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9年開始,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薄扶林水塘、大潭水塘、黃泥涌水塘、九龍水塘、城門水塘及香港仔水塘六個水塘,同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水是生命資源、萬物的生機,而香港雖然是臨海之地,但在天然資源不足下,早年的香港深受缺乏水源之苦。當年的英國殖民政府,為解決食水問題,於1863年在薄扶林區建成第一個水塘,其後於1917年間,大潭水塘正式落成,為本港的居民提供食水服務。大潭水塘是一組水塘群,當中包括有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統稱為大潭水塘群,位於大潭郊野公園之內,而毗鄰有畢拿山、渣甸山、紫羅蘭山及柏架山。各個水塘建於1888年至1917年間,分批落成後,組成了港島東區的供水系統,成為當時香港島的主要食水來源。隨著食水系統改善,市民得到足夠的供應,衛生情況也大有改善,而香港的市區發展也得到推動。
雖然當時的英國殖民政府,在香港島南區建成薄扶林水塘,但其供水量仍不足夠供應市民使用,於是政府唯有再另覓港島東南部興建水塘,時任港督堅尼地委派工務工程的總測量師派斯(J.M.Price)負責該個影響香港深遠的計劃。派斯於1873年,提出規模龐大的大潭計劃,當時本港第二個水塘選址於大潭谷,因為該地段能夠提供大面積的集水範圍,而且更可在日後作擴建的工程。可惜地點與市區距離遠,計劃面對輸水的問題,因此派斯建議挖掘一條貫穿黃泥涌山嶺的管道,並依灣仔山勢緊接地面建設寶雲輸水道,及連接配水庫和濾水池。計劃興建的水塘容量為136萬立方米,當時預算造價高達35萬英鎊,及後方案經過修改,而減省至12.26萬英鎊。由於當時經濟不景,加上1874年本港發生有嚴重風災,因此政府需要賑災,而令興建水塘的計畫被逼擱置。
大潭上水塘
到了1882年,當時本港華人居住的地區衞生情況十分惡劣,英國殖民地部於是派出衞生專員查維克(Osbert Chadwick)來港評估,並提交多份報告,包括促請港府展開大潭水務設施的工程,加上當時的港府的財政狀況有所改善,大潭水塘計劃終於得以展開。首階段工程於1883年開始,至1888年完成,計劃中會興建高90呎、長400呎、闊60呎的水壩,其後在1897年加高至100呎,另外亦會鋪設一條長5公里的寶雲輸水道、興建長達2.2公里的輸水隧道,6個濾水池和1個配水庫。工程完成後,水塘可儲存3億加侖的食水,是薄扶林水塘的4倍之多,而後來大潭計劃中的其他水塘亦陸續興建,因而此處易名為大潭上水塘。
大潭副水塘
由於香港人口不斷增長,大潭上水塘的儲水也開始不勝應用,加上香港缺乏土地,因此政府決定落實大潭計劃中的第二期工程,包括大潭谷的供水系統、興建大潭副水塘,從而收集由大潭上水塘溢出的食水。第二期工程由工程師柯寧(James Orange)設計,他用兩條水壩組成大潭副水塘,其中主壩是一座用混凝土建成的重力壩,而副壩與主壩相距不遠,它們之間就建有一座矮墩,水塘在1904年完工,儲水量為2,240萬加侖。
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
1903年,時任工務局局長漆咸(W. Chatham)於10月向當時的立法局提交大潭供水系統擴建計劃草案,展開名為「大潭篤計劃」的工程,並分兩個階段進行。首期工程中,會興建一個儲水量達1.955億加侖的大潭中水塘,並於1904年動工,由於大潭中水塘的位置較上水塘的隧道進水口低,因此需要在大潭灣的西岸興建大潭篤抽水站,先把食水抽往大潭谷,再經輸水系統把水輸送往中區的供水系統;另外,為了配合第二期的工程,因此亦興建4座位於大潭篤水塘的石橋,及在抽水站附近建有兩幢職員宿舍,工程於1907年竣工。
大潭篤計劃的第二期工程於1912年展開,工程中會興建大潭篤水塘主壩及儲水量達14.2億加侖的水塘,主壩會以混凝土建造,採用花崗石塊作骨料及築砌飾面。另外,位於水壩溢洪道上大潭道,是由半圓形花崗石柱支撐的12個拱頂建成,連接了赤柱至大潭及柴灣至石澳的通道,在西端建有水掣房和出水口。工程中亦會擴建大潭篤的原水抽水站,加裝兩部每天可輸送300萬加侖食水,並以蒸汽推動的抽水機,而整個工程也於1917年竣工,於1918年2月2日由時任港督梅含理揭幕。其後,水塘也有不少後續工程,如1925年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再次進行擴建,及1936年建成,而壓力濾池室後來亦改建為職員宿舍。
▼大潭上水塘
▼大潭篤水塘
▼大潭上水塘石橋
▼大潭上水塘石砌輸水道
▼大潭中水塘水壩
▼大潭上水塘水掣房
▼大潭副水塘水壩
▼大潭中水塘主霸
▼大潭中水塘水掣房
▼大潭篤水塘紀念碑
▼大潭篤水塘大石橋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
(互聯網圖片&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