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民族性」和「小農DNA」的爭論很熱鬧,才子和道長恰如西門吹雪和葉孤城在紫禁之巔一戰,各有支持者吶喊助威,我等凡夫俗子只能仰望膜拜,感受一下劍氣,抓一把花生,暗暗希望決鬥能繼續,開開眼界。

坊間除了所謂「民族性」、「基因論」之外,其實許多男士遊玩時更相信「囡囡省藉論」,例如四川妹子潑辣、東北姑娘豪情、上海女子拜金、江浙粉黛細緻等等。以上通常在小圈子內流傳,不會化成文字,但是那些都是經過大量數據和「田野考察」經歷驗証,比象牙塔內的學者更有說服力,當中有沒有涉及歧視,我不敢說,這個世界各花入各眼,左翼或左膠不妨到東莞深圳考察,問問她們介不介意被標籤、物化、成為他者?

至於我,更相信「地區DNA」論。住在港島的跟九龍、新界的人氣質當然不同,港島人通常以「我不喜歡過海」自詡;而住在跑馬地的又會跟北角的人不同,否則當年我怎會寫一部叫《跑馬地的月光》電影;而住在跑馬地豪宅複式頂層跟租住一樓其中一間房的人都不同,入Lift後租房那個自然會有少許自卑。

真正歧視是不該,對的。但某些不努力改變命運的族群,他們要求多多,裝作可憐,理所當然,活在自招的悲慘生活中,干擾別人,惹人生厭,又怎能說人家歧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