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7日的上海市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時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面對政協委員,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像馬雲這樣的人,在我們這兒沒有成長?」這直接演化成了著名的互聯網論斷「上海為什麼出不了馬雲?」,彼時,上海的攜程、盛大、巨人、九游、久遊、分眾、如家如日中天,土豆,安居客等也在茁壯成長......與之對應的是阿裡巴巴赴港上市,BAT均進入百億美金市值俱樂部,上海互聯網似乎被邊緣化了

7年過去了,上海互聯網標桿企業除了攜程在旅行領域突破百億美金市值外,盛大、麥考林、分眾、如家、巨人、九城、久遊不斷在走下坡路,塊錢、易迅、安居客、土豆、一號店均被併購失去了獨立發展的未來,而受到追捧的大眾點評、餓了麼、喜馬拉雅也還處於成長中,上海互聯網真的是大家認為的那麼悲觀嗎

上海為何出不了BAT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齊聚,才能成就大事,上海互聯網創業的天時地利人和差在哪裡

1、中國互聯網近20年的發展是一波一波浪潮帶來的,上海還沒有等到風口

互聯網的發展是跟著時代脈搏進行的,從第一家於1999年海外上市的中華網算起,中國互聯網經過了5波浪潮。因緣際會,不同的城市擁有了自己的地域優勢,而地域優勢又反哺產業優勢,互聯網作為最活躍的產業,永遠走在浪尖,這也導致了它最容易受到地域和潮流的影響

北京因其是文化中心、政治中心,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北京的媒體行業的發達,第一波互聯網浪潮,從新浪、搜狐等開始湧動,而第一波從業者離職後形成的創業系則成為了當代互聯網最為強大的中堅力量,這也奠定了北京之後互聯網的圈子文化,馬太效應愈演愈烈,更重要的是北京互聯網的發展呈現百花齊放,各類互聯網人才和圈子層出不窮,各行業都能找到自己的圈子和上下游產業鏈

廣州及深圳,靠近香港,依託製造行業強大的打工隊伍,遂有了娛樂與社交的土壤。廣東擁有中國最多的網民和最早改革試驗地的基礎,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是最快的。作為真正的移民城市,相容並包和敢為天下先的特點成就了深圳

而反觀上海,作為經濟中心和時尚中心,上海是最注重資本風險和收益的,而這就導致了資本更願意投放到收益更快的地產證券等行業,而不是風險高回報慢的互聯網行業。從攜程,盛大,大眾點評的發展來看,上海互聯網一直做的都是「互聯網+」的事情,而互聯網+的風口在2014年才到來

上海本土文化強勢,外來文化發展緩

北京自從清政府下臺及民國動蕩以來,本地的文化和本地原住民已經被外來人口所取代,深圳更甚,從小漁村發現迅速起來的城市中已經很難發現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小平同志那一個圈更加劇了這一切的發展,可以說深圳是這幾個城市裡本土文化缺失最嚴重的城市,而作為國內最大的打工者城市,廣州當地文化也受到了外地文化的影響

上海儘管也是移民城市,但上一輩的上海移民很多都是來自江浙皖等周邊省市,風俗習慣,人文都相對接近,所以移民之間還是有較高的文化和身份認同。上海本土文化和外地文化之間有一定衝突,帶來的是一定程度的排外,一部分外地人通過適應上海習慣、語言融入了上海紮根下來,而更多的是沒有安全感的外地人一直找不到心理的依託,即使置業也帶不來心理的穩定,外地人創業的可能性就被壓縮了

本土上海人由於仍處在城市化進程導致的拆遷帶來的巨大經濟福利中,一家人資產過千萬不在少數,加之上海安逸穩健的環境也讓大部分的本土上海人不願意投入高風險的創業,這就形成了上海只能出職業經理人而出不了創業家的魔咒。2006年《中國企業家》雜誌專門做了一個重磅專題報道攜程、分眾、如家、盛大4家公司,認為這幾家公司打破了「上海只出經理人不出企業家」的魔咒——但偌大上海,也就區區四家

2、上海互聯網太高大上不接地

上海的創業環境的確不如深圳和北京,深圳管制較少,自由發揮的空間大;北京距離政府近,公關容易;而上海雖然人才不缺,但是管制相對要比北京嚴,創業成本也相對較高。若干年前上海政府就感慨為何上海出不了BAT,這也和上海的氛圍有關,上海地處金融中心,講究的是逼格和高大上,所以上海的互聯網也一脈相承,都想高大上,攜程針對商旅用戶,盛大的遊戲生態都是秉承這樣的理念,殊不知在中國互聯網領域,用戶數決定產品價值,多數用戶是所謂的「屌絲」

