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圖片)

人工智能AlphaGo四比一大勝南韓「棋王」李世乭,比賽雖然結束半個月,但關於人工智能的後續討論持續發酵,尤其是在各國知識分子之間引起廣泛爭議,皆因大家都知道:一場真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較量已經正式揭幕。而這次大國之間人工智能的博弈,很可能是人類精英頭腦的最後一次競賽──皆因之後的主角可能就是自我升級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換句話說,誰能率先研發出無限自我學習、自我改良的人工智能系統,便可以一直領先到底,其他依靠人類集體智力的新興國家挑戰者,再無機會反超前。

不是筆者危言聳聽,早從工業革命開始,機械其實就在逐步取代人類。機械人不會罷工、24小時工作,從不要求加薪,故此一旦技術成熟,成本到位,被機器取代的工種基本上一去無回頭。近年蘋果、Google、微軟、Tesla、facebook等都斥巨資在A.I研發上。今年初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在「第四次工業革命」講座上發佈的報告預測,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未來五年將導致十五個主要經濟體系,合共失去710萬個就業崗位,但同期僅帶來200萬個新工作崗位。

事實上,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世界級人工智能專家韋外克.沃德瓦(Vivek Wadhwa)更大膽預言,20年後,機械人和人工智能將淘汰所有工人!他甚至警告,絕大部份職業訓練已不值得大家投入時間學習,因為必然被人工智能淘汰!以為這是天方夜譚嗎?非也,牛津大學發表了一份名為《The Future of Employment》的研究報告,列舉出700種職業,評估被機械取代的風險,當中大量的服務行業工作都是高危,報告甚至指出在美國47%的工作面臨被取代。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打開報告看看(http://www.epochtimes.com/b5/14/6/13/n4177677.htm)。

那麼大家應該跳槽最安全的職業?休閒中心治療師、聽力專家、健身教練等好似不是我杯茶!今時今日誰還敢說自己的飯碗安全?當Google無人車都快被美國當局認可為「駕駛者」,一旦技術與成本條件成熟,一套系統就可以讓各行各業的職業司機全線提早退休。專家們開始悲觀地指出,這一次搞甚麼職業再培訓都冇用,因為大眾服務業這個最後的人類堡壘將被機器攻陷。舊工作消失的速度與新工作增加的速度將不成比例。

感覺一切像科幻小說般遙遠?別儍了,這只是假象,實際上人工智能時代的技術基礎已經存在,全面降臨只欠三道東風,因為人工智能社會需要以下三項技術大量普及:一、超級大數據;二、由傳感器組成的大型物聯網;三、高速網絡及雲計算。人工智能「大腦」要指揮「身體」,首先靠的是記憶知識庫(即超級大數據)充分,能隨時索引各種數據模型,供人工智能快速分析運算,並作出反應判斷。然後,光有大腦是沒有用的。世界上每樣電子裝置都要升級轉代為安裝傳感器的智能裝置,構成一個全面物聯網,等同身體的「細胞」,能夠協作地接收和執行「大腦」的指令。最後,必須有連接全身細胞的「神經網絡」(即高速網絡及雲計算),來回在身體與「大腦」之間傳遞海量的指令和訊息。這三樣條件必須俱備,否則AlphaGo即使厲害得可以完勝李世乭、甚至世界第一的中國柯潔,也只是空有一個「大腦」,英雄無用武之地。然而,一旦聯網的基礎建設完成,人工智能時代可能以快到你無法想像的速度水到渠成!

這次大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上的競爭,暫時當然由美國遙遙領先,但中國也開始急起直追,甚至把人工智能寫入「十三五規劃」之中。表面上看是強弱懸殊,但筆者認為,中國在大數據、物聯網方面,仍有機會反超前,皆因這兩項技術無可避免將觸碰私隱議題,而西方社會對保障私隱的呼聲甚高,政府要推動必定遇上重重障礙,但在中國就統統不是問題。極端點說,如果要在中國以改善公廁衞生營運管理為由推動全國公廁安裝「天眼」來收集數據,在歐美引發癱瘓社會的示威遊行,但在中國估計是小菜一碟!

中美的人工智能大戰結果我們自然無法猜測,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只有手握資本的,才能生存下去。因為人類繼出賣勞力後、靠出賣智力完成資本原始累積(俗稱賺第一桶金)的機會也將被永久封閉。相反,掌握人工智能的資本,將開啟生產力幾何式跳躍的大門!不過打工仔也不需要過份沮喪,因為估計人工智能取代人類之後,社會生產力也會大跳躍到足夠養起全人類,塞翁失馬到焉知非福,全球失業人民大團結或許會讓政府立法讓機器人養起全人類,實行全民終生退保,屆時人人失業人人攤大手板,豈不是一些人夢寐以求的失樂園?


 齊齊失業博全民退保—你有得揀嗎?

 https://www.facebook.com/wuweil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