別錯失良機,銷售的契機不能放過!”

值得一提的是 ,對阿爾迪來說,簡單還意味著沒有強大的市場行銷、市場掌控、資訊系統、公共關係、廣告、法律顧問,沒有“指揮部”。但是,所有人都有明確的目標,嚴格遵守對自己的要求。新增商品種類前,阿爾迪要在三家分店進行測試,以避免整家公司遭受可能的失敗。其出售的商品一律用紙箱包裝。為了減輕工作負擔、提高效率,店裡的商品基本上都按物流管理的要求擺放,而不是將某些商品(比如贏利空間大的商品)放在所謂的“與眼同高”處,以便讓顧客購買。
簡單——這個隱藏著的規律,可以用來解釋阿爾迪為何如此成功。

 


 簡單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