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頭圖為《我不是潘金蓮》劇照

一邊,以1700萬美元年收入榮登全球收入最高女演員第五寶座,成為 TOP 10 唯一上榜華人女演員,另一邊,卻也是坊間戲稱的「票房毒藥」的「豪門女神」 ——范冰冰,作為馮小剛新作《我不是潘金蓮》裡唯一的女性角色,在這部作品龐大的聲量和略顯尷尬的票房之中,讓觀眾們再次想起來了她在娛樂圈這看似矛盾的人設。

11月18日,馮小剛寄予厚望的《我不是潘金蓮》上映首日收穫6676萬元票房,這個數字幫助《潘金蓮》登頂當日單日票房冠軍,截至2016年11月20日24時,影片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3日,票房成績約為人民幣2.04億元。

聽起來還不錯的樣子。

但時間回到3年前,被評價為「段子集合」、「大型相聲」的《私人訂製》首日票房成績是8000萬,破當時華語片首日票房紀錄,首周四天收穫創紀錄(截止當年)的3.3億元票房。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馮小剛對於《私人訂製》自認成色不高,但票房依然記入史冊。然而,三年後有着「最苛刻電影獎」——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背書的《潘金蓮》目前的票房成績並未完全與馮小剛的期望匹配。

於是,有人又不禁將這樣的票房表現與范冰冰「票房毒藥」的稱號聯繫起來。網友們在微博上這樣說:「看來誰也救不了范冰冰票房毒藥的『美譽』了」、「我不是潘金蓮,錯在請了個范冰冰,票房毒藥,有她的電影有票房好的么?」互動百科「票房毒藥」詞條下,則直接將范冰冰作為了解釋該詞條的代表人物。

有趣的是,在解釋為何選擇范冰冰做女主角時,馮小剛似乎也是在這種論調的基礎上說的:

「當初要選李雪蓮這個角色的時候,很多人認為范冰冰不可以,這極大激發了我使用范冰冰的熱情。為什麼呢?我是非常有私心的。我要是用了一個大家都認為可以的,她演得好跟我有關係嗎?沒關係。我如果用了一個大家都認為她演不好的人,在我的指導下她演好了,那她就跟我有關係了。所以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但一部電影的成功,關乎故事本身、表達方式、商業運作等各個方面,將票房表現歸咎一個因為顏值而自帶話題的女演員身上,是否也有點歷史上將亡國歸咎於紅顏禍水的意思?

不過,也有種東西叫「運氣」,又或者所有概率事件背後其實都有固定的成因。既然已有這個命題,那不如來看看,「范冰冰是票房毒藥」這個說法究竟成不成立。

首先,梳理下范冰冰歷年作為主演的電影作品成本和票房情況:

(數據來自時光網及網絡)

根據電影市場的一般規律,電影投資成本與票房之間成3倍倍數關係,才能收回成本,這樣看來,除了部分成本不詳或未公開放映的電影外,在2016年之前,范冰冰參演的大部分電影,票房都不能說十分令人滿意。

2016年密集上映的4部電影票房上似乎讓她有翻身之勢,但考慮到這幾部影片的製作成本……

所謂「票房毒藥」的戲稱大抵從這而來,范冰冰的咖位、引爆話題、吸金的能力無法轉化為漂亮的票房數字。

那麼范冰冰全球收入第五女演員的商業價值又如何體現?除了演藝活動,她更常見的「刷存在」形式是廣告代言、品牌時尚活動和娛樂新聞。僅今年,范冰冰在約的廣告就超過20支,品類橫跨家電、家居、化妝品、服裝配飾、汽車、網游等,更是LV、阿迪達斯、巴黎歐萊雅等國際大牌的寵兒。世界各地的紅毯、時裝周她的穿搭也是時尚媒體必蹭的熱點,娛樂新聞更無需贅言。

以這樣的方式,而非令所有人信服的演技,處於娛樂圈的中心地位,很自然地,有人又給她貼上了「紅毯女星」的標籤。

對於為票房不理想背鍋,范冰冰本人也是無法心甘情願接受,在接受嚴肅八卦的採訪時,她說了這麼一段話:「現在給演員扣的帽子有時候很大,一部戲好了什麼都好;如果這部戲不好了,就是演員不好,沒有人說導演、劇本有什麼不好,也不說製作很爛,只說演員有問題。甚至有時候男演員沒問題,就女演員有問題,有時候也挺無奈的。」

 

正如前文所示,范冰冰毒不毒藥不好說,但這投入產出比卻算不得好看。雖然馮導有言在先,偏是要選一個大家都不那麼看好的女演員,但就馮導現如今這般對票房耿耿於懷的姿態,倒是沒有做好淡然承受 「後果」的心理準備。

