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在行」與MOOC學院團隊一起組成的「果殼教育」,搬到了新的辦公室。洗手間裡還是毛牆毛地,出口的玻璃門上貼著蝴蝶型的復古世界地圖,「小蛋」空氣凈化器在安靜運行

一切都是全新的

雖然同屬「果殼教育」,但新鮮出爐的「在行」顯然帶有更多跨領域的先鋒標籤,比如O2O,比如共用經濟,比如個性化。姬十三還專為「在行」項目撰寫了一篇名為《「在行」是什麼?用共用經濟,造一所「社會大學」》的文章(後來發表於果殼站內「一地果殼」小組),這篇有著產品經理范兒的文章,簡要談及了「在行」的產品緣起、測試/改進歷程和未來願景。623日,姬十三與虎嗅君詳聊了「在行」的破殼之旅——果殼做「在行」的初衷是什麼?三個月內經歷了哪些優化?未來會怎樣

一、現在,你可以與業內行家來場深度談

在果殼,初生項目會在「實驗室」接受觀察,如果項目表現出很好的潛力,即被放出來單獨發展。其中最成功的就是「MOOC學院」項目,它令果殼網拿到了好未來戰略投資

「在行」則是另一個破殼而出的項目,目的是為瞭解決現有搜索、社區等網絡管道無法滿足「個性知識需求」的悖論。與MOOC 「一對多」的模式不同,「在行」項目是做個性化的經驗分享,主打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模式,其特徵就是短時間內進行快速大量的資訊交流

在這裡,姬十三與虎嗅君聊了有關「在行」的模式、運營等問題

為說服同事做「在行」,姬十三COS了一次科技記

20149月,姬十三提出做「在行」時,並未說服同事們,於是他模仿科技記者的口吻寫一篇虛擬報道給大家找感覺。而事實證明行之有效:從當年9-10月為期一個月的內測中,產生了50單真實交易

「在行」於20153月正式上線,目前服務範圍僅限北上廣深杭五城,明年有望拓展到三四線城市。姬十三稱,他們下一個試點城市可能是廣西南寧,行家與學員是否成比例,付費需求是否強烈,都將在這裡得到答案

行家與學員: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是否會有行家有意參與?這是「在行」團隊在上線前最擔心的問題。但實際情況要好得多,第一版上線就有很多人來申請,剛開始是靠團隊的人脈關係,之後開始慢慢擴展。甚至「大家坐一桌吃飯談起『在行』,三分之二會表示要申請做行家。」他說,「後台申請的人無數,因為模式好玩,新穎。

起初,「在行」將目標用戶定位為學生,但內測過程中發現並非如此。姬十三告訴虎嗅:「我們3月份上線鎖定互聯網人群,現在大的方向是互聯網職業的交流,互聯網職業技能的彼此學習,這個佔了目前二分之一的份量。」事實上,「在行」也有不少投資人士進駐

「在行」也是一個重運營的產品,目前他們為每位行家都配備了顧問,而面對虎嗅君「1000位行家是否配備1000個顧問」的疑問,姬十三解釋說,未來顧問將會「分層」,但分層也是個「技術活」。如何用少量的顧問服務有限的行家,如何讓用戶約到滿意的見面——這令後台建設顯得更重要

學員怎麼玩:大多數行家都被同一人「翻過牌子

豬八戒網集中於線上,而「與巴菲特共進晚餐」主打名人牌,「在行」則與二者完全不同,它則圍繞精準話題,以非名人形式做O2OC2C。「一個創業者用紅米裝在行的第一版app,每天崩潰一次,崩潰完重裝。好多學員從外地專程來京,有一個學員甚至從呼和浩特來的,見一面之後再回去。」學員的熱情程度令姬十三大感驚訝

「在行」官網簡要列出了交談的幾個步驟:選擇行家→行家確認後支付學費→一對一面談→點評。

整個過程由學員通過支付寶等支付工具付費,並在「在行」平臺作出點評。行家們也自發成立了一些相關主題的微信群,而他們在交流中則不無驚訝地發現,群裡可能有三分之二的行家都被某一兩個人「約談」過。於是興緻大發的行家們也都在群內分享自己的解決方案,甚至進行PK

「在行」的行家們在線下交

典型的交談是怎樣一種體驗

作為一名行家,姬十三向虎嗅簡述了他接單的典型流程

對方約我的時候,他就會在後台給我寫他要有什麼樣的(需求),他是什麼背景,他想跟我求助什麼樣的話題。我還稍微複雜一點,要求對方在見面之前給我一個更長的介紹,見面之前我會把介紹,他的問題給列印出

一落座我就開始說:「這是你要解決的問題,你還有補充嗎?你再描述一遍?」他10分鐘描述完,我說我今天想幫你解決三個問題,一二三……就可以聊了……聊完就可以了

最後花10分鐘說今天問題是否都解決,我來幫你總結一下,你看我講的對不對,如果他覺得有疑惑再補充一下。非常高效

但姬十三承認自己還沒有做到最極致,有相當一部分行家甚至準備了PPT和思維導圖等更加專業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怎麼定「出臺費」

目前,「在行」平臺每天成交量為100單左右,平均客單價為350元。行家們收費價格不等,姬十三自己也「出臺」,他的首單是與一名公益機構負責人的超時談話,並收到200元,如今他每單收取1000-1500元,這個價格仍屬中游水準,更高的如徐志斌(虎嗅注:徐志斌為《社交紅利》作者),達到每次談話單價為3000

