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早於上年10月於imoney刊登(見連結),但沒有網上版。近日趁匯豐出事,借此內容錄了一條youtube影片加以評論。這裡把舊文再多貼一次,讓大家重溫一下。



早前小弟上載了一條youtube談及一位33歲的士司機靠匯控股票成功財自,引來一位留言者大談匯豐銀行一些秘密,雖未能證實,但這觀點頗新鮮,希望可以分享出來,拋磚引玉,望高手指教。

youtube網友留言(留言經修改):

匯控這支股票我算有資格講,因為我非常了解它內部與前線的運作,匯豐最大的風險並不是美國政府對付它,而是匯豐整個集團最賺錢的就是香港區的一班客戶經理,而可能好多人都不知道匯豐怎樣對待這一班客戶經理。人材是一間公司最大資產,新加入的員工難以替代年資深的客戶經理,人力資源問題處理不妥,最大可能會令匯控股價下滑。

本人在匯豐零售銀行任職前線一個高級職位,但去年年底已經離開,到其他金融機構發展,因為有很多師兄師姐都走這條路,不單止替客人爭取到更好回報、更低收費的產品,而且自己的收入亦大幅上升。現在出走了一年,基本上已經超過銀行10年經驗的工資。

決定離開工作多年的崗位,最大原因是不滿銀行對待客戶的方法,這些方法只有在職員工才知道,因為上司「摔數」的方式真的無所不用其極,跟電影「奪命金」入面的橋段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證視聽,先說說我於銀行內的日子。以下所提及的,若不在這行前線工作,根本寫不出來的。

客戶最怕什麼?最怕就是銀行關掉他們的戶口。要與銀行維持良好關係,其中一個方法是多點出來參與基金講座,為自己家人作一個好的人壽保障安排,這樣與銀行關係一定好,戶口就不會無故被關掉。前線收佣金的客戶經理亦會用盡方法去幫助客戶戶口維持正常不被關掉,否則他們便沒有佣金。

另外,為維持良好客戶服務,客戶經理必須經常根據公司的分析報告去跟客人回顧其基金投資,一年至少回顧四次,回顧的時候就有如「奪命金」入面的電影橋段。結果,原本想作長線的基金投資,一年就轉了四次。亦因為均衡基金的手續費比純債券基金略為高,所以均衡基金亦是一個更加受客戶經理推介的項目。

我是持牌人士,作為一個專業而有良心的客戶經理,一定要對客戶有交代,絕對不應該一年幫客人轉四次、五次、六次基金,甚至不停買保險的,所以有能力者唯一的做法就是離開。

當一個有生意的前線客戶經理離開銀行,銀行會採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去對付「有數」的人,包括法律手段。例如藉故向金管局及保險業聯會投訴,亦會向其客人「放血」,已斷絕或阻礙這位客戶經理的未來前途。值得留意,「無數」的客戶經理離開的話,銀行是不會搞的。

無論如何,我服務多年的客戶始終把大量資金傳過來,繼續由我協助他們管理,而最叻、最勇的前線職員全部都過去光大新鴻基或最大型那兩間保險公司,或UBS等地方,在匯豐年薪過百萬元的客戶經理,出走後好多都變成年薪過千萬元。

區域經理大部分任期多是三年左右,這是防止洗黑錢的做法。於這三年內,銀行會用盡一切可行方法要求「交數」,例如對其客人做一份27年保證金額才歸本的保險,此類保險的紅利實現率很低,所以相關利潤十分高。

匯控年報顯示「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貢獻了一個好大比例的盈利,但真正威脅來自上面所提及的現象,並且已在發生。早前匯豐旺角最優秀業績的客戶總監突然離職,到保險公司發展,旺角生意大幅下降,年報中很難看出這些事情。公司刻薄前線員工的文化不單止在匯控出現,其他銀行亦有類似現象。

作一個總結,一家企業要維持長遠盈利增長,不能夠單靠表面堂皇冠冕,實質上手段低劣的管治方式。加上,因一些compliance的關係,企業的管理人不能長期服務,這並不理想。所以小弟每次見匯控股價明顯反彈時就會put它。

後記:

這篇留言內容是否屬實?實在不得宜知。可能的確真有其事,但對整體企業未必有太大直接影響。亦可能只是一些做得意興闌珊的員工描述,雖未必是故意抹黑,但從不滿的角度去看這企業所得的故事自然比較陰暗。最怕的是真有其事,內容全部正確,問題嚴重,而匯控高層又沒有正視,令匯控衰足10年後再衰多10年,傷盡股民心。



 前員工揭秘 匯豐客戶經紛跳船?

 https://www.facebook.com/cpleung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