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投資,很多時都會涉及到價值。
價格低過價值就應該去買:價格高過價值就應該賣。高賣低買,自古以來不變的投資定律。
問題是如何去量度一樣東西的價值?
價格很易知道,市場上每分每秒都會報價,但價值卻不同,對於一樣東西的價值,每個人心裡都不同。
市面上有五花八門的方法去估算估值,有的用上繁複的算式,有的用上精密的估算模型。
上堂學這些估算的方法時,有時總是覺得怪怪的。這些模型不是完美的數學,當中本身就涉及到大量主觀的看法,以及太多的估算。這跟現實的狀況不太相同。在現實中,總不可能因為你沒有預計到一件的發生,這件事就不發生。估算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
我以為資產定價模型 (CAPM) 為例。
在這個模型中,投資回報和風險是相對的。零風險回報的資產是估算其他資產價值的基礎。但教科書上對零風險的資產的介定各有不同,有些以三年期美國債券利率為準,有些則以美國十年期的債券利率為準。另有一說是以,市場組合為準。
但現實中,美國債券和市場組合是否真的零風險呢?
答案一定不是,美國債券也有它的違約風險,只是風險很低,但很低不代表沒有。換言之,我們會認為美國債券是零風險,只是一種主觀的看法,或者是選擇去忽略這些極低的風險。
再說,比較極端的,對一些相信美國明天就會因國債太多而爆煲,或者所有人一下子對貨幣失去信心的人來說,美國債券肯定就不是零風險。
對某些人來說,黃金才是真正的無風險資產。問題卻是黃金是沒有回報的。若果將黃金的回報套用在這個模型之上。那很多的資產的回報將比實際要低得多;理論上的價值亦比起實際要高得多。那就跟實際的情況不一樣。但用黃金的回報來代入這模型也是說得通,因為黃金的確是「零風險」 資產。
對於這些模型,我覺得重要的還是取其意思,同樣的回報,要選擇風險較低的一種,以及用作參考之用。除此之外,這些模型歸根究底,最後都要看人本身的看法,可以說評估價值更像是藝術多於數學。用藝術來做成的數學模型。
資產估值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