上海陷入資源陷

在國家發展中有資源陷阱,是說如果一個國家有足夠的自然資源,它就不必進行常規經濟活動也能賺來收益,但其長遠結果未見得好。這像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這些的波斯灣國家中的情形,它們都是穩坐釣魚台,坐等巨額的石油收入。而實際上國家的崛起都是在資源耗盡的情況下產生的

這個定律同樣也適用於城市,上海也陷入了資源陷阱。上海的崛起是因為其作為金融和經濟中心的便利,可以迅速的借鑒國外的金融經驗和國內特區的經驗,彼時上海金融遠遠落後歐美,所以只要拿來主義就可以了,深圳作為特區試驗的經驗也被最早應用於上海,可以說上海的發展是立足於國內外先進經驗基礎上的低風險因素,所以甚至上海只要憑借地理優勢做好拿來主義經濟就飛速發展,這造就了上海金融以及以此衍生出的相關產業優勢,高風險的互聯網行業是會拖垮GDP和政府業績的,這就限制了上海其他產業的發展,互聯網產業影響尤甚

上海地域的不可替代性低,周邊城市競爭激烈

北京廣州周邊城市的發展遠遠領先於周邊城市,這就造就了周邊的優質人力資源都湧入北京廣州,人才的湧入帶來的是新思維,創業水到渠成。而上海則不然,上海作為長三角的領頭羊,儘管經濟領先江蘇浙江,但後者同樣具備發展的資源優勢,特別是後者的人力成本和辦公成本更低,初創公司有部分轉移至上海周邊,所以人才的分流和迴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海的競爭力,2014年城市GDP排名前40位的城市中,上海周邊有9個,而北京周邊僅有2個,廣州周邊僅有佛山、深圳、東莞。

而在創業邦最佳創業城市的評選中,上海周邊的蘇州、杭州、南京、無錫、常州、南通、寧波等均榜上有名,充分說明上海周邊城市對上海的衝擊。

上海政策傾斜於大公司,創業政策優勢不明顯,創業成本

政府有自己的納稅和招商的績效考核指標,所以招商引入更多的成熟型大公司就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創業公司因其發展的高風險,納稅少,納稅增長慢等因素註定了只能作為政府考核的配角,那就不要指望政策性的傾斜了,這樣的城市推崇的是你在別的地方創業,等做大了,把總部遷到過來,穩健的納稅和提供就業機會。這在上海表現得尤為明顯,高風險低納稅的創業公司發展受到桎梏,政策之外,創業公司的成立納稅等流程也完全按照大公司的流程設計,讓原本人力資源緊張的創業公司不得不分身做不必要的政府基層溝通,往往為整個流程窩火不已

而政策性傾斜的匱乏也導致原本就高的創業成本更加高居不下;同時,作為金融性的都市,上海無論是租金、生活成本、員工成本都是非常高的,而這個高又無可避免。作為以國際性公司和規範性金融為主的城市,任何不符合規範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小城市可以通過合理避稅等方式來減少稅收和員工成本支出,甚至可以民居辦公(比如阿裡的湖畔公園),而這在上海是嚴重不被允許的。互聯網一直是在傳統行業的空隙內尋找新的藍海,而這些機會很多是不符合現在政策的,政策卡得越死,互聯網越缺乏發展空間

目前張江科技園區的滬江網,每平米的月租金為4元錢(對比人民廣場老西門附近的租金是7元),這個價格,對於張江高科園區的500強企業和大型國企而言,並不太貴,但絕非一般初創企業可以擔負得起,而張江商用ADSL2M高達4500/月,所以無論是張江還是臨空等上海園區罕見剛起步的創業公司。上海嚴重缺乏真正針對創業團隊的辦公場所,就連孵化器其實也很匱乏。 

1、上海互聯網務實不務

韓國的一家報刊稱:「上海人都是經濟裏手,外國人很難從上海人口袋裡掏出錢來。」這也是各地生意人對上海商人最普遍的評價,這就是上海這座城市的風格,因為太精明,上海商人大都十分謹慎小心,他們會注意到太多的細節,所以在風險極大的互聯網領域,上海創業者一直謹小慎微,注重盈利能力注重運營,特別務實,但在營銷上在風口在趨勢的追趕等務虛上就差了很多。所以攜程、大眾點評、滬江網、籬笆網、百姓網等互聯網公司儘管發展的非常不錯但在全國互聯網的知名度缺遠遠不夠,而且上海互聯網的多樣性及行業也遠遠不夠,同時儘管這些公司創始人都非常精明務實,公司早早就盈利了,有盈利有了自動造血能力理論上應該發展得更快!但互聯網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

