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個人遊」是現時香港最炙手可熱的議題之一,其牽涉到的不單是民生,更有經濟的影響。在前文,筆者和大家分享了一簽多行的利與弊。隨着內地旅客數目逐年增加,加上「一簽多行」的政策出台,香港這塊彈丸之地,已經出現嚴重飽和的情況,因此引發的示威與衝突,令香港政府不得不回應市民的訴求,當局正與內地商討並重新檢視相關政策,其中或會收緊一簽多行。
但事實上,又是否如大部分香港市所願最消一簽多行呢?筆者不會在此作任何推測,反而想分享一下對自由行的「有」和「沒有」這兩點;自由行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我們是不能否定的,它的確在香港最艱難的時刻,注入了一支決心針,加速了零售業的復甦,創造了就業機會,亦因為如此,本地的零售、旅遊、酒店及運輸業,便以內地客為目標,以做內地客生意為公司方針,加上香港政府過份依賴內地提供的商機和合作,整個香港的定位,由過往的「背靠中國 面向世界」變成了「背向世界 投靠中國」。
過分單一化的發展,就是會失去平衡,筆者不禁想起一條簡單而直接的問題,「假如有一天沒有了自由行,這些依靠內地客唯生的公司,還能生存嗎?」。取消一簽多行的想法,當然是行不通,因為其牽連甚廣;若改為減少往來兩地的次數,設上限,增加限制,減少推出自由行政策的內地城市,又是否可行呢?筆者相信這是其中的出路。
香港政府過分的依賴內地的想法,做成了今天的矛盾,政府單純地相信香港的市民只要有工作,便會願意放棄自己的空間,相信金錢與經濟,可控制所有人的思想。原本是利好的政策,隨著時間的推進,而衍生的問題逐漸浮現,加上現任的政府官員沒有掌握民情作出應對的改變,商戶企業沒有作出多方的發展,結果便做成了今天的「有自由行,民怨深,冇自由,商戶愁。」的兩難局面。
香港昔日的優勢,就是作為中國在國際間的金融中心,進出口的重要輸紐,一個讓世界與中國接軌的重要門口,甚至是改革中國政制思維、體制的一塊鏡。今天的香港失去昔日的色彩,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在只能淪為「裙腳仔」。可悲,可嘆。
Instagram @kennechu
Facebook @kennechu.info
Kenne Chu@myblogs.asia
【話·時話】一簽多行反映香港現況的可悲
https://www.facebook.com/myblog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