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購買加工食品時有否閲讀標籤呢?又或只信包裝上的聲稱而已,這樣做可能是不智的行為,需知認知標籤對健康飮食是十分重要,最近一位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同學訪問,現分享給大家如下:

1.請問目前《營養標籤法例》對「少甜」、「低脂」、「高鈣」等字眼,有否明確標準呢?條例本身是否存在「灰色地帶」?

現時食物的包裝上, 往往附有營養聲稱, 例如 “ 低脂 ”和“ 較高鈣 ”等, 以強調食物的某些營養特質。 根據 《2008 年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修訂:關於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的規定)規例》, 由二零一零年七月一日起, 任何營養聲稱必須符合特定的條件。營養聲稱會成為可靠的指標。

營養標籤聲稱必須符合特定的條件:

營養聲稱必須符合特定的條件,常見於包裝食物上的營養聲稱及其要求。

  聲稱           每100克食物的要求:

  低脂肪         ≦3克(固體) ≦1.5克(液體)

  低飽和脂肪     ≦1.5克(固體) ≦0.75克(液體)

    低糖           ≦5克(固體/液體)

  零/不含脂肪    ≦0.5克(固體/液體)

  零反式脂肪     ≦0.3克(固體/液體)

  低鈉           ≦120毫克(固體/液體)

  極低鈉         ≦40毫克(固體/液體)

  零/不含鈉質    ≦5毫克(固體/液體)

  低膽固醇       ≦20毫克(固體)≦10毫克(液體)

  高鈣           ≧240毫克(固體) ≧120毫克(液體)

  含鈣           ≧120毫克(固體)≧60毫克(液體)

  高纖           ≧6克(固體)≧3克(液體)

  含纖維         ≧3克(固體)≧1.5克(液體)

比較聲稱:

比較聲稱是指「較低脂」,「較低鈉」等字眼,到底甚麼意思呢?

較低脂或較低鈉等字眼,是說該產品與同類產品或原裝版比較,少含25%的脂肪或鈉質,但在實質數值上,不代表該產品是低脂、低鈉類別。

這類「較低」的聲稱,可以「更低」、「較少」、「更少」、「減低」、「降低」、「減」等字眼出現。英文包括有「less」、「reduced」、「lower」、「fewer」、「light」。

亦有食物以「較高」比較聲稱,例如「較高纖」,即該食物所含的膳食纖維比同類或原裝版本高25%纖維,但不代表高纖。

法例規定,任何預先包裝食物如加上任何營養聲稱或比較聲稱,都必須列出該項營養素的含量,縱使該營養素不是1+7中必須列出的資料,例如有「較高纖」聲稱,在營養標籤中必須列出膳食纖維含量,如聲稱「低膽固醇」的,必須列出膽固醇含量及符合低脂要求。

以下字句均不視作營養聲稱,這些聲稱是沒有受到監管,消費者請不要輕信這些聲稱︰

“不含味精”

“不含氫化油”

“不含咖啡因”

“含電解質”

“不加甜味”/ “少甜”

“不含酪蛋白” (“casein free”)

“含苯內氨酸” (“contains phenylalanine”)

有關血糖生成指數(glycaemic index)的聲稱

“非基因改造” (non GM)

2較常出現聲稱「低脂」、「高鈣」等宣傳字眼,而令顧客不知不覺間進食過量,甚至當為正餐?

雖然營養標籤法例生效四年多,但仍有不少人對標籤內的大堆數字一知半解,或盲目相信高鈣、低糖等聲稱。包裝食物多陷阱,市民切應多了解及學識閱讀標籤,以免被誤導及保障自己及家人健康。

市面不少產品標榜營養價值高,如高鈣梳打餅、高纖餅乾及含有鈣質的蝦條等。要透過進食高鈣梳打餅吸收鈣,隨時要食100克、即18塊餅乾等於飲一杯牛奶(337毫克的鈣質,但額外攝取547毫克鈉及411卡路里,易肥又或易攝取鈉超標(每日應攝取鈉2000毫克)。

高纖麥餅等以高纖作招徠,如以高纖作為攝取纖維,隨時又增加卡路里、脂肪、或糖份。所以,要攝取足夠纖維,應從日常五殼、豆類、及蔬果獲取。

吸收過量的糖份及脂肪,對身體有何影響?近年有否因進食過量標榜「健康」的食品而出現健康問題的案例?

攝取過多糖可致肥胖、蛀牙、及增加糖尿病風險,由於糖在體內會轉換為血脂,吃糖過量也會造成高血脂及脂肪肝。

高脂飲食可很多健康問題包括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膽囊結石、肥胖、高血脂、二型糖尿、胆固醇高、脂肪肝、老年癡呆、腎病及癌症得。

曾有在炎夏攻陷老中青市場、標榜健康清熱的茶飲品,含糖量卻比一罐可樂還要高。有報章曾委託政府認可化驗所測試10款鮮製中藥飲品,全部的含糖量超出成年女性每日所需,其中甜度稱冠的「草本茶」,每樽500毫升的更含53.5 克糖,即相等逾10茶匙糖,比一罐可樂含糖量高出三分一,熱量等於一碗白飯。已超出每人每日糖安全食用量。

(註: 美國認為糖的安全食用量是低於總熱量的10%,而WHO則認為要低於5%;無論是哪種標準,都是很容易過量的標準。如成年男性及女性每日分別攝取 2,000 及 1,500卡路里計算,每日攝取上限為43-50克。)


 營養師Mian Chan:食品標籤“聲稱”睇真D

 https://www.facebook.com/mianchan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