當然了, 「叫好不叫座」從來都不是電影市場的罕有現象(雖然不知道放在放潘金蓮這合適不合適),不少研究都顯示,明星商業上的成功(特指票房)和其藝術上的成功並無直接聯繫。

對於投資方而言,演員過去電影作品的票房表現,往往才是其選角時的主要判斷依據,荷里活,至少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荷里活,尤是如此。

要知道,貼心如福布斯雜誌,每年都會發布兩份榜單,公布所謂荷里活電影明星的 「性價比」信息,分別為 「荷里活明星性價比最高top10」榜單, 「荷里活明星性價比最差top10」榜單,這榜單成為了不少電影投資人的決策參考。其算法是將每一位演員最近幾部影片的報酬以及這幾部電影的營業收益分別相加,然後將總營業收益除以該明星總報酬,得出投資回報率,最後這個數據顯示了投資方每支付給演員一美元能獲得多少收益。

在去年的榜單中,美國隊長的扮演者克里斯·埃文斯,憑借 「1美元投資回報收入181.80美元」的高回報率奪得高性價比榜首,約翰尼·德普則以1:1.2的回報率 「問鼎」最差性價比電影明星」榜單no.1,昔日迷妹萬千的傑克船長到底接過了尼古拉斯·凱奇的棒,淪為了大家口中的 「票房毒藥」。然而,德普還是那個德普,換到2011年時,卻又是另一份榜單上的坐客。可見 , 「毒藥」一說本就不是恆定的。

所謂 「票房毒藥」、 「票房靈藥」,其實說的不過是明星票房號召力。荷里活記者詹姆斯•厄爾默曾給它下過這樣一個定義:

 「不管項目中其他因素如何,僅憑演員或導演個人的名字,能夠為電影吸引到的融資和票房的比例。」

在預測利潤時,一個明星的票房號召力不僅可以被計算、預估,還可以用於電影市場中的交易流通。詹姆斯據此,對荷里活明星制的等級結構進行了劃分,不過其間他也額外指出,有些演員雖不屬於一線明星,卻依然在票房上表現出色,這類演員是通過重複參演某類商業成功的電影,成為類型明星,一般而言,類型明星的主要舞台是在「動作片」和「喜劇片」上。

關於明星號召力對於票房的影響,《荷里活類型電影》一書的作者托馬斯·沙茨曾表示: 「是常規的明星類型片的模式……每個片場的諸多明星本身就是生產線,並以此形成各個電影公司的獨特「公司風格」……那種標誌性的明星題材(曾經)起了穩定市場和銷售的作用。」

虹膜曾有相關文章稱,「明星變成了電影調動市場的一種方式,當然這和類型片帶給觀眾的愉悅息息相關:比如,一部「約翰·韋恩主演的西部片」,一部由「貝蒂·戴維斯主演的苦情戲」。明星甚至可以出演「反類型」的角色,比如《彌天大謊》(1941)的廣告是這麼說的:「和以前的戴維斯風格截然不同,貝蒂·戴維斯在新片里不再殺人,也沒有什麼粗暴舉動。」」

但是,這種荷里活明星對於電影市場表現的主導力已是過去式,近年來,儘管福布斯的性價比榜單依舊熱手,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荷里活已經沒有可以一呼百應的明星了。」

「如今的產業話事人是從上個世紀走過來的,他們關於電影最美好的記憶還停留在上世紀60-80年代,所以他們總是在懷念,那個時代的確有以一敵百的銀幕英雄:克里特·伊斯特伍德、傑克·尼科爾森、湯姆·克魯斯,他們可以改變整個工業的方向,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荷里活流行文化研究學者托比·米勒說,「年輕人對於娛樂明星的信仰感正在降低,這是真的,現在幾乎沒有一個年輕偶像,可以對年輕人群體產生具有話語權的影響力。」

荷里活頂級製作人導演布萊特·拉特納也表示, 「明星制死了,電影明星已經不能真正的去駕馭電影了。」

電影明星力的票房影響力正在日益削弱,影響一部影片票房成績的其他因素比重變大,明星不再是唯一力量,私以為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倒似乎是產業趨於成熟後的一個必然。當然,這僅是荷里活的情況。

再多嘴一句范冰冰票房的持續性慘淡,倒是覺得下面句話能讓人想明白些:

「神秘感誘使人們走進影院,觀眾想在看電影的時候和主人公一樣身臨其境,但是如今演員們的神秘感越來越少,甚至接近透明。」(PMK經紀公司發言人凱瑟琳·奧里姆語錄)或許正是那些屠版似的 「艷壓」,阻礙了其將知名度轉化為票房號召力?

