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繼移動互聯、O2O和虛擬現實技術之後,生物醫藥技術成為投資人下一波關注的重點。FierceBiotech網站已於日前評出了全球最值得關注的15家生物醫藥科技公司,一起來看看你知道幾家,它們的共同特點在於:大部分都是成立於2010年以後的新興公司,同時都拿到了金額不等的風投。

原文來自專業生物醫藥新媒體網站生物探索(微信公號ID:biodiscover),作者Gary Gan,虎嗅進行了少量編校。

與往年一樣,FierceBiotech網站在中國的國慶節前夕連續13年公布了「FierceBiotech's 2015 Fierce 15」名單。

FierceBiotech主編John Carroll(約翰·卡羅爾)先生認為,雖然我們還無法預測2016年生物界會有什麼新變化,但是回首近3年生物科技創新創業的熱潮,我們可以肯定生命科學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風險投資催生了生物科技公司IPO的熱潮,大企業與小公司的併購交易不斷,讓這個領域越來越有錢。

繼 Juno、SparkTherapeutics、Editas Medicine等生物技術公司的產品被FierceBiotech編輯挖掘出來後,在資本市場獲得了風險投資者極大的親睞。

隨着數以億萬計的資金和輝煌的科技新成果不斷湧現,今年又有哪些公司上榜「15家最熱門的生物技術公司」呢?

近10年來,全球生物製藥公司不約而同地向美國波士頓/劍橋地區聚集,和此趨勢相對應的是,波士頓/劍橋地區近年被多個媒體或網站評為生物製藥/生命科學領域的冠軍產業群(PS:此語句引用科學網王守業博客「生物製藥公司緣何扎堆美國波士頓/劍橋地區?」)。受基因泰克和安進公司「從小公司到大企業」成功故事的影響,許多創業者、投資者經常聚集於波士頓/劍橋地區,組建潛力團隊,試圖成為生物技術領域最耀眼的明星。那究竟誰將成為下一個基因泰克或安進呢?

Fierce 15帶你提前看懂生命科學故事的趨勢。

藥廠CEO,Fierce 15告訴你核心科研人員離職動機

近年來,「人才」成為了生物製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儘管對「人才」的保護呼籲力度不斷加大(甚至一些企業簽訂人才聯盟協議防止人才流失),但是創新創業的靈魂仍然阻擋不了研發大佬們「顛覆」產業的步伐。

首先,當老東家的研發理念、價值觀、福待遇等與R&D大佬們期望大相徑庭時,後者們紛紛選擇創立新公司,利用自己過去的經驗、人脈、技術運行自己的生物技術;

其次,那些商務開拓、資本運作的高手們紛紛選擇從藥廠跳槽到直接面對客戶的醫療診所是人才流失的另一原因。

第三,熱門研究領域(腫瘤免疫療法、基因編輯、神經退化……)在媒體的追捧下,資本的燃燒下,即使是曾經的失敗藥物(loser)在基因組學技術的普及下可能會有新的適應症,甚至有望成為重磅彈藥。

因此,即使是一個從未研究出上市藥物的團隊,也可能在新一輪的生命科技浪潮中成為佼佼者。離職創業,老樹開新花,誰不心動呢?

創業者,Fierce 15讓你了解美國最厲害的生物科技人在做什麼?

當創新創業的熱風從大英帝國吹到了環太平洋地區;當矽谷的風險資本吹到了萬里之外的中國長三角,當投資者們不再介懷創業者曾經的失敗,而是把失敗當做一面鏡子、一種機會時,「生命科學」最好的時代真的來臨了。

2014年上榜Fierce 15的公司中,有8家已經遞交或者完成了IPO,至少有2家因為領域交叉而進行了市場合作,這在以前是少見的。為了增加技術/藥物成功的可能性,新型的創業公司將不再是孤立的,他們願意攜手並肩。

作為創業者,你必須清醒的知道一個準則:牛市中資本滿天飛任性燒錢無所謂;熊市中資本縮水,你天天砸錢虧本測DNA獲取健康數據將面臨隨時倒閉的風險。

因此作為創業者,你需要不斷的創新(制度、政策、價格),真正的創新將會補償經濟的寒冬。土豪Martin Shkreli買斷了一個藥將價格漲了50多倍的事情顯現出了投資者對製藥行業的貪婪,越是被吹捧上天的技術(人物),背後的風險越大。因此,作為創業者,你還需要理性。

 

以下是「FierceBiotech's 2015 Fierce 15」名單上的生物科技公司。

Alector:專注神經退化藥物研究

成立於2013年的Alector公司具有生物技術界的三大靈魂人物——作為CEO的Genentech(基因泰克/基因技術公司)的老將Arnon Rosenthal,作為科學帶頭人的哥倫比亞大學神經退化研究學者Asa Abeliovich及作為董事長的Adimab創始人Tillman Gerngross。