缺乏產業上下游佈

互聯網創業,特別是與上下游關聯緊密的互聯網創業,選擇城市不僅僅看政府的政策傾斜,還要看上下游產業鏈的完善程度。比如硬體創業的原材料,組裝,生產都在深圳,所以如果要做智慧家居、搞搞移動設備,去深圳有很多資源,這就是硬體創業者的創業天堂;杭州出了淘寶後,代運營公司在杭州遍地生根;北京IT行業迅速發展反哺互聯網行業,互聯網發展更加迅猛

上海是一個注重金融,注重服務行業的城市,上海產業佈局都是以金融為中心展開的,互聯網行業也不例外,所以上海互聯網的多樣性就限制在金融或服務性行業,其他行業就較少,行業上下游產業鏈佈局同樣也被限制在了固定的行業類。這造成了其他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缺乏上下游產業鏈,造成了惡性循環,其他行業的互聯網因缺乏上下游無法發展,也沒有創業者願意當先烈

3、缺乏媒體報

對於創業者而言,有兩種管道曝光自己,一是投放廣告,二是尋求媒體報道,而媒體報道來說大多數是無需付費的,所以幾乎是零成本的曝光管道,同時也可借助用戶的反饋迅速調整產品方向,這對創業者特別是初創期創業者而言是重中之重

這方面上海就差遠了,北京有官辦媒體,還有更多的市場媒體、網絡媒體,擁有最發達的媒體系統,北京的創業公司也能獲得最多的免費曝光,讓更多的用戶瞭解自己的品牌,虎嗅、36kr等無疑幫助了一大批互聯網創業者的成長。而上海是最缺乏創業媒體的,要知道媒體免費報道首先要打動編輯,然後才可能獲得推薦資源。國際新媒體研究中心、中國訪談網、中國網根據傳播指數、原創質量、認同度、公信力評選出2014年國內十大新銳科技媒體,上海無一上榜

缺少創業黃埔軍

決定一個城市互聯網創業發展的有4方面因素:1、有無標桿互聯網的公司;2、有無創業氛圍,擁有一大波創業者;3、有無人才優勢;4、有無行業上下游產業鏈

這四個部分和政府政策性傾斜是互為影響,共同促進的,這4個因素越發達,政策傾斜越多,而政府政策性傾斜越多,這4個因素越發達,城市創業發展蓬勃。而這4個方面又受第1個因素影響,有無互聯網標桿企業,互聯網標桿企業不僅可以讓政府重視互聯網創業,獲得更豐富的優惠政策措施,其實深圳、杭州都是因為成長了騰訊和阿裡巴巴這樣的大公司,才促成了政府對互聯網創業的重視和其他行業互聯網在當地城市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離職員工會成為一個創業派系,帶動當地互聯網創業的興起,這一批從標桿互聯網公司出來的創業者都是明星創業者,更容易獲得資本信賴,也更容易成功,行業裡那些只有一個想法產品還只是原型的產品獲得金額投資就是這樣,行業裡流傳的1個百度技術加1個阿裡運營加1個騰訊產品最容易獲得成功也是一個佐證。

而在創業系的多樣性上,盛大也遠遠落後於BAT,這帶來的是上海互聯網在某一行業的集中,其他互聯網行業發展受到影響

5上海注重當下利益和資金風

上海作為金融中心,人們過於熱衷於賺快錢,討論財富自由的話題要麼是房地產,證券創業,要麼是股市。觸寶科技CEO王佳梁表示:「在北京招人,談創業理想與情懷很容易打動對方,但在上海,很難靠這些去打動人才,對方最關心的是薪資問題,最後可能還會來句家長不同意。」餓了麼資深副總裁羅宇龍也有類似的經歷,他們在面試時曾遇到過一些能力很強的應聘者,但最後都選擇去國企或政府部門,而不願意冒險到創業公司,「相對北京而言,上海創業人才比較少,打工文化比較強,不願意到創業公司。」在北京的創業者身上的瘋狂勁和上市的夢想,很難在上海創業者身上看到,上海創業者更注重現狀和穩健

上海互聯網創業生態正在發生哪些變化

上海互聯網在天時、地利、人和上都棋差一招導致互聯網發展落後於其他城市,那現在在那些方面有了改觀

上海互聯網創業,風口已

201535日上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政府將制定「互聯網+」行動。這給上海互聯傳統企業結合互聯網創業帶來新的機會

