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變化、空氣污染,都是過敏容易好發的危險因子!在常見的過敏疾病當中,氣喘除了受到外在環境影響容易誘發,其實,氣喘也與遺傳息息相關。氣喘名醫表示,想要預防過敏,可以抓住所謂「關鍵1千天」的黃金期,分別在產前、產後做好保養,例如在產前補充魚油、適合的益生菌,以及掌握餵食新生兒副食品的關鍵時期等,就能遠離氣喘等過敏疾病的發作。(影音、攝影/鄭名峻、江旻駿、宋美瑤)



《華人健康網》健康小學堂特別邀請到馬偕兒童過敏免疫科資深主治醫師暨台灣氣喘衛教學會榮譽理事長徐世達醫師,主講「氣喘(蝦龜)可否痊癒?」分享氣喘的危險因子、有哪一些常見迷思?日常如何正確除蟎抗菌,全面預防氣喘?以及認識氣喘治療的新觀念:階梯式精準治療,教大家輕鬆戰勝氣喘!



《華人健康網》健康小學堂特別邀請到馬偕兒童過敏免疫科資深主治醫師暨台灣氣喘衛教學會榮譽理事長徐世達醫師,主講「氣喘(蝦龜)可否痊癒?」(影音、攝影/鄭名峻、江旻駿、宋美瑤)

徐世達醫師表示,遺傳性過敏疾病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結膜炎、過敏性腸胃炎以及異位性皮膚炎等,其中氣喘反應為體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所引發,對於各種遺傳性過敏疾病,通常我們分為三級預防,第一級預防為防止遺傳體質的致敏化,即防止產生過敏時發生的免疫反應(Th2),而非正常會發生的免疫反應(Th1);第二級預防為防止已致敏化的體質產生臨床過敏病;第三級預防則為防止已產生臨床過敏病者反覆出現過敏症狀。

除了此三級預防,遺傳性過敏病的產前、產後預防,也是重要關鍵!尤其有所謂「關鍵1千天」的要訣。徐世達醫師表示,氣喘的發生的原因很多都是都來自遺傳,從懷孕期間到孩子剛出生,都可能因為周遭環境、飲食的影響而影響到成年時的疾病,包括失智症、糖尿病、過敏、氣喘、心臟病等疾病的產生。



徐世達醫師表示,如果在這1千天能做好保護動作,勿持續累積過敏體質,就能降低日後發生氣喘,甚至許多老年疾病、新陳代謝等疾病的發生率。(影音、攝影/鄭名峻、江旻駿、宋美瑤)

如何預防過敏?產前、產後預防過敏黃金期關鍵1千天

究竟,我們要如何在產前、產後控制遺傳因素造成的氣喘呢?氣喘的發生的原因很多都是都來自遺傳,從懷孕到孩子剛出生,都可能因為周遭環境與飲食等,而影響到成年時氣喘發作。

究竟要如何在產前、產後控制遺傳因素造成的氣喘呢?徐世達醫師表示,最關鍵時期是從懷孕期10個月,到生下來的兩歲之間,即為美國所倡議的「關鍵1千天」,這也是過敏體質累積形成最重要的期間。

如果在這1千天能做好保護動作,勿持續累積過敏體質,就能降低日後發生氣喘,甚至許多老年疾病、新陳代謝等疾病的發生率。



除了基因缺陷可能造成氣喘之外,徐世達醫師表示,另外會引發氣喘的因素即為環境,而環境對氣喘的影響,其實從母親懷孕時期就已經開始,婦女在懷孕期間不必特別避免高過敏原的食物,除非媽媽本身就對特定食物過敏不宜食用。

另外,也可以適量補充益生菌和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不過,懷孕期間的婦女需減少塵蟎、蟑螂、黴菌、動物毛及空氣污染物(如懸浮微粒、化學刺激物、香菸)等過敏原的接觸。

懷孕期間究竟適不適合養貓狗?不鼓勵棄養,還未養寵物不建議養

此外,許多孕婦會疑惑,是否懷孕期間不適合養貓狗?對此,徐世達醫師表示,若養貓狗等毛小孩已經有一段時間,即使本身對動物毛會過敏,身體也已經產生抗原,對胎兒不會有不好的影響,因此不鼓勵棄養。

不過,若是正在懷孕中,且近期想養貓狗,由於不知道是否對動物毛過敏,如果過敏的話,身體可能還未產生抗原,那麼就有可能會影響到胎兒。因此,建議若是未養過寵物,不建議在懷孕期間開始養寵物。

產後如何預防寶寶過敏?一定要餵母奶?添加副食品時間不能延遲!



孕婦產後最好餵食新生兒母奶,如果不能餵母奶,可以使用部分水解乳清蛋白取代,2011年美國FDA 證實部分水解乳清蛋白配方也可以達到預防過敏的效果;另外,寶寶副食品的添加,要在出生後4-6個月就開始,不能延遲,不然會影響口服耐受性;並且也要避免所謂的空氣污染、皮膚過敏原,假如能夠做到以上幾點,寶寶以後發生過敏的機率就會大大減少。

在國外,過敏主因是花粉熱;不過在台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過敏原,則以塵蟎、蟑螂、貓狗等寵物的毛以及黴菌等為主,根據2007年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調查,目前臺灣過敏兒(小一新生入學)超過50%有過敏病,大多因為遺傳因素,其中有90%的兒童是屬於塵蟎過敏,而僅有4%是花粉熱,由此可知,遠離居家防蟎,也是解決過敏危機重要的一環。