該公司是一家主要致力於神經退化領域的藥物研究公司,研發阿茲海默症藥物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最近的許多研究將阿茲海默症(虎嗅注:俗稱「老年/早老性痴呆」)致病機理集中於積聚在大腦的病毒蛋白質,但位於舊金山Alector正在採取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Arnon Rosenthal認為阿茲海默症與免疫系統相關,他希望建立提高人體的自然防禦系統,以抵擋神經退行性疾病。

近日,該公司獲得來源於MRL, Google Topspin及Mission Bay Captial等風投的C輪融資3200萬美元,以支持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早期研究工作,以研髮針對腦破壞型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新方法。 Rosenthal表示:接下來幾年裡,Alector的研究團隊針對已確認的12種神經退化性疾病開發主導治療方法,若該公司生產的抗體能通過臨床試驗, 或將找到全球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有效療法。

Arvinas:專水解蛋白技術研究

蛋白質降解是一個容易理解的科學,成立於2013年的Arvinas公司由於其PROTAC技術而迅速為業內所熟知,公司的這項技術來源於耶魯大學Craig Crews(克雷格·克魯斯)教授的實驗室。

該公司獨有的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技術(PROTAC)可以通過激活細胞內部的蛋白降解途徑定向降解某些不「受歡迎」的蛋白質,從而將一個個細胞轉變為藥物單位。這一思路將有望在未來的蛋白質藥物研發中大顯身手。

今年4月份,默沙東公司以包括預付款、研究經費以及相應的里程碑資金在內的共計4.34億美元的付款購買了Arvinas公司PROTAC技術,或將成為未來默沙東公司藥物開發系統中的一個重要賣點。

Cell Medica:專注腫瘤免疫療法

CAR-T技術的出現,使得經過基因修飾的T細胞顯示出明確的靶向性、對特定腫瘤細胞強大的殺傷活性和持久性的抗腫瘤作用,不僅為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注入了新的活 力,也標志著腫瘤免疫治療真正進入了能夠與手術,化療和放療這些傳統腫瘤療法並列齊驅,並可能在一些晚期、複發、轉移和難治性腫瘤患者中完成手術,開啟化 療和放療不能完成的根治性治療效果的新時代。除了CAR-T為主體的免疫治療之外,也包括TCR-T,NK,CAR-NK,TIL,γ/δ T細胞和基因修飾的間充質幹細胞(MSC)等。

Cell Medica是一家英國的公司,總部位於倫敦,主要領域是腫瘤免疫療法和傳染病,該公司擁有的病毒-特異性T 細胞 (異體)) 針對Epstein-Barr (EB)病毒抗原,可用於治療進展型NK/T細胞淋巴瘤。美國資深投資人Neil Woodford已經總計投資7800萬美元,用於該公司開發T細胞腫瘤療法。

CRISPR Therapeutics:專注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 Therapeutics是德國亥姆霍茲傳染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與Jennifer Doudna共同分享300萬美金的生命科學獎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人合夥創辦的公司,目前關於CRISPR系統技術的專利還在與另外2家公司爭議中。現任CEO羅傑•諾瓦克(Rodger Novak)曾是一名製藥行政主管,他說:「知識產權在這個領域是相當複雜的,每個人都知道這其中充滿了矛盾。」

該公司在 2014年成立於瑞士第四大城市——巴塞爾,通過融資2500萬美元資金以開發基於Cas9技術的基因剪切技術CRISPR-Cas9,該技術可以被用於治療基因類疾病。今年,CRISPR Therapeutics在美國的CRISPR Therapeutics設立了墳墓,是目前美國第二家主攻「CRISPR」基因編輯的生物技術公司。諾貝爾獎獲得者Craig Mello等專家都為這家公司提供技術協助。

Denali Therapeutics:專注神經組織退化研究

今年5月份,生物製藥公司基因泰克的三名前高級管理人員在2.17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幫助下,成立了一家新公司——Denali Therapeutics,專注於治療神經組織退化疾病,如阿茲海默症、肌肉萎縮性側面硬化病(ALS)和帕金遜病。

Denali Therapeutics總部設在舊金山,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董事長Marc Tessier-Lavigne是知名神經學家,紐約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校長;另一位聯合創始人、負責公司日常運營的CEO Ryan Watts是基因泰克公司神經科學總監;第三位聯合創始人Alex Schuth為基因泰克公司技術創新和診斷業務主管。

