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黃梅梅

近兩年來,伴隨國內二次元產業的全面起步,中日兩國的動畫業界聯繫日益緊密,除了製作業務往來,還有大批中國資本湧入日本動漫界。

從去年年初開始,由中國投資、日本動畫公司製作的「中日合作動畫」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之中。與此同時,中國資本還花重金購買了大量日本動畫的播放權,甚至還出資參加了製作委員會,中國企業在動畫製作委員會中出資比例一度超過50%。

國人對中國資本走出去,並且開始用錢來征服日本動漫界,一直都是沾沾自喜的,甚至意淫出了日本動漫眼前的頹勢需要中國資本來拯救的言論。

然而,近日日本動畫大師佐藤正樹的一席話,卻一語驚醒了「夢中人」。

 

佐藤正樹:對不懂行的人砸錢,日本業界不是敬而是怕

佐藤正樹,何許人也?國內二次元愛好者知道他的人或許並不多,但一定聽說過他擔任角色設計、原畫或作畫監督的《龍珠》、《灌籃高手》、《頭文字D》、《北斗神拳》等多部動畫番劇及劇場版。早在1986年,佐藤正樹就通過《冒險島》正式進入日本動漫界,以忠實呈現原作畫風的魅力而聞名。

作為一位在日本行業從業超過30年的資深動畫人,佐藤正樹早年通過與中國動畫公司七靈石的合作而與中國動畫結緣。目前他正擔任七靈石參股的日本動畫公司REDONE株式會社的董事長,近年來也一直在持續觀察中國動畫產業。

作為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日本動畫產業蓬勃發展期的資深動畫人,他對現在的日本動漫界有着深刻的認識;作為中日兩國動畫合作的「中間人」,他對中國當下的動漫發展也有着自己的見解。

在佐藤正樹看來,現在有很多中國的企業進入日本業界,這就好像中國的發展一樣,是一種一下子湧進來的感覺。這些經營者因為不了解業界的規矩,又不肯去好好地去理解學習這些規矩,在日本業界造成的負面印象大於正面。

而這樣的公司一多,業界對於中國公司的整體印象就會下降,這對於中國公司在日本的發展非常不利。因為先進入日本的中國公司留下了壞印象,導致後進日本的中國公司舉步維艱。然後這種舉步維艱和被吃閉門羹,又導致中國的經營者出現過激的行動(撒錢)和言論,這就造成日本業界對中國公司的印象再度減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這讓我覺得非常可惜」,佐藤正樹坦言,「日本動漫界裡一般對砸錢的人不是敬而是怕。」

 

日本動漫產業萎靡不振,動漫大國今安在?

這些年,日本整個的動漫行業在走下坡路,業內早已有目共睹。

從行業整體形勢來看,據日本動畫協會於去年9月發布的《2016動畫產業報告》顯示,2015年日本動畫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兆8253億日元,同比增長12%,成功創下歷史新高。但是這種增長的主要來源是海外授權,而非本土市場的刺激。

相比海外銷量達2569億日元,較去年激增78.7%,占2015年動畫產業的32%,日本國內的動漫銷售額基本上算是節節敗退。在動畫視頻和動畫商品銷售額方面,較2014年分別下滑9.1%與11.6%,減少了93億日元和758億日元。其中新作TV動畫233部、續作動畫108部,總數量比2014年增加19部,但是續作數量是日本動畫史上最多的一年。

僅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缺少本土動漫行業的發展動力,海外利益更有可能是短暫現象,未來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二是續作動畫達到歷來極值,透露出創造力減弱和行業保守之風盛行的現狀,這也是佳作難尋的原因之一。

由動漫製作、播放再到衍生品開發的完整產業循環鏈,曾經是日本坐上文化強國地位的最大功臣,不過現在這條產業鏈正在漸趨崩壞,而且上下游公司面臨業績大幅下滑或者破產風險,更印證了模式僵化、負重難行的弊病。

今年6月30日,日本動畫製作公司Artland宣布破產,這一前身為1978年的老牌動畫工作室,旗下擁有《蟲師》系列與《家庭教師》等知名動漫版權,最後依然逃脫不了負債倒閉的命運。

在此之前,影響力更大的AIC、Manglobe、Studio Fantasia也是接連倒下。尤其是動漫行業的先鋒力量株式會社GONZO,即使經過多次拯救,還是被傳出隱瞞債務高達23.05億日元的負面消息,不僅將接盤俠旭通廣告公司坑得很慘,也顯示出債務危機下的行業亂象。

無獨有偶,動漫製作公司處境艱難,自然會直接影響到人才的培養。不同於以前的師徒制傳承,行業的高速發展致使人才培養量產化,形成了以自學、科班出身和公司培養為主的機制。但是大學式或專科式皆帶有教育制度自身的一些弊病,而公司培養似乎狀況更糟,受限於行業競爭環境日益激烈,維持日常運營已經實屬困難。再加上,挖牆腳現象頻發,公司更不願意花費過多的精力來進行大規模的專業人員培訓。

最關鍵的是從業者工作強度大、待遇卻愈加下降的行業環境,很容易造成動漫公司人才流失,從而最終導致當前人才流動停滯,也就是想進入的可能不夠格,已經成才的人卻留不住。甚至長遠來看,若這種現象長期持續,伴隨着老一輩動漫大師的退休或衰老,日漫或許真的要面臨後繼無人的致命問題。

