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了,今年和往年不同,市民普遍也認為樓價持續向上!我們亦不需要困在樓價升多少成的標題上,看評論最大意義的就是分析樓價的上升(不買樓的風險)和下跌(買樓的風險),在準買家來說,是否「成功入市」(縱使不是最佳時機),才是影響他一生的關鍵,而不是買得平價錢,過去幾年的數據告訴我們:「為了等一個好價而錯失買一件貴貨,也是錯的決定!」對!「等」才是風險最大的策略!等,表面心安理得,但是「Comfort Zone is Dangerous Zone!」舒服區永遠是危險地帶! 

「等」其實是一場豪賭,而且搏殺程度是可以高過在賭場豪賭的。根據差估署數據,如果在2009年你需要買樓而決定繼續去租樓來等平價的話,全港樓價已經上升了224%224%即是說若你還未買等同輸了兩層樓,一個未有物業的人士去賭場賭錢並不易輸兩層樓,而且還未輸完,因為還要交租,這段時間租金上升了96%,繼續加租下即愈輸愈多了。 

就算最近入市抽籤房協兩個屋苑的可資助房屋的人士,他們等抽籤這2個月樓價一樣是不斷上升的。 

反而買樓風險其實有限,你只是輸了首期,要加息令供樓高於交租,或者GDP或通脹要低過息口,才有機會蝕多一點有關差額!樓奴並不存在於社會中。當然若你不自量力去得太盡,你一樣可以輸清光,買樓風險遠低於不買樓,不等於你不會輸得慘。 

在現在樓市辣招之下,入市是要入息比率過壓力測試,所以在這標準之下不合格的購買力根本就不可以入市!在樓市來說,唯一買的風險社群就是樓花買家,因為很多樓花都是沒有足夠審慎的入市門檻,部分有關買家就變了市場上相對實力較弱卻風險較高的社群,若説買樓會輸,相信見血地只會是樓花板塊。 

既然大家都普遍睇好樓市,就不要等,如果你是上車的話,我奉勸各位在這個時勢應該「上車先決」,完美次要,先做好自己前題目標再求完美,買樓如是,做人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