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9月28日),NASA宣布對火星的一項重大發現,你已知道了:地球人(是的,與其自稱「人類」,不如準確自稱為「地球人」吧)在火星上發現了水。
NASA稱,他們從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獲取的圖像顯示,在火星隕石坑內和山坡上,均發現了有相當長度的「季節性斜坡紋線」(Recurring slope lineae,RSL)。
一項發現從猜測到證實背後是幾年的功夫
確切地說,這個發現並不是今天才發現的。果殼網報道,2011年,當時亞利桑那大學的本科生盧金德拉·歐嘉在研究NASA高分辨率影像實驗(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cience Experiment,HiRISE)獲取的影像時,發現了一些窄而且低反射率的條帶。這些條帶比周圍要暗40%,像是小型的溝壑。這種溝壑一般寬在5米以下,長度各異,最長可以達到1.2千米。
灰色狹長部分顯示的便是火星地表的小型溝壑。圖片來源: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這種溝壑發育在比較陡峭的山坡上(坡度大於25°),有季節性的變化,一般在火星的春末開始發育或生長,在初冬之後變小或消失,往復如此。
歐嘉和同事把這種像溝壑一樣的東西命名為「季節性斜坡紋線」。RSL不僅呈現季節性變化,在一天之內也會有明顯的變化,比如一天最大可以延長20米。
火星上為什麼會有RSL,它們又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呢?當時對這種現象有好幾種解釋,其中一種認為RSL可能類似於火星兩極沙丘上二氧化碳季節性的解凍(Defrost)。在火星兩極的沙丘下,存在着冰凍的二氧化碳。它們在夏季會解凍,衝出沙丘產生沙流,在沙丘上留下溝壑一樣的東西。
但是,火星的中低緯度地區溫度比較高,不存在封凍二氧化碳的條件。所以,這種現象還有另外一種解釋:這可能是火星表面的液態水流所致。
以上解釋此前只是存在科學家的推測與論文中,直到NASA的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火星上存在不同種類的鹽,而這些鹽的融化,促使了鹽水流動。
「火星上的空氣很潮濕」
科學家們認為,火星至少在夏季會出現流動的鹽水溪。證據顯示,這些由黑色狹長痕跡組成的斜坡紋線似乎在火星最溫暖的季節出現,並且變寬蔓延,並在火星一年中的其它月份消失殆盡。
NASA行星科學部門的負責人格林說:「火星不再是我們從前想象的那個乾涸的不毛之地。今天的發現,對於我們了解火星是革命性的。我們的探測器還發現,火星上的空氣其實很潮濕。」
但即便是夏季,火星上也極其寒冷。當這些水流痕跡出現時,火星表面的氣溫也不過剛剛高於華氏零下10度。不過由於水中的鹽分,能使火星上的鹽水的凝結點比一般水要低。
液體水的存在,證明了火星依然處於地質活躍期,從而進一步增強了能孕育簡單有機物的可能。
同時,這也將使美國宇航局計劃的2030年左右(一說是最早2033年)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變得更簡單些。
NASA科學家格蘭斯菲爾德說,「至於人類能否在火星上生存,現在至少資源已經是現成的了。」
重溫NASA探測火星50年紀念片
今年是人類探測火星50周年。
美國航天局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探索火星。1965年7月,「水手4號」探測器首次飛掠火星,向地球傳回火星特寫圖片。據統計,截至目前,美國共向火星發射了15個探測器,包括登陸到火星地表的勇氣號、好奇號、機遇號等探測器。2016年,NASA欲發射「洞察」號探測器探索火星地質結構。
現階段,美國「好奇號」和「機遇號」探測車正在火星表面探索,並不斷發回新數據。
以好奇號為例,看看它這兩年在火星都發現了啥?
2013年2月,NASA確認「好奇號」在火星一塊岩石上成功打洞,收集岩石粉末樣本將用自身裝備的儀器檢測和分析。
2013年3月,NASA宣布,根據車對火星基岩樣品的分析顯示,火星古代環境確曾適合生命存在。
2013年9月,美國航天局「好奇號」發現,火星表面土壤按重量算約2%是水分。
2014年8月,「好奇號」拍攝的岩石斷面,展現出了典型的距離河流入湖口不遠處湖床沉積物的特點。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採集到的數據揭示了火星蓋爾隕坑中心位置的夏普山的形成之謎,夏普山極有可能是數百萬年前大型河床的沉積物累積、風化形成的,而這對證明火星上曾存在湖泊的假設給出了有力支持。
每個探測發現與論證後面,都集聚了NASA科學家團隊的辛勤工作,NASA對火星與宇宙的探索是日復一日。在今年8月,NASA特此發布近4分鐘的短片,紀念美國科研團隊對這顆紅色星球的50年征程。
按照NASA的計劃,人類將在2033年左右登陸火星,也就是說18年後登陸火星的宇航員今天已經出生。
NASA稱火星上有水,人類登陸火星更加可行——登陸者已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