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小米之前的產品,小米Note有了很大的進步。不過,這次小米Note最引人注目的變化還是打出了Hi-Fi的旗號,在發布會上,雷軍用了大量的技術名詞來解釋小米Hi-Fi的與眾不同。

手機做Hi-Fi,最早是vivo的X1,之後TCL、鎚子、魅族都跟過風,小米很長時間以來並不以音質著稱,它的Hi-Fi靠譜嗎?或者說,手機產品做Hi-Fi有意義嗎?我們來做一個深度的解讀。

 

追根溯源,到底什麼是HIFI?

大家現在聽到的數字音樂,基本是這麼一個過程製作出來的。

通過CD機器或者光驅把CD裡的0/1識別出來,轉換成2進制文件,解碼對應成當時製作的數字音樂。因為這個文件比較大(現在看其實也不大了),在網絡上傳播往往需要壓制一下,就有了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我們常見的MP3是一種有損壓縮,會對音質有影響。

這是數字音樂製作的過程,而手機播放則是另外一個過程。簡而言之,就是將有損或無損的數字音樂文件最終轉換成模擬信號,然後將模擬信號放大後傳導到耳機或音箱。

要討論音質和Hi-Fi問題,就要先把上面這個製作和播放流程搞清楚了。

什麼是音質?什麼是HIFI,HIFI是High-Fidelity的縮寫,直譯為「高保真」,其定義是:與原來的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放聲音。

如果你最後播放出來的聲音和製作人員製作完畢想讓你聽到的聲音接近,那就是Hi-Fi了,也就是音質好。要另外強調的是,這裡的音質好與聽感無關,Hi-Fi也好,音質也好,這是客觀的,有技術標準,而聽感是主觀的,每個人不同。

 

智能手機怎麼做Hi-Fi?

清楚了原理,我們看看手機處理音頻的這幾個步驟。

1、手機閃存或者網絡上MP3或者無損文件解碼轉變成一組數字信號1、0;這一步是數字解碼傳輸,現在的各種糾錯技術已經非常強大了,不會任何問題,所以這一步不是重點。

2、對數字信號進行處理(譬如杜比音效等等);杜比音效,SRS音效這類東西都是製造失真的提升聽感的,追求HIFI的話不能加,但是這裡特別要說一下SRC的問題。

前面製作的時候我們說過,CD的採樣率是16bit、44.1K,還有48k、96K、192K等採樣率,而到了後面的處理往往只能處理一種,就需要做一個轉換,這個轉換過程叫SRC,這個過程很容易劣化音質,需要特別注意,這是智能手機做Hi-Fi的第一個重點。

3、數字信號經過模擬轉換變成模擬信號(通過Codec或者DAC芯片),這一步是音質或者說Hi-Fi的關鍵,數字信號轉化成模擬信號品質如何?直接關係到音質,這是智能手機做HIFI的第二個重點。

4、模擬信號放大,因為DAC或者Codec出來的信號比較弱,沒法直接推動耳機出聲,需要放大,放大過程中也很容易失真,這是智能手機做Hi-Fi的第三個重點。

5、信號的的電流通過耳機孔傳給耳機或者音箱;這一步看接口和線材的質量,除非差到一定程度,一般不會有大的影響,不是重點。

所以,智能手機做Hi-Fi,實際上就是解決SRC問題、DAC問題和信號放大的問題。把這些做好了,技術指標就上去了,理論上就敢說自己Hi-Fi了。

 

普通手機和Hi-Fi手機的區別

其實,手機音頻這部分傳統上也是有的,但是這三塊都沒有被重視。包括iPhone在內,都是一塊非常廉價的Codec芯片解決問題,雖然一些手機會用品質稍好一點的Codec。

而敢叫Hi-Fi手機的都是花了大力氣。

第一款Hi-Fi手機是vivo X1,這款革命性的手機,使用了CS8422這塊價格不菲的芯片來做SRC,用了CS4398這塊專業聲卡用的芯片來做DAC,放大部分的運放也用了獨立的芯片,而不是Codec集成的運放。所以當年vivo X1一鳴驚人,把iPhone打下音質最好手機的王座。

後來vivo再接再厲,XPlay把運放換成高端產品OPA2604,再度獲得成功,到了XPlay3S則把DAC換成了更適合手機的ES9018K2M,風格有所變化,但是依然Hi-Fi。

魅族MX4 Pro和vivo的思路差不多,也是ES9018K2M,只是運放換成更低端的OPA1618。

 

小米的Hi-Fi思路

小米Note這次所謂的Hi-Fi,其實也是在SRC問題、DAC問題和信號放大問題這三個重點上做文章,但是小米的做法和vivo有些區別。

小米在SRC上,沒有學vivo用高價的CS8422芯片,而是雙晶振,一塊對應44.1K,一塊對應48K以及其整數倍,來什麼格式的音樂用什麼晶振,低成本的解決了SRC問題。