一開始,這些「出臺價」均為按時收費,但一周之後就改為按次收費。「在行」的邏輯是,「如果按小時收費,一般人都會計算一下時間是多少,這樣定價就會非常貴。」姬十三反對用「諮詢」沖淡「在行」的知識談話氛圍,而按次定價能淡化交易感,增強社交感,讓用戶認真對待會面

二、虛擬的社會化大學:邊界在哪裡

以教育為出發點的「在行」混雜了知識服務、共用經濟與O2O元素,姬十三將這款基於知識的自由交易的產品喻為「一所虛擬大學」。這些交易最刺激的環節在哪?這所大學又將如何拓展邊界

1. 「基於善意」的自由知識交

反饋機制是O2O共用經濟價值鏈的最後的關鍵一環,在用戶急速擴張到一定階段,專業差評導致的生態惡化和惡意刷單吹起的虛假繁榮泡沫,是O2O產品亟需防範的問題。具體到「在行」,若學員對與行家的會面有所不滿,則「在行」平臺會對學員進行補償,但行家還是能拿到學費。姬十三對用戶素質和整體環境表示樂觀,他表示,這種情況很少,一切基於善意。「在行」平臺敢於對品質做出承諾,因此目前不會考慮這些細枝末節

然而隨著用戶增加,如果有學員收穫甚豐但仍「習慣性差評」以套取補貼的話,難免污染社區生態。因而在反饋環節,「在行」的防範機制勢在必行

據虎嗅瞭解到,有兩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行家即表示他們不想繼續參與,理由是對自己在平臺上只能標出500元的定價過低而不爽。這恐怕是必然現象——「在行」試圖讓用戶們集中於「話題談論」與「知識分享」,在這款產品的邏輯中,「知識的交易」與金錢保持了一定距離。學費只是增強儀式感的重要手段,他們試圖「淡化交易感」以降低收費並擴大用戶群,但此舉將使那些一開始就想開高價、以賺錢為目的的行家們淺嘗輒止

交易可能不止於知識。一對一談話服務的「在行」,會不會出現當年豆瓣流行的豆郵(1)或Uber式的約炮現象?姬十三明確拒絕這類行為,他舉例說,Airbnb的條件可能更適合約炮,但事實上它並未被人掛上「約炮」的標籤,這和產品調性有關。對於「在行」來說,避免惡名的最好辦法是努力營造產品的格調,引導整個社區形成規範化禮儀

2. Uber一樣佔領市場,像Uber X一樣賺

補貼幾乎成為O2O模式在市場前期激發用戶活躍度的最直接最赤裸的手段。「在行」不像滴滴Uber或上門服務O2O那樣對用戶或商戶發放天量優惠券,它採取了折中辦法:一方面它並不收取提成,另一方面它也不做高成本的補貼,以此謹慎避開「燒錢」陷阱

儘管如此,平臺目前也未從交易中獲益,反而要為運營投入金錢。這個「已經被證明成立的商業模型」如何變現?目前已經有一些汽車品牌試圖跟「在行」合作,姬十三做了個比喻:「現在你可以當它就是人民優步,我們將來一定會像Uber X一樣賺錢。」但Uber X式的「在行」到底是什麼模樣,他沒有透露更多

3. 規模與服務:魚與熊掌

與打車、上門服務相比,兼職做行家的行業人士與學員的會面頻次都不會太高,在奉行「高頻打低頻」的O2O領域,「在行」絕對算是的異類。以此邏輯推演,若要提高交易頻次和交易量,勢必要擴大用戶規模。而共用經濟平臺的通病是,一旦走上快速發展之路,規模和服務就往往難以兼顧。規模化擴張後,「在行」現有模式能否依然成立,服務能否依然能跟得上,會不會成為「魚與熊掌」的悖論,是目前最大的挑戰

但「在行」在一線城市的發展令姬十三滿意,他認為,亟需驗證的是「知識共用模式」在三線城市的可行性:三線城市的行家會過剩還是供不應求?學員付費意願如何?他為這些問題提出的驗證期限是:三個月

4. 如果知乎也做類似的事情會怎樣

雖然信心滿滿的姬十三甚至已不用操心「在行」的融資事宜,但人們總不免要把同為「知識性社區」的知乎與果殼做對比設問:假如知乎做類似的產品,果殼會警惕嗎?他對此很樂觀:果殼領先9個月,已經是很大優勢了。「做服務業的先發優勢非常明顯。我不害怕,現在願意對媒體講。我希望有很多人來抄,把賽道鋪起來。

知乎或者任何一個平臺,要不要來抄一個

總的來看,帶著共用經濟與O2O標籤的「在行」從三個維度為自己規定了存在的意義:既要消除「交易感」,又要行家存在感爆棚,學員也要滿載而歸,這確乎不易,畢竟在這個惡意滿滿的世界裡,「在行」制定運營規則的全部前提竟然是「善」。有趣的是,時隔三個月,在知乎那條「如何看待果殼網的新項目「在行」」的答案中,姬十三再次補充了一些思考,末了他意味深長地寫道

「沒有什麼規則是完美的。就像在這個問題下面,最容易排在第一的,是寫的最長還帶圖的(誰能告訴我,我200多點贊只能排這麼後面?)

「在行」也應在一個更完美的規則世界中運行

本文圖片由果殼網「在行」項目提供。

From 李拓


 行家姬十三:「在行」是一所虛擬的社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