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Data,中文譯作「大數據」, 這個名詞你或許有聽過,其實 Big Data 是將巨量看起來毫無關係的數據,經過伺服器處理及分析後,得出一些有用的資訊。與平常的訪問方式(如問卷和投票等)不同的是,這些 Big Data 可能在你和我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間已經產生和被收集了。
舉個例子,每天早上你查看某 X 購物網站的推銷電郵,然後點擊連結進入網站看看有甚麼新產品,當中你搜尋的關鍵字、搜尋先後次序、點擊的廣告、滑鼠點擊的位置,甚至是收藏的產品項目、購買時間和每次購物的金額。這些眾多顧客產生的行為數據,會有助網站為你和其他顧客提供產品建議、折扣、特價時段等等的商業策略。
最近蛋糕收到來自大數據營銷方案供應商 Radica 與香港科技大學同益實業集團電子商貿中心合作創立的 Radica Data Lab 進行的「2014大數據市場應用調查報告」,調查以問卷形式收集了 1998 份有效數據,得出的結果雖然看起來有點理所當然,但當中有兩項實在值得評論一下。
該報告指出,有 41% 受訪者歡迎品牌利用他們的行為數據來了解他們的喜好,從而提議更貼心的產品和服務。若果品牌公司清楚說明如何使用個人資料,66% 受訪者會對這些品牌增加好感,另外有 60% 受訪者會更願意付錢光顧。重點在於用家希望知道自己產生的行為數據會怎樣被品牌使用,倒過來說其實是不想白白被利用來作研究吧(笑
利用社交媒體較易入手報告亦指出,受訪者表示透過社交媒體、電郵和網站最能使他們認識新品牌和產生購買意慾,而對於 18 至 25 歲的青年而言,YouTube 也前列首三位。值得留意的是,這三種渠道也是較易收集 Big Data 的媒介,相對年長受訪者愛看報紙雜誌而言,這些電子媒介能更快得悉廣告成效和提供個人化的產品推介。
另外,受訪者願意將購買記錄、閱讀過推廣電郵和下載 Mobile APP 這些行為數據給品牌公司收集和使用,他們亦願意提供性別、年齡和電郵地址這些個人資料給品牌公司。不過最令蛋糕摸不著頭腦的是,受訪者不太願意讓品牌收集他們在社交媒體的讚好和評論,以及所在位置。畢竟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四處打卡和留言,不願意資料被使用的受訪者,或許是害怕有陌生人太清楚自己在網路上做過的事情吧,畢竟個資外洩的新聞也常常看到(但許多人本來就設定查看權限為公開啊…)
所以嘛,蛋糕還是建議大家,好好了解甚麼是 Big Data,看看平日常去網站究竟會怎樣利用你的行為數據,也是保障自己的利益的方法之一!
圖:Radica Systems Limited
活用大數據,掌握香港年青人市場
https://www.facebook.com/pot.hk.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