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香港互聯網創業者為什麼這麼少?》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熱傳,這讓不少棲身於香港的IT創業青年惋嘆。
其實香港本身的互聯網創業氛圍雖不及內地紅火,卻並不缺乏成熟的創業機制。有CoCoon、StartupHK這類靠譜的創業孵化器,也有香港科學園這類政府主導的創業扶持項目,成熟而又發達的傳媒行業也從未吝嗇對本土創業企業的報道。
同時,香港擁有極具吸引力的互聯網創業環境,除去充分自由的經濟體制以及輻射世界的地緣優勢外,香港本身700萬人的城市人口,卻擁有近1400萬的在網流動服務客戶,其中有500萬的智能手機用戶。
香港的互聯網用戶質量極高,加上優越的網絡覆蓋及領先於世界多數地區的4G技術,這些顯性的互聯網創業環境,其實早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們前往香港淘金。
可是,對於游曳於互聯網端的國內網民來說,我們的視野之內卻沒有誕生出來自香港,並與其城市影響力相符的互聯網產品,香港的互聯網怎麼了?
香港不是能誕生互聯網巨人的母體
如同國內互聯網發展態勢一樣,香港在上世紀90年代也經歷了一波TMT創業熱潮。但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裂,這個試圖急速上竄的火苗被無情掐滅,整個經濟市場又迅速回歸到金融為王的本體上。與此同時,先前大量涌入行業的資本,也早已將本來就不大的市場利潤迅速攤薄,講求投資回報率的投資人們落在互聯網的視線也越來越少。
另一方面,自由開放的香港社會有著通暢的信息獲取渠道,傳媒市場火熱,商業文明十分成熟,城市公交系統發達,加上本來城市狹小,傳統的商業社會已經給本地居民帶來了便捷而又豐富的生活體驗,這些因素也決定了香港居民對“互聯網”這類新生工具的需求不會像內地民眾一般來的熱切,加上半西方的社會文化,來自海外的互聯網產品對本地市場的巨大沖擊,香港早已錯過了誕生互聯網巨人的時代。
跟風與模仿,並非是內地的特權
互聯網產品模式的跟風與模仿,是大部分創業市場的一個共性,這一點香港也不例外。由於香港的開放性更優於內地,基本每個海外互聯網創新的產品模式都能在香港找到複製版。
Web 2.0時代的香港本地化的門戶論壇Discuss和高登出現,算得上是緊跟變革立足於本地化市場並創業成功的代表,只是如今Facebook這類時效性與用戶感更強的社交平臺的出現,已經大大削弱了二者的平臺影響力。
團購剛開始盛行時,香港就出現了Ubuyibuy這種本地化的團購平臺,並迅速將團購熱潮推向全港,最終在11年被Groupon收購。而本地化的電子商務平臺也有草莓網、SaSa網等,只是隨著淘寶向海外市場的拓展,本地化的電子商務市場的生存空間也愈發狹窄了。
即便複製與模仿是一個新的產業市場向前發展時無法避免的路徑,但香港本身的市場負載量確實有限,而互聯網模式的迭代頻率卻在不斷提速,香港的互聯網創業也顯得更為蕭瑟。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力
移動互聯的普及以及物聯網概念的興起給香港的互聯網創業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原本沉寂的互聯網市場也逐漸開始有了多元化的產品形態出現。
獲得多個國際創業大賽大獎的Attership,宗旨是搭建一個國際化的包裹跟蹤平臺,解決網絡購物後包裹發送出去後的服務;受到Google Play熱捧的日歷擇吉類應用老黃歷,則從傳統民俗文化切入,構建一個融和天氣、歷法、擇吉、養生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工具類平臺;號稱香港貨運版Uber的叫車軟件GoGoVan,打造的是一款基於物流貨運的貨車調度軟件。
這些香港新出現的創業產品,也在摸索著將自己的產品理念向海外市場推廣。Aftership的付費客戶中,有60%來自於北美市場,中國國內及香港市場佔有40%;而老黃歷的市場方向更為開闊,因2013年開始將內地市場作為中心,目前的所有用戶中內地用戶已佔據85%,香港和臺灣市場份額降到12%,剩下的3%為東南亞華人市場。
面對著市場機制和人才資源都要成熟的香港,港媒中鼓勵香港科技青年“北上”創業的聲音也開始越來越多。
中國互聯網是個巨大的市場,這個市場里需要一個被稱作中國香港的身影,表達同一個民族精神下相互交融,也展現不同社會背景下的理念交鋒。既然圍繞在“互聯網”背影下的創業不會脫離公眾視野,那麼圍繞在“中國”背影下的香港也必不會淹沒在這個注定由互聯網連接的時代。
香港人炒股、炒樓,也“炒”互聯網
https://www.facebook.com/ling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