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與學生行於山中,看見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伐木工人把四周的樹都砍掉了,唯獨留下這一棵。莊子問為甚麼,工人說:「這樹沒用,不能當木材。」莊子便對學生說:「這棵樹因為沒用而可以終享天年。」莊子從山中出來,到一個老朋友家裡作客。朋友很高興,叫僕人殺雞款待(原文是「殺雁」)。僕人問:「家裡的兩隻雞,一隻會啼,一隻不會。殺哪一隻呢?」主人說,殺不會啼的。
學生於是問莊子:「山中的樹,因沒用而保存性命;這裡的雞,卻因沒用而喪失性命。先生自處,會選擇做有用還是沒用的人呢?」
莊子笑著回答說,他會選擇處於有用和沒用之間。不過他指出,處於有用和沒用之間,仍是要受制於客觀條件,不能真正達到自由自主。要有真正的自由,能夠駕馭事物而不被事物所支配,便要懂得順應自然,做到「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的境界。不求榮譽,也就不怕毀謗;時而像龍騰飛於天,時而像蛇潛藏於地,會隨時勢而變化,不偏執於一種表現。
事實上,長於山中的樹和養在家裡的雞,兩者處境截然不同,不能單純拿他們「有用」或「沒用」來解釋各自的命運。況且人終究不同於其他生物:一棵樹是不是好木材,一隻雞會不會啼,大抵是與生俱來,不可改變,不能隱藏。人的才能卻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刻苦學習,沒用的人可以變為有用;倘若疏懶怠惰,本來有用也會變為沒用。而有大才能、大智慧的人,自會審時度勢,或盡顯鋒芒,或深藏不露,決不會強自出頭,為要展示才華而惹禍。
莊子又對學生說:「合則離,成則毁;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意思大概是說,結合的總會分離,成功的終會潰敗;鋒利的會折斷,尊貴的會受非議,有為的會犯錯;聰明的人會被謀害,愚蠢的人會受欺騙。優劣得失,不是絕對的。
這些話裡所包含的道理,其實並不深奧,在實踐中很容易找到例證。然而,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時刻記著這些道理,保持警惕,不因一時之得而忘乎所以,不因一事之失而灰心喪志。(完)
無譽無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