根據2014年上海企業納稅前100位情況看,汽車、石油化工製造業等六大重點行業的工業企業依然在納稅中起主導。上海經濟命脈在零售、金融、地產、資訊技術、交通等行業,目前互聯網+金融(P2P,支付等),互聯網+交通(物流),互聯網+資訊技術(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零售(電商),互聯網+地產(智慧家居),互聯網+教育風口已起

1、上海互聯網已開始百花齊

近年來,隨著政府對創業的重視,資源的傾斜,也加之上海互聯網上下游的發展,上海的互聯網也從單純的高大上的旅遊,投資等演化出了百花齊放的態勢,今年來上海除了餓了麼,喜馬拉雅、觸寶、叮咚小區、我查查、WiFi萬能鑰匙、邁外迪等多款接地氣的產品,2014年特別熱門的APP足跡就是由上海互聯網創業者楊柳團隊開發,從商務人群到廣大的屌絲人群無一不包,從高大上的產品形態到屌絲林立形態的轉變,標志著上海開始走向開發,開始觸摸到了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脈搏,而生態的發展也衍生出更多的互聯網生態,新的機遇成為可能

2、上海創業政策性扶持逐步加

在如火如荼的創業浪潮下,上海要打造「互聯網+」產業名城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強烈。52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公佈《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強放寬企業註冊登記條件,允許企業集中登記、一址多照,便利創業。認真梳理政府部門及其授權的辦證事項,堅決取消不必要的辦證規定,便利創新創業和企業有效經營,落實國家對包括天使投資在內的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等創新活動投資的相關稅收支持政策,允許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法人合夥人享受投資抵扣稅收優惠政策,擴大政府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規模,強化對創新成果在種子期、初創期的投入,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力度,對引導基金參股天使投資形成的股權,5年內可原值向天使投資其他股東轉讓,建立更多眾創空間等政策優惠,同時也所見創業者的落戶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創業投資、科技創新人才,居轉戶年限由7年縮短為3-5年,對具有一定規模的創投企業人才及團隊、獲得一定規模風險投資的創業人才及其團隊、經認定的各類技術中心研發人才,以及具有一定海外工作經歷的創新、創業人才,予以直接戶籍引進

1、黃埔軍校開始顯現,創業人才增

上海互聯網黃埔軍校開始顯現,是一部分互聯網公司被併購死掉創始團隊重新創業,一部分互聯網日益壯大離職員工創業形成的。被58併購的安居客,被萬達控股的快錢,盛大去互聯網化帶來的人員流動都為上海互聯網創業貢獻了創業者,所以盛大也是唯一的一個上海的互聯網系。而在日益壯大的上海互聯網中,攜程系首當其衝貢獻了眾多的創業者,慢慢形成了攜程系的態勢,如家、漢庭、桔子酒店、在路上、覓優、微驢兒、玩途、星程酒店、鷹漠旅行等,儘管攜程系創業者目前仍大多局限在旅行領域,隨著攜程的進一步發展,攜程系創業者也在逐步拓展非旅行行業創業

2、上海開始注重務虛務實並

可以說上海交大退學的張旭豪創立的頭餓了麼開了上海務實與務虛並重的先河,2009年成立後,餓了麼從2011年獲得百萬美金A輪投資後,用獲得的融資迅速補貼用戶,加大廣告投放搶佔外賣市場,然後再融資再搶佔市場份額,已經成為市場老大,估值10億美金,到2015Q1已搶佔了40.07%的市場份額。可以說用融來錢快速搶佔份額,而不是只考慮當下盈利的北京慣用的務虛之風,當然餓了麼成立超過6年仍然注重運營等務實手段,可以說餓了麼等公司是開啟了上海務實務虛結合的時代

上海互聯網龍頭,OTA第一把交椅的攜程決定結束10餘年的盈利選擇戰略性虧損,通過價格戰搶佔市場份額獲得未來更高的市場份額也是由不重視務虛到重視務虛的轉變,這說明無論老牌互聯網公司還是新興互聯網公司,上海互聯網都開始注重務虛的作用,會有越來越多的上海互聯網公司通過務實務虛結合獲得更廣泛的發展前景

作為一個在上海生活超過8年的外地人,作為一個曾在創業公司呆過的上海創業者,歡迎大家到上海創業,上海創業的風已起來了

更多互聯網探討,請關注我的微博@毛琳Michael

From 毛琳Michael


 上海的「馬雲」正在等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