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到週末的小假期,唔知大家有咩好節目呢?天文台就話今日會落雨,不如到位於石硤尾的YHA美荷樓青年旅舍參觀一下,事關今明兩日(21及22日)都會舉行開放日,免費開放俾市民入場參觀,而原本在開業在美荷樓內的呼吸冰室重新經過裝潢之後,已改名為「四十一冰室」繼續營業,而「四十一士多」就會在今日(21日)開張。

現今的香港雖然都要面對「土地問題」,樓價高企令人一屋難求,「上車」都近乎無望,但在昔日人口沒有現時般多的香港,亦同樣面對住屋的問題,一家八口甚至要擠在小單位內過艱苦的生活。年青一代想體驗當年的生活,除了可以到博物館了解了解之外,仲可以到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徙置大廈美荷樓,參觀上世紀50年代的單位,認識當年的一屋兩伙和共用廁所的生活。除了睇下當年的生活家居之外,大會亦舉辦了「穿膠花工作坊」,向市民講解當年香港家庭重要收入來源的工業,加深年青一代對本地歷史的認識。

現時為二級歷史建築,位於石硤尾的美荷樓,於2013年12月獲活化為青年旅舍後,仍然保留昔日的「H」型設計,亦同時成立了「美荷樓生活館」展出當年的文物。聽講,大會以「我們的快樂時代」為主題,舉行導賞、工作坊及參觀等多個活動。

1953年石硤尾發生大火,當年的港英政府為安置在大火中失去居所的市民,於是建成美荷樓,當年的設計是「H」型及環迴走廊,中座就是公用的洗手間,由於沒有電力供應的服務,居民都是以火水作為照明,而煮食就要在走廊開爐。當年每個單位只有約50呎,但卻住上起碼5個成年人,而10歲以下的小童則當半個成年人,所以某些單位就住了10個人以上,在太過擠迫的時候,住客會在走廊架床而睡。

直到80年代,當局把單位改建成更寬敞及齊全的設計,把兩個單位打通就有2百多呎的面積,而且有騎樓可作為廚房之用,加上碌架牀的出現,令當時的生活質素稍有改善。


▲未重建的美荷樓舊貌。

(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