以上種種問題給行業帶來的直觀表現就是佳作難尋,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已經很久沒有誕生像火影、柯南這樣的長篇巨制,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啃老本。另外新作更是經常出現斷番、爛尾或是內容壓縮的現象,就像前段時間的《進擊的巨人》,時隔四年僅僅有12集播出,構架世界才開始緩緩露出一角,就因為製作經費緊張,改為下年續播。

由此可見,日本整個動漫產業不只是停滯,更像是萎靡不振。

 

中國資本「砸錢」日本:一邊屯版權一邊求合作

《日本動畫產業報告2016》報告指出,雖然首先接觸日本動畫市場的是美國的企業,但對日本動畫市場最為關心和熱情的則是中國企業。

一方面,這些中國企業在日本購買了大量動畫的播放權。東映動畫在2015年財報中就提到,「多部作品面向中國市場的配信權銷售」為東映動畫貢獻了重要的業績,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銷售佔了整體海外銷售比重的很大一部分。不少中國的互聯網巨頭為了能夠得到日本動畫的中國播映權,還出資參加了製作委員會,甚至出現了中國企業在動畫製作委員會中出資比例超過50%的案例。

此外,由於中國政府對於外國製作的動畫在本國的放映有着數量上的限制,所以中國的公司往往會購買大量的日本動畫播放權儲備起來,給出的購買價格還「異常的高」。

而另一方面,中國的資本也同樣在進軍日本市場。比如繪夢動畫正在進軍利潤率並不高的日本動畫製作行業,還參與投資了一些日本動畫企業和項目;像騰訊、優酷土豆、愛奇藝等互聯網巨頭,也在開始推進一些中日合作的動畫項目,不僅僅是中日合作拍攝,也出現了日本動畫製作公司純代工的案例。

可以預見的是,在中國資本大舉進入日本動畫行業的背景下,中國與日本動畫製作公司簽訂的合同金額很大可能還會進一步膨脹,因此新一輪的日本動漫行業泡沫可能已經開始出現。可以說,中國資本的大舉進入,不僅是新一波的日本動漫創作熱潮的主要推手,也讓日本動漫產業在行業結構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然而,在目前已經推出的那些「中日合拍」的作品裡,我們仍然能夠看到由於中方話語權的不足導致的製作崩壞、劇情「魔改」等奇葩的問題。這些情況對於中國的動畫市場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甚至中國的二次元用戶對於這些日本產的「國產動畫」的熱情下降,從而影響到資本對於動畫市場的長遠信心,以及中日兩國動畫產業的未來發展。

 

中國資本介入日本,國漫有望和日漫平起平坐嗎?

國人常以封建時期日本學習或模仿我國文化,來強調自身的源遠流長或是貶低日本傳統文化的匱乏,但這種現實下,日本卻通過動漫產業漸漸展現了其文化的魅力。對我國來講,或許這才是真正的諷刺。而且不得不承認,當初站在同一起點的中日動畫,如今呈現出截然相反的道路和難以彌補的差距,這背後有着複雜的文化國情,更應該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的反思。

不過如今國漫開始呈現出復蘇的跡象,而日漫又深陷行業瓶頸,是否意味着縮小兩者的差距有了現實可能性?尤其是中國資本不斷介入日本公司,中日合作產品日益增多,是否代表併購具有財務危機的日漫製作公司也會有機會實現?簡言之,國漫有重新和日漫平起平坐的可能嗎?

毋庸置疑,中國對日本動漫產業的作用已經上升到至關重要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為購買版權帶來的利益,還在於資本力量湧入製作公司。如此情況下,對於很多擁有人才和技術積累卻運營不佳的公司,是不是可以通過資本層面的收購,為我國進一步引入日漫的核心力量呢?

這點其實基本上很難實現。

首先,中日之間長久的隔閡,致使日方對我國資本的湧入一直抱有質疑態度,尤其是切關某些核心技術或是資源,這點從最近出售東芝閃存業務的事件就可以看出。再加上,動漫一直就是日本文化的一張王牌,如果為了生存發展就併入動漫行業相對落後的我國企業之手,這無異於要跨越極大的心理障礙。

其次,從目前我國資本介入動漫製作的現狀來看,財大氣粗的投入比較適合我國市場的發展情形,但對於日本製作委員會,這種氣勢只會帶來話語權的丟失,這是他們很難容忍的。比如近來中日合作的幾部作品,可以看到,不僅沒有發揮日本原有的創作優勢,反而導致不倫不類,這其中有可能是利益博弈的結果。

最後,中日合作的本質還是商業利益,而非真正致力於國漫的崛起,這點不應該被忽視。換句話說,雙方相互利用的基礎上,我國企業投資優先考慮的是利益最大化,比如如何靠日本製作增大產品營銷噱頭、如何增強吸金能力等直接利益,而很少刻意地針對作品精益求精,這種理念其實和日本完全相反。總而言之,併購這條路基本不通,只能依靠合作慢慢蓄力。

即使退一萬步講,我國能夠將優質製作公司收入囊中,也未必就能追趕日本,因為國漫難以真正崛起的根源還是在國內,不可捉摸的政策限制、產業升級動力的缺乏以及根深蒂固的偏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巨頭資本給國漫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導致了作品製作人話語權的弱勢,長久下去,實難有具備深刻人文價值的佳作出現,屆時湧現的有可能只是商業化的快餐產品。

事實上,我國動漫行業自始至終都缺乏一個公正而自由的生長環境,又何談能通過捷徑實現越級式發展,因而目前所能做的或許只有執着地尋求生長空間,期待步步積累,以致千里。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創資訊(http://news.vsochina.com)


 日本動漫界最怕什麼?怕中國企業大筆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