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缺乳調理法

現代的育嬰與醫學,都提倡母乳哺嬰,認為母乳是嬰兒最理想之營養品。而傳統的中醫,早對母乳哺嬰有深刻的認識及重視,並論述了「缺乳」的病因及治療。認為津液暴竭、氣血不足是產後缺乳的一大原因。

產後母乳缺乏原因

所論述的無氣無血,乳汁缺乏,實指多因身體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鬱氣滯,乳汁運行受阻所致。乳汁為血所化,賴氣行,氣血來源於水谷精微,即現代營養學所說的營養飲食,生化之源不足指產婦脾胃對營養吸收功能運轉不好,也即現代醫學之消化系統失調,復因分娩失血過多,以致氣血方虛,不能化為乳汁,因而乳汁甚少或全無。所謂肝鬱氣滯,是指產後情志抑鬱,肝失條達,氣機不暢,以致經脈澀滯,阻礙乳汁運行,或精神緊張,勞逸失常,哺乳方法不善等,均可影響乳汁分泌。民間也有通過飲食來促進乳汁分泌的,如豬蹄煲木瓜湯或章魚花生湯,以滋化源。

兩種催乳藥方

中醫婦科學認為,新產婦的缺乳臨床表現,最為常見,多為產後開始哺乳時,乳汁稀薄,乳房不感豐滿,以後乳汁雖然增多,但不敷嬰兒吮吸。乳滯不來,它是有虛實之分的,虛證表現為,乳房鬆軟不脹或乳腺細少,多由氣血虛弱沖任不足所致,治宜補血養氣,增液通乳。《傅青主女科》的通乳丹均可使用。方為:

人參6克、黃芪30克、當歸、麥冬、通草、桔梗各10克,豬蹄1隻,熬湯適量內服。方中人參、黃芪補氣,當歸、麥冬養血滋液,桔梗、通草利氣宣絡,豬蹄補血滋養。使氣得補而行,血得養而滋液,絡得通而乳汁生。

實證的表現,乳房脹滿而痛,乳腺脹硬,多由肝氣鬱結,如軀體肥胖,乳房豐滿而鬆軟,乳汁少,多由痰氣壅阻,治宜疏肝解鬱,豁痰通絡。《清太醫院配方》的下乳湧泉湯,頗收良效,方為:當歸、川蔘、柴胡、青皮、漏蘆、白芷、甘草、白芍、生地、王不留行、天花粉、通草,以清水煎服。上述良方如有感冒則不宜吃,缺乳應早找醫師診治為宜。

 中醫提示 :  產後缺乳

(1)   初產婦乳滯不來,可服「通乳丹」:以人參、黃芪、當歸、麥冬、通草、桔梗、豬蹄熬湯內服。

(2)   乳房脹滿而痛、乳腺脹硬,或乳房豐滿而鬆軟,乳汁少,均可服「下乳湧泉湯」:以當歸、川蔘、柴胡……等,以清水煎服。

朱伯銓中醫師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