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兒子千辛萬苦報考名牌小學,面試完畢時,校長親自問那個小豆丁:「你應唔應承我以後會勤力讀書呀?」,朋友誓神劈願點頭說:「一定會!」,彷彿是校長問自己一樣,最後順利入學,皆大歡喜,不過轉頭就第一時間找補習老師,精補中英數。
表面正常不過的事,在我看來,倒是諷刺。既然是名校,定必父母眾望所歸,師資優良,他們才費心叩門,又求又拜,覓得學位,那應該深信這間學校能夠作育英材,教育子女成為人吧!那麼,怎會同時又要再請補習老師,重複做同一件事?那不是對該校的老師,投不信任票嗎?
據調查研究,近八成香港學生都有補習,近年更蔓延至幼兒,時間上更涵蓋暑假,補習成風,主要都是父母的「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人補我又補,其實子女都十分被動,即使到了中學階段,不少父母依然負責物色補習學校,子女如扯線公仔,無獨立意志,到考試前夕,補習老師不在,再輪到父母親身上陣,作最後一擊,你說這樣考出來的學生,怎樣會求學?最叻也是件「高分低能」物體,
朋友圈中已經出現,有些子女已是大學生卻不懂學習的現象,事緣是過去十多年一直是「餵飼式補習」,他們對學問根本不感興趣,入到大學才驚覺要自己靠自己,於是逃避有之,放棄有之。未來趨勢,將會是連大學生也要去補習,否則他們就不懂得讀書,這樣補下去,年輕人還有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