Intellia Therapeutics:專注基因編輯技術實踐

Intellia Therapeutics是2014年成立的生物技術公司,主要致力於CRISPR/Cas9技術在治療領域的發展,獨家享有一項在CRISPR/Cas9技術治療領域極為重要的知識產權,並獲得了Atlas Venture和諾華的首輪融資。

該公司的CEO和聯合創始人Nessan Bermingham博士表示,Intellia與諾華的合作將會極大地推動將CRISPR/Cas9轉化為實際治療手段的應用,CAR-T和造血幹細胞 治療是CRISPR/Cas9技術極具代表性的應用領域和契機,而諾華毫無疑問是這兩項治療領域的領跑者,與諾華合作可以加速發展產品的研發。

MyoKardia:專注基因組療法藥物治療心臟病

2012年9月,舊金山一家生物技術公司MyoKardia利用新的基因組方法研發治療心肌病的藥物,尋找因為基因突變而患有此類疾病的患者,不僅計劃篩選出針對某類患者的有效藥物,同時還計劃開啟相關藥物的伴隨診斷測試。

波士頓的風險基金Third Rock Ventures對這家公司投資了3800萬美元後,該公司專注在治療肥厚性心臟病和擴張性藥物的研發工作,着眼於開發治療心肌肌節蛋白突變引發疾病的個性化小分子藥物療法,美國有數百萬人受這兩種疾病的折磨。

2014年9月,法國生物醫藥巨頭賽諾菲公司投資2億美金里程碑付款給MyKardi,進行治療心肌疾病相關新藥的早期研發工作,包括了兩個關於肥厚性心臟病藥物研發項目和一個擴張性心臟病藥物研發項目,雙方計劃到2018年完成這一協議研發。

NGM Bio:常見慢性病病藥物開發

NGM生物製藥公司(NGM Biopharmaceuticals, Inc.)成立於2008年,位於舊金山南部,是一家由私人控股的藥物探索開發公司,致力於鑒定和開發革新性生物製劑,用於糖尿病、肥胖症、肌肉萎縮及其他心臟疾病的治療。

該公司新一代療法(next generation of therapeutics)的探索工作或將從根本上改變現有代謝疾病的治療模式。NGM已鑒定出一系列新靶標,這些靶標在II型糖尿病、肥胖症及肌肉萎縮的各種體內模型中具有深遠的代謝作用。

Padlock Therapeutics:專注自身免疫藥物開發

Padlock Therapeutics成立於2014年1月,是一家專門開發自身免疫疾病藥物的公司,正在開發靶向蛋白精氨酸脫亞氨酶(介導蛋白瓜氨酸化的一類酶,PADs)的新穎療法。蛋白瓜氨酸化可導致強勁自身抗原的產生,參與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最早期事件,並驅動活動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炎症和免疫複合物的形成。該公司或將開發出PAD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療法。

Revolution Medicines:抗真菌藥物開發

三石風險投資公司(Third Rock Ventures)作為生物技術風險投資公司,在2015年建立了一家新公司Revolution Medicines,並投入了4500萬美元進行該項研究。該公司正在尋求進一步的工藝和優化技術,同時採用了第一個版本的抗真菌藥物新工藝。

該公司CEO Mark Goldsmith表示,抗真菌治療研究為那些在自然界中發現的複雜分子提供了非凡的合成工藝,這使我們能夠對原子進行修飾,重新設計這些分子,用於治療嚴重疾病。

SQZ Biotech:分子療法與納米療法

通過輕輕地擠壓細胞,就可以讓一些大分子或納米材料進入細胞,進而改變細胞的運作。倘若人類能讓體內的細胞按照我們的要求去運作,比如讓它們適時地合成胰島素,或去攻擊腫瘤,那麼許多健康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2013 年,化學工程師Armon Sharei和兩位導師——微流控領域的奠基人之一Klavs F. Jensen、生物領域的先鋒人物Robert S. Langer開發出了一種以硅和玻璃為材質的微芯片,可預先蝕刻了供細胞流動的通道,隨着細胞流動的方向,通道逐漸收窄,直到細胞無法繼續向前行進。此 時,被卡住的細胞因受擠壓而產生形變,細胞膜上便會出現小孔。這些小孔的直徑,足夠許多可改變細胞運作的介質通過,如蛋白質、核酸、碳納米管等。

經過一些法律咨詢及導師們的幫助下,Armon Sharei和朋友Agustin Lopez Marquez 創辦了SQZ Biotech 公司,該公司在獲得了累計高達55萬美元的獎金,並從投資者那裡籌集了100萬美元,隨後的經營產生了可觀的收入,開啟一條通向新型藥物投放治療的道路。