在DAC上,小米和vivo、魅族的思路一樣都用了同樣的低功耗DAC芯片ES9018K2M。

而在放大上面,小米更進一步,它足足使用了四塊芯片來解決放大問題。

首先,小米把左右聲道分開做放大,這個做法在Hi-Fi行業是比較常見的,有利於立體聲分離度,但是用在電路板面積寸土寸金的手機上,小米還真是第一家。

然後,小米居然還做了兩級放大!一般Hi-Fi功放上才會去做前後級放大。手機通常只是推一個耳機而已,小米這樣做堪稱「喪心病狂」。

在理論上,小米除了DAC沒用兩塊,其他能做的都做了,但是這樣一套系統,在手機局促的電路板面積和供電條件下能調好需要很強的功力。也許,小米是挖了業界的高手才敢這麼玩。

小米這套思路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產品要做好難度比vivo的方案要大很多。

鎚子手機為何要做半吊子的HIFI?

手機Hi-Fi方面還有一個可以說說的是鎚子手機,鎚子手機其實也算半個HIFI手機,它只做了OPA2604的運放,三個重點只做了一個。

它的音頻工程師寫東西說,因為測試只有一個指標能看出DAC的好處,然後羅永浩和一些朋友盲聽對比聽不出來差別,所以最後就沒用DAC,做個了半吊子的HIFI手機。其實,這裡有兩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手機的Hi-Fi能不能聽出來的問題,手機的Hi-Fi能不能測出來的問題。

 

手機HIFI的瓶頸和意義

其實,手機Hi-Fi一直沒有被業界重視,有一個瓶頸的因素。在CD時代,信噪比90db就被認為很高了,而現在低價的Codec也能做到,vivo X1使用的CS4398信噪比高達120db,但是這需要24bit96K的音頻文件才測得出來,而我們日常拿到的音頻文件並沒有這麼高的採樣率。

信噪比只是音頻指標之一,還有動態、頻響、諧波失真、互調失真、立體聲分離度等等。廉價的Codec應對目前通用的音樂數據已經不錯,高品質的DAC需要更高的音頻文件才能體現出來。當年vivo X1用了昂貴的CS8422除了解決SRC問題,還可以把低採樣率的音頻文件轉換強行提升高採樣率來滿足高品質DAC的需求。

在24bit96K以上的高品質音頻文件流行之前,Hi-Fi手機缺乏高素質的音源(所以蘋果想把唱片公司原始文件弄出來提供下載)。而運放芯片直接影響音樂的風格,是比較容易聽出來的,所以鎚子科技在研發Smartisan T1時試聽后決定只用運放,也算是一種取巧的辦法。既然流行文件廉價Codec夠好了,我就不麻煩再用DAC了。

此外,還有一個瓶頸在耳機上面,我們看手機的頻響曲線,上下0.5個db就不得了。耳機的頻響,上下5個db太正常了,失真指標Hi-Fi手機可以做到小數點後面4位5位,耳機.....呵呵,那就沒法看了。

水桶取決於短板,Hi-Fi手機本身雖然可以達到比較高的保真水平,但是你真正聽到的音質水平還是取決於你的耳機。不幸的是,現在指標最好的耳塞各種電聲指標也比好音箱要差點,失真級別和Hi-Fi手機有巨大的差距。最貴的耳機,40萬的大奧,也只能保持中頻部分不錯。

想要完美的Hi-Fi,僅僅有手機Hi-Fi是不夠的。

不過,也不是說手機做Hi-Fi就沒用,用採樣率高一點的文件(Hi-Fi手機中一般內置幾首高採樣率的音樂),在檔次稍微高一點的耳機上,只要聆聽者的聽力還過得去,就可以聽出Hi-Fi手機和普通手機的差異。

 

回歸享受音樂的本源

聽音樂,在於聽音樂的感覺追求高保真,體會錄音製作人員的本意,你需要有錄音製作人員的器材和環境。而為了好聽,則不必,錄音製作人員和口味和你未必一致,他喜歡的失真效果你未必喜歡。膽機其實本來就是一種失真,但是它出來的聲音很多人喜歡。

而且每個人的聽力不一樣,有的人高頻敏感,正常的音樂他覺得太刺耳,有的人低頻敏感,正常的音樂他覺得胸悶。別人的感受替代不了自己的真實聽感。

這個和吃飯的口味是一樣的,有大多數人愛吃的東西,但是沒有絕對好吃的東西,適合你的就是好的。手機和耳機也是如此,你對比聽過,聽起來最順耳的就是好的,無須去過於追求音質,你是欣賞者,不是錄音師。

智能手機做得再Hi-Fi,用再貴的耳機,最後還是你的耳朵收貨,帶着你準備好的耳機去試聽你最喜歡的歌曲,喜歡就掏錢,不喜歡就走人。無需為了技術指標和Hi-Fi的名聲多花銀子。

關於手機Hi-Fi這件事,歸根結底一句話:享受音樂,不忘初心。

 


 國產手機廠商都拿Hi-Fi說事兒,但手機Hi-Fi真的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