如何有效防蟎?使用防蟎寢具、維持室內相對濕度60%以下等方法有幫助

至於氣喘患者如何在居家中做好預防過敏原的準備呢?徐世達醫師表示,居家環境中,包括地毯、棉被、床墊、枕頭或布沙發等日常用品,都是塵蟎最容易生長的地方,且即使用吸塵器,也不容易根絕塵蟎。

要降低居家環境中的塵蟎,最好將室內的濕度維持在60%以下,並保持4個星期以上;而寢具方面,如床彈簧床、棉被、枕頭等,最好使用物理性的防蟎套套起來,一個星期使用攝氏50度以上的熱水或烘乾機處理10分鐘,再以清水洗滌乾淨。

另外,許多人會使用除蟲菊精類的殺蟲劑來驅蟲,在此提醒,長期使用殺蟲劑,可能會使腦部運動神經、免疫系統異常,且因當中含有環境荷爾蒙,具致癌性及生殖毒性,所以不鼓勵使用。

空氣污染物恐經由肺泡微血管進入全身,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等慢性病機率



除了塵蟎以外,引發氣喘的因素還有很多,包括空氣污染、酒精等,其中空氣污染是誘發氣喘的最主要因子,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只要粒徑小於1-5微米,也就是現在所謂的PM2.5,就容易黏在頭髮、頭皮、皮膚、眼睛、鼻子,還會經由呼吸道吸到肺部,再經過肺泡的障壁層,通到人體的微血管,進入循環系統循環全身,因此,空氣污染不只造成肺部損害,除了肺部的癌症之外,也有可能提高罹患其他疾病與癌症的風險。

令人最擔心的就是,當PM2.5循環到心血管系統時,可能會造成心肌梗塞、心律不整,以及罹患其他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的增加;也可能循環到腦神經系統,而提高失智症的風險;另外,空氣污染造成的疾病還包括糖尿病、肥胖等。

所以,如何把環境中的空氣污染減到最低,對大人和小孩,都是最重要的。除了戴口罩、護目鏡、穿著長袖衣物隔離髒空氣外,由於戴隱形眼鏡也會使空污過敏原刺激眼睛,因此在空污嚴重情況下,建議大家儘量不要戴隱形眼鏡。





遵循醫囑使用吸入型或噴型類固醇用藥,幾乎不用擔心副作用產生

控制氣喘藥物分為一般控制保養藥物跟急救緩解藥物,最常見的是全身型與吸入型的類固醇藥物,類固醇是腎上腺素分泌的一種賀爾蒙,只要少量即有很大的作用,若給非專科醫生叮囑使用,病患常常會超量使用,若長期超量使用,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徐世達醫師說明,現在類固醇為第4代類固醇,使用吸入型或噴型的類固醇藥物,幾乎不會有副作用,只要治療疾病時適量使用,對治療氣喘是一種大功臣。

慢性氣喘分為間接性氣喘及持續性氣喘,依嚴重度分為5階段治療

最後,徐世達醫師表示,現今對於慢性氣喘的治療方法,可分為5階段。自2000年開始,實施氣喘慢性照護,並發現有進行氣喘慢性照護的人,罹患其他疾病的機率也跟著減少。徐世達醫師解釋,因為人體內有兩種免疫力,分別為對過敏的免疫力,另一則是正常的免疫力,兩個是「翹翹板」關係,也就是說人當過敏反應減少,正常免疫力就會上升。

現在全世界對於氣喘最新的治療分法分為兩大類,分別為間歇性氣喘,以及持續性氣喘。屬於持續型氣喘病人,通常在診斷時,都會被放到第2階段或第3階段,控制氣喘的藥物通常以吸入式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為主,視情況會添加低劑量吸入性類固醇、長效吸入式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甚至中劑量吸入性類固醇。

若病情有控制,就會降階;不過,若病情加重,到第3接或第4階,可能會再加上中劑量或高劑量的吸入性類固醇,或長效吸入式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視情況可能再加入長效副交感神經阻斷劑;不過,假如升到第4階段或第5階段,就代表病情不容易控制,需要進一步了解病人用藥的狀況,或有無其他併發症。



若病況嚴重,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做氣喘標靶治療

若確認用藥規則、避免誘發因子後,仍無法減緩氣喘症狀,就要考慮選擇使用標靶治療,包括以不同單株抗體製成的3種生物製劑,第一種是免疫球蛋白E(IgE),若過敏原因和IgE有關,就可以找出IgE並將之拮抗掉;若過敏和嗜酸性白血球有關,則可以用第二種專門對抗嗜酸性白血球的抗IL5抗體,第三種生物製劑,則可以同時抵銷IL-4和IL-13兩種細胞發炎因子。

【預防氣喘4要訣】

1.遠離過敏原:

若有過敏反應,應前往大醫院尋找專科醫師,找出空氣污染物等誘發因子,並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觸過敏原,為有效的遠離過敏原方法。

2.適當使用抗發炎藥物:

過敏分為3個階段,分別為發炎、過度敏感,嚴重的話會形成不可逆反應。由於不希望惡化到不可逆反應,因此應與醫生配合,適當使用抗發炎藥物,假如能長期使用抗發炎藥物,避免反覆發炎,就不會再過度敏感,人體還是會有修復功能,自然就不會變成不可逆的傷害,可以維持身體的健康。

3.均衡飲食:

均衡飲食很重要,另外,適度補充益生菌、魚油對抗過敏,都是很有幫助的,另外,特別提醒要使用適當種類的益生菌,而非補充越多種越好。

4.維持運動:

每個星期做3天以上,每天做30分鐘運動,持之以恆,對於緩解氣喘有幫助。


 空污不只害氣喘,恐釀心血管疾病!名醫:預防氣喘從產前產後關鍵1千天開始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