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如何量度從政者的政治智慧?我回答,那要視乎你對政治的理解為何。一個普通人大多會由他個人的出發點看政治能為他做什麼。他不需要什麼政治智慧,就算投票時他也只是行使自己的權利,不必向任何人負責,所以政治智慧對他而言並不重要。但從政者便不同了,他代表某個群體;無論是全香港、個別界別或地區也好,他的目標應該是為這些群體爭取權益而並非為他個人或所屬政黨謀福利,他的政治智慧便變得甚為重要了。
有人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這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妥協也要視乎是否能達到你的目標。達到不了目標的妥協只是放棄或投降;同樣道理,達到不了目標的堅持只是愚勇或浪費。
也有人說政治要看時勢;我也不盡同意。我不時提醒自己,政治是雙向的,是互動的。你的一言一行也會影響對方的反應和帶來某種後果,所以你必須考慮這反應和後果是否符合你的目標,還是會為你的爭取過程增加障礙。如果你沒有考慮這點,或沒有理會,甚或不知道的話,你便不可以說有政治智慧。假若你的言行令目標愈走愈遠,甚至永遠不能達到的話,你還有什麼資格為他人謀福祉?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但從政者一主要質素便是要接受批評。不能抵熱便不應留在熱廚房,接受批評是從政者的最低要求。
沒理據的批評我會一笑置之,但有理據的批評,卻不去自我檢討、謀求改進,也是沒有政治智慧的表現。泛民主派有沒有政治智慧?答案可能見仁見智。但你若有政治智慧,不會因為別人批評而失去智慧。
無論如何,最終歷史也會作公論,所以也不用過於介懷。批評你沒有智慧總比其他抹黑、辱罵來得有意義、有建設性。
政治智慧(湯家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