 

(數據基於時光網Pro、廣電總局信息)

正如上文提到,荷里活演員有性價比高低,依照上表粗略估計,范冰冰並不算是一個高性價比演員。網傳范冰冰片酬介於800萬-1000萬左右,近6年,她只有2部電影擠進華語票房前十,分別是8.89億票房的《絕地逃亡》與2.16億票房的《少林寺》。

而同等片酬(網傳為1000萬/部電影)的鄧超,近6年內都位列票房前十華語男演員,隨着《美人魚》登頂華語影史票房冠軍,他的個人電影總票房也突破了80億。可以說,他是票房回報高、片酬適中、高產的演員。相應地,他的個人定位,也成功被設為介於「明星、藝術家」之間的角色:

商業方面:積极參与綜藝節目錄製(《奔跑吧,兄弟》)、時尚雜誌拍攝,並成功通過微博塑造了與孫儷的好CP形象;

藝術方面:分別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上海電影節金爵獎等主流電影獎項的認可。

另外一種演員,商業化不足,但藝術造詣更高,也能起到引導票房的作用,比如梁朝偉、黃渤、周迅。

而范冰冰則是處在另一個極端——商業價值更突出、藝術造詣弱。正如金星在《金星秀》綜藝節目中對范冰冰的評價一樣,道出了她的優缺點,「等她老了,不要讓我們只記得廣告和金鎖」。

范冰冰的這一個人特色反而讓她成為《我不是潘金蓮》的不二人選。

《我不是潘金蓮》的開發人杜揚曾在採訪中提到范冰冰的入選理由,她「這麼妖孽的一個人,(出演村婦)反差特別大」。

另外,壹娛觀察主編陳昌業對虎嗅說,「范冰冰宣傳吸睛,自帶流量。她不在於提升作品品質,在於能夠讓媒體關注、報道,有太多點可以讓媒體發揮。」骨朵傳媒CEO王蓓蓓接受虎嗅採訪時也說道,「商業價值通常是以媒體關注度來作評判的,范的媒體關注度極高,商業價值是很大的,這方面不能單單以票房來衡量。」

所以,你可以說,范冰冰的商業價值完全補足了演技短板,對電影有更多的正向作用。票房毒藥的帽子遠扣不到她的頭上。

與她類似的演員還包括楊冪,曾是低口碑、高票房片的家常客,依靠商業號召力引導票房。但近些年,影響力有下滑趨勢。

王蓓蓓認為,婚姻是影響她商業表現的核心因素,「楊冪曾有票房號召力,確實在婚後損失了。(現在)特別成功的,比如黃曉明和Angelababy,(結婚)反而促進了兩人的商業價值,是業界非常成功的操作。但是baby生了小孩就不知道了,要以觀後效,她和楊冪都是少女咖(有少女感的明星) ,這和孫儷就不同,孫儷是熟女咖。」

在互動百科中,有「票房毒藥」這樣一個詞條,裡面列舉了數位華語電影票房毒藥,可以看出「女毒藥」比「男毒藥」更多,相反,上表中,高票房電影男主演多於女主演。

(互動百科「票房毒藥」詞條截圖)

造成女演員票房表現普遍差於男演員的原因是什麼呢?

「荷里活似乎也是這個狀況,男演員片酬更高,票房號召力更大。因為看電影,女性觀眾更主導,對男性的關注和受吸引更強些」,陳昌業這樣說道。

另外,依照上表不難發現:大多數演員與電影票房收入沒有強烈相關性。即使少數幾位高票房演員,他們主演的電影票房成績也受導演、類型、IP等因素影響,下面舉幾個例子說明這些問題的重要性:

導演:在於演員成為黃金搭檔時,影響力更大,比如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和湯姆·漢克斯、馬丁·斯科塞斯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大衛·芬奇和布拉德·皮特、馮小剛與葛優。

類型:上圖可知,存在「流行的電影類型」,比如喜劇、動作、劇情片是國內流行類型片,會更吸引投資者和觀眾。荷里活影院傾向於給類型片演員的作品更多排片,比如傑森·斯坦森出演的動作片通常會有更多排片。

卓然影業創始人兼CEO張進曾對虎嗅說,「前期大家都認為高價值的影片類型是喜劇和特效片,而愛情片逐漸被邊緣,其實是不應該的,愛情片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主要的類型。荷里活電影早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現象,當時的史詩大片越來越貴,所有片場都在投入更多的資金和資源,最後就崩盤了。

IP:這裡包括熱門話題與故事,比如《奔跑吧,兄弟》大電影,不是類型片,稱不上是電影,但由於IP(話題)熱度而收穫4億多票房,可見IP的重要性與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成熟(成熟電影市場,觀眾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類型片)。

如上信息,希望可以加深你對「票房毒藥」的理解,所以,看到此,你認為范冰冰應該被稱為「票房毒藥」嗎?

 

關注微信公眾號虎嗅網(huxiu_com),定時推送,福利互動精彩多

 范冰冰不是潘金蓮,那是票房毒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