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依法治國」作為原則的中央政府,近日正密謀進一步收緊網絡上僅餘的自由,全國人大再公布一份新的網絡安全法草案,正徵詢社會公眾意見,其中最重點的條款在於政府有權在「重大突發社會安全事件」期間,命令網絡供應商關閉所有互聯網,令資訊不能流通,徵詢截止日期為8月5日。
該條款完整條文如下︰「因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秩序,處置重大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需要,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經國務院批准,可以在部分地區對網絡通信採取限制等臨時措施」。
一般在內地遇上突發大事,網民不用等待新聞報導,便可率先在全國最大的社交網絡微博中找到相關新聞,有圖、有片、有真相,但遇上敏感議題,那些資訊很快就會被「河蟹」刪除;但今次的新網絡安全法,當局始乎想將所有洩漏資訊的門路一網打盡,與平日的網絡刪貼或封鎖消息不同,因條文指出,有突然事發生後,省級政府在得到國務院批准下,可即時下令封鎖網絡,不要說搜尋新聞,連網都可能不能上。
▼若法案獲得通過,公眾的知情權又會再進一步被剝奪。
業界人士就條款意思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草案中提及各省欲臨時限制網絡的要求,要經過國務院批准,顯示要得到批准的門檻非常高。
但中國傳媒大學媒體法規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丹林則認為,網絡安全法條款粗疏,怎樣才算是重大突發事件、斷網規模可以有多大、斷網多久等全部沒有列明,擔心「斷網」日後會在全國各省被濫用。
而民間則更加擔心,把條款視作官方「依法斷網」的藉口,它使官方以後封鎖網絡變成合法,顯得更理直氣壯。
但其實「斷網」在內地已不是新鮮事,六年前新疆烏魯木齊「七五」事件爆發,新疆政府掌握到暴徒透過互聯網、短訊和長途電話等進行煽動和境內外勾結等行為,於是實施網絡通訊管制措施,一度將互聯網、手機短訊和長途電話網絡封鎖近10個月,只餘下數個新疆境內的網站仍能運作,措施一度引起爭議,僅餘的有效網絡被網民戲稱為「太監網」,他們更被逼走到鄰近省份才連接到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