Surface Oncology:下一代腫瘤免疫療法

免疫腫瘤學(Immuno-oncology,I/O)正在改變着我們傳統的癌症治療方式。在免疫腫瘤治療中,檢查點抑製劑已經贏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僅僅啟動T細胞攻擊癌症還不夠,這就是越來越多的公司及診所將多種療法聯合使用攻擊癌症的原因。

Surface Oncology在2015年才成立,首輪融資了3500萬美元,並招募了阿斯利康的腫瘤戰略部總監Detlev Biniszkiewicz作為CEO,目前該公司表示有一個非常清晰堅定、多管齊下的戰略來開發下一代腫瘤免疫療法:致力於改善抗原呈遞和表達、阻斷抑制細胞填充腫瘤微環境、阻止細胞因子和代謝產物等來減弱免疫系統的攻擊。

Syros Pharmaceuticals:基因修復藥物研發

生命科學公司錫羅斯製藥(Syros Pharmaceuticals Inc)成立於2013年,首輪融資了3000萬美金,2014年底完成5300萬美元B輪融資,該公司的投資者包括我國知名的CRO公司——藥明康德。CEO Nancy Simonian博士原來是日本武田製藥株式會社旗下的腫瘤公司千年製藥(Millennium)首席醫療官,目前最有前景的產品是一種叫做CDK7的激酶,可以主導DNA修復。

Simonian博士表示,若一切如計劃所願,該公司將在明年推出CDK7激酶的人類臨床試驗;另一款治療癌症的靶向藥物擬在2013年進行IND(藥品臨床試驗申報)。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準備拓展R&D研發管線,包括免疫學、細胞炎症的超級 增強劑、針對遺傳導致的中樞神經系統和腎臟系統的疾病

Unum Therapeutics:腫瘤療法

Unum Therapeutic成立於2013年,該公司名為抗體偶聯T細胞受體療法(ACTR)的優勢是通過對不同抗體的選擇,能夠對多種腫瘤起到治療作用;不同於諾華公司和Juno公司等CAR-T療法先驅,另一個優勢在於,研究中採用的抗體都已經經過充分研究,這或將大大加快CAR-T療法的研究進度,幫助其 在未來市場上佔據更大的優勢。

2014年10月,著名投資公司 Fidelity Biosciences、Atlas Venture等牽頭賽諾菲旗下投資公司健贊生物基金共同投資1200萬美元支持Unum開發CAR-T相關療法。

2014年年底,Unum就宣布開始招募一期臨床病人,通用T-細胞免疫療法藥物ATTCK20將和Rituxan聯用用於慢性白血病(CLL)的治療。

2015年6月,該公司融資6500萬美元開發下一代CAR-T治療技術。

Yumanity Therapeutics:神經退行藥物研發

Yumanity 是由Onyx Pharmaceuticals(該公司在2013年以104億美元賣給了製藥巨頭安進)的前CEO Tony Coles和麻省理工學院附屬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前負責人Susan Lindquist成立於2014年,位於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市,是圍繞Susan Lindquist所開發的多項技術而創立的,該公司沒有獲得任何基金的支持就敢獨自開發神經退行性疾病新藥,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市場太大,誘惑力太強,另一方面還是因為Yumanity有其獨特的研發技術平台。

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普遍被認為由大腦的一些蛋白質摺疊畸形引起,蛋白摺疊的出錯不僅使蛋白本身失去功能,更嚴重的是導致毀滅性的鏈反應,促使腦細胞障礙並死亡。

Lindquist實驗室把這些摺疊畸形的蛋白進而置入酵母細胞,從而引起酵母細胞的死亡。而降低酵母細胞死亡率的化合物則可能成為抑制蛋白摺疊畸形的先導化合物,這樣就形 成了一個發現這類藥物的phenotype screening篩選體系,找到的先導化合物再置入來自多能幹細胞的神經元,體外評價這些化合物對這些來自神經變性疾病患者神經元的活性。

如果這些化合物在人神經元中表現活性,再放回酵母系統尋找真正起作用的分子靶點,這樣反覆評價、篩選就形成一個篩選神經退行性疾病藥物的技術平台。

到目前為止,Lindquist實驗室已經採用這個技術篩選了超過50萬個化合物,已經發現了至少一個治療帕金遜氏病的分子靶點和先導化合物。

Lindquist 曾以phenotype screening篩選體係為基礎成立了一個叫FoldRx的生物技術公司並在2010年賣給了輝瑞。輝瑞採用FoldRx技術曾成功開發了 Tafamidis,在2011年11月獲得歐盟EMA,2013年9月獲得日本藥監部門批准上市(商品名:Vyndaqel),治療一種罕見但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

 

本文頭圖由華蓋創意授權,未經允許,請勿使用。


 2015年最值得關注的15家生物醫藥科技創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