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雨傘運動,究竟有幾多香港人會對這部《Selma》(港譯:馬丁路德金 夢想之路)感興趣呢?講真,這戲拍得平平穩穩而已,談不上高潮迭起,遊行場面亦不夠震撼,又並不能説成是傳記片,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在片中的性格刻劃亦不夠全面,整部戲極其量只是平實地紀錄了上世紀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的其中一段重要的歷程。

故事描述在1964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在Selma市號召群眾上街,迫使地方政府重視黑人的人權,例如取消公眾場所如巴士及餐廳對黑人的隔離政策,同時進一步要迫當時的總統詹森(Lyndon Baines Johnson)頒令,讓黑人擁有投票權。

selma

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如沒有這一段艱辛的民主路,就沒有往後的民權收成。片中描述的美國六十年代民權狀況,雖然不能跟今日的香港相提並論,但他們當年所做的,卻恰巧對本城去年狀況有如一面鏡子,有不少相似之處,對熱衷政治運動的朋友,應該會有所共鳴。以下幾項在戲中用過的策略性行為,身為港人的你可會感到巧合?

1. 利用傳媒:黑人群眾和平上街,本來被白人評為搞事,又破壞和諧,但當警方揮動警棍及胡椒噴霧,群眾頭破血流,電視播出這些畫面後,「滋事份子」變成了弱者,便立即引起很多白人的同情,可見傳媒的威力,要在適當時候利用這種力量。

2. 暗角打鑊: 片中講述有位白人牧師,因力撐黑人上街,而在黑夜暗角被打致死,但他沒有白白地犧牲,事件被張揚後,成為民權運動的宣傳點之一。

3. 交換條件:馬丁路德金既然是運動領袖,就必然成為政府收買對象,聰明的他亦不會拒絕溝通,並懂得跟總統討價還價。

4. 魅力領袖:每個民主運動都需要一個魅力領袖,馬丁路德金被推崇的原因,除了擁有激動人心的演說技巧外,本身亦要經常保持形象,例如兩夫婦的衣服光鮮得來又不得太炫耀,既要討好中產白人,又要顧及黑人的感受,形象工程是一大學問。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民權運動太多計算,太虛偽,但現實世界的政治就是要計算,每行一步都是策略,也要有犧牲的準備。 “I have a dream”這句說話很動聽,但偉大夢想要付諸實行就並不能單靠發夢,看來本城還未有出現這種領袖。政治的事,我真的不懂,都無謂多說,看了這一部戲,就當上了一堂政治課吧。

selma_poster

電影主題曲Glory (By Common and John Legend),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獎,歌詞表達自由是榮耀,自由和公義亦是每個人都應得的權利,聽著聽著,令人振奮,感到充滿希望。


 馬丁路德金 – 夢想之路《Selma》 我有一個夢

 https://www.facebook.com/myblog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