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話「食鹽多過你食米」就等如國語「走過的橋都比你走過的路多」,以前很多老人家喜歡用這句説話説明自己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說穿了,其實就是倚老賣老的開場白。

很喜歡《火鳳燎原》中太史慈的回應:「你吃鹽太多,鹽上腦了」。

在這個時代,當真還有「食鹽多過你食米」這道理的存在空間嗎?在資訊發達到巔峰的現在,當真活多幾年就能對生命有更廣闊的視野嗎?

首先,我極不認同一代不如一代的説法,自從網絡世界的風行,新一代吸收知識的渠道與速度比以前快了幾何級數,理論上,知識越多越容易累積智慧,對世上各種事物都有更新鮮的見解,故此應有更廣闊的視野。

而且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價值觀,以自己的標準評論下一代是很無謂的做法,你認爲勤奮是必然的,於是覺得年輕一輩看來比較懶散,只顧玩樂,荒廢年華、虛渡光陰;但下一代卻認爲你畢生埋頭苦幹,沒有停下來細味生活,只顧撿財,暴斂生命、浪費青春。

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不同的年代擁有不同的價值觀,可惜的是,時鐘不能回撥,就如打勝仗的人永遠喜歡撰寫偏幫自己的歷史一樣,上一代無論多麼有理,其價值觀都只能存在於上一個年代;下一代縱然再多歪理,他們的價值觀都代表了這一個年代。

那麼即使年輕一輩是未來的當權者,就不必灌輸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嗎?

問題是怎樣斷定甚麼是正確的價值觀?

以前的人認爲一夫多妻是正常不過的事,也認爲女性不應接受教育,時至今日,這些價值觀還有源遠流長應該灌輸給下一代的存在價值嗎?

「食鹽多過你食米」不一定能夠成立,以前吃過的鹽,今天可能早已過期了。

人類都是傾向祈望進化的物種,確實有不少下一代比老人家更高瞻遠矚,甚至對生命更少執著,更能看化事物。

另外,很功利的,倚老賣老也要排資論輩,某些長輩以人生閱歷勸誡下一代確實能收其功效。

例如愛因斯坦跟你説我「食鹽多過你食米」當然很有說服力,Steve Jobs跟你說我「走過的橋都比你走過的路多」也有說服力,一些名人、偉人、成功人士或有點社會地位的人説這些話確實比較容易爲人所接受。

某些專業的前輩也可以此爲大道理,例如王家衞導演假如某日執起教鞭,教授導演之道,以「食鹽多過你食米」駁回學生的論點,也叫人服氣。

有時一些稍爲經歷過高低起跌的長輩對下一代作出倚老賣老的勸誡也不至激起反感,例如有不少已戒毒的前癮君子,以「食鹽多過你食米」告訴大家不要誤入歧途,同樣具有說服力。

但很多時説這句話的都是你與我的父母親,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長大的一個平凡的上班族或家庭主婦,年紀雖大,卻不是少年Pi,大部份都沒有實實在在的經過多少險死還生的風浪,假如他們不是營商、從事公關或娛樂事業、或者爲人比較外向,他們見過的世面可能也及不上你在面書所見過的,他們食過的鹽,甚至比不上你在討論區一晚吃到的鹽花。

當一個人喜歡以「食鹽多過你食米」作爲大道理說教的人其道理多是主觀願望,論點很站不住腳。當一個人喜歡以「沒有辦法明白年輕一輩在想甚麼」而不嘗試了解下一代,並否定他們的價值觀的時候,就是他真正與時代脫節之時。

雖然今天我尚算年輕,但随時準備被更年輕的、新的社會風氣所沖擊,希望到時我不會自打嘴巴,胸襟狹隘地堅持己見,始終學習接受或欣賞新事物是一個歷時一輩子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