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在虎嗅之前發表的《深挖BAT內部級別和薪資待遇,你敢看?》一文中,介紹了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的技術級別和薪酬。那麼從BAT走出去的員工,是不是受其他公司歡迎呢?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余晟以為,作者:餘晟

IT的公司,在招聘的時候,偏愛BAT(百度、阿里、騰訊,以及以此為代表的互聯網大公司)出來的人,這是一種客觀現象。為什麼會這樣?最近我和之前在雅虎現在正創業的朋友聊天,他的觀點對我很有啟發

為什麼要招BAT出來的人?通常大家最容易想到的答案是——

因為他們專業技術都比較

這是很對的

BAT已經足夠大,需要解決的問題足夠複雜,對各個崗位的要求和考核也相對客觀。如果是吃專業技術飯,沒有兩把刷子恐怕是很難立足的。而且公司有相對穩定、全面的技能樹,可以避免專業技術嚴重偏科、看似劍走偏鋒實則風險巨大的情況出現。更重要的是,BAT的人往往見過大項目,所以哪怕只是做小項目,也能「未卜先知」地預見到一些問題,這比不做預見,出現問題見招拆招,要穩妥得多

但是話又說回來,專業技術這東西,當然不是華山一條道,除去BAT,還有很多世外高手,照樣能搞定麻煩的技術問題。所以如果僅僅因為專業技術而偏愛BAT,理由是不太充分的

除去專業技術,BAT出來的人還有哪些點受人偏愛呢

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其實是相當重要又被人忽略的因素

承接上面專業技術的話題,在BAT內部,大家往往會形成相對客觀的以專業技術論高下的氣氛——我不服你,我可以用技術來證明,你如果不服,也請你拿出客觀證據來。我曾經遇到過騰訊出來的技術人員制定的非常不靠譜的技術方案,與騰訊的朋友談起來,他們的反應是「這肯定不是騰訊出來的吧,多半是騰訊不要的人」。也就是說,大家對專業技術如何,有著相對公平客觀的公認的評價標準。這一點看似簡單,卻是在很多公司不存在的,服與不服,交織著各種錯綜複雜的因素,最終變成了暗戰和內耗

除去技術的價值觀,還有業務的價值觀。大家的工作成績如何,是需要得到客戶(不管內部還是外部客戶)的認可的。雖然為了爭取成績,免不了有人動各種腦筋,但相對來說還是比其它很多公司要規範。如果某個員工獲得客戶的交口稱讚,通常大家都會佩服並且認可他的工作價值。或者說,有一種天然的追求「專心工作,為客戶服務」的磁場存在(公司也會努力強化它)。雖然大家都知道公司是靠為客戶服務來創造價值的,但在很多公司內部,為客戶服務好了不一定「創造了價值」,「創造了價值」也不一定與服務客戶有關,都是現實存在的情況

在價值觀之外,還有同樣重要工作習慣——你是否會認真寫電子郵件?是否會得體地與大家溝通?是否會及時響應其他人的需求?是否能有時間觀念,主動按時完成任務

BAT,因為協作足夠複雜,也因為互聯網天生的平等性,這些方面不說做到最好,起碼也是有相當保障的。在其它很多公司,雖然也有協作,也講求協作的效率,但員工、部門本身並沒有構成有機的統一體,所以或者借助於強悍的監督,或者是不絕的喧囂——總之,看起來高效,卻幾乎與穩定和健壯絕緣

我有個朋友剛換了工作,原因是新領導完全不與屬下溝通,就自作主張大肆改動已有分工——「如果是在阿里巴巴,這樣的人肯定當不成領導,業務能力再強都不行,因為這樣的團隊根本不可能有戰鬥力嘛」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我親眼見過一些人,對技術不屑一顧、對客戶不屑一顧、對工作習慣不屑一顧,單純依靠自己超強的個人能力,超大的嗓門,超熟的套路,就可以搞定很多問題。對這樣的人,我只有佩服,以及惋惜——這樣的人完全是可遇不可求。即便遇到了,還需要保證兩個、三個甚至更多這樣的人能通力合作,公司才能做大,但兩個這樣的人「通力合作」的難度,恐怕比單純遇到兩個人,還要高得多

軟件開發——或者說IT開發,或者更廣義地說,創造性的工作——是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發揮創造力的勞動。為了能讓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發揮創造力,必要的基礎是大家都有起碼的專業技術能力,還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在這一點上,BAT已經走在了前頭,知道做這樣的生意大致需要怎樣的人,所以儘管BAT三家的企業文化各異,在這些基礎的點上卻是一致的。所以如果你也希望做創造性的工作,不妨對BAT的人多加一點青睞,對企業文化的共同點多加一點思考。這樣,沒准能讓自己少走些彎路

From 餘晟


 你為什麼要招BAT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