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環境運動委員會(「環運會」)主席六年任期結束,退休後最長的公職劃上句號。

環運會一向的工作基調是默默耕耘,幕後撥款支援眾多民間團體,甚至不一定是傳統「環保團體」,推行種類繁多的計劃與活動,循多元途徑聯繫廣大民眾,推動大家一起為香港家園出力,減少污染,增加美好,因為低調,所以沒有甚麼人認識。

過去環運會的重點在公眾教育,提高市民對環保的認識與重視,到我上任之時,「環境保護」其實已經是香港人十分熟識的詞語,因此最初幾次開會後,委員們都提出要轉移重點到推動行為的轉變,把「知」化為「行」,促進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體現愛護環境之心,以及減低對環境的破壞,隨後幾年,我們在審批申請撥款時,很重視計劃書中是否有實際行為體驗的成份。 



相片鳴謝:環境運動委員會FB截圖 (https://bit.ly/2QbFwm0)

我們改革了申請撥款的機制,由按收到申請的次序審批,改為定期集中申請和審批,創造機會讓新進民間團體在機會平等的情況下競爭取得撥款,委員會又每次視乎當前形勢訂定優先考慮的主題,例如減少廚餘、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把社會的能量導向適當方向,營造社會氣氛,希望逐步達到移風易俗的效果,不過我們明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會因為短期之內看不見明顯變化而氣餒,而會長期堅持做下去,不會因為我的離任而停下來。

作為主席,我相信環運會應該多點主動,加強力度自己組織一些主題活動,配合名稱裏「運動」兩個字,環運會秘書處同事十分配合,幾年之間把每年世界環境日的紀念活動,由在商場內的傳統小型集會,化為政府總部草坪與民同樂的大型活動,聚集多個民間團體的攤位,為市民提供愉快地學習環保、體驗環保的機會,同事們用心投入,跟社會上認為公務員因循守舊的印象,完全不同,我為他們喝采。

環運會主動出擊其中較有特色的一環是「綠色年宵」,運運會聯同環保團體,走入本來以消費為主題的年宵市場,宣揚減廢,初看十分矛盾,但是秘書處同事大着膽子,硬着頭皮,聯絡主辦機構和攤檔主人,竟然成功開展項目,由一個市場開始,累積經驗和做出成績, 2019年擴大到十四個年宵市場推行。成功沒有僥倖,秘書處的同事又記一功,當然主辦機構、攤檔主人及市民環境意識提高了,是成功的前提,這就要感謝環運會前人的宣傳推廣見效。

2018年是全球對塑膠造成環境禍害的醒覺年,傳媒的報道令不少人意識到必須以行動「減塑」,走飲筒一時之間成為潮流風尚,環運會緊貼時代,立即跟上,一方面與餐飲業推出「外賣走塑」運動,另方面推出可重用餐具借用服務,鼓勵大型活動主辦機構拒用即用即棄塑膠餐具,減少塑膠垃圾,這些都只是「全港減塑」的開始,以後還要繼續想辦法,在社會中建立和擴大自攜水樽和餐具的風氣,為堆填區減壓,為自然生物包括人類自己減災。

以上所談只是環運會工作的少部份,不過足以反映環運會隨着時代的轉變,在此感謝六年來委員們的支持和秘書處同事的投入,祝願他們的環境事業愈做愈好。


 卸任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林超英)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林超英-Lam-Chiu-Ying/129250193901719?sk=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