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香港父母希望子女能操一口流利英語,甚至在嬰幼兒階段已讓他們學英文。的確,不少語言專家指出嬰幼兒具備學習語言的能力,但教育他們的方法卻與適齡學童大相逕庭,如果家長用錯方法,容易令子女產生挫敗和厭惡感,繼而影響日後的學習動力。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副主席鄭志剛,近日亦於個人網誌分享他對嬰幼兒英語教育的想法。他認為學前嬰幼兒的聽力非常靈敏,能夠憑聽覺判斷發音,加上他們以模仿作為主要學習方式,鼓勵父母應為幼兒製造合適的外語環境,如英語playgroup、攤位遊戲等形式,讓他們大量接觸地道英語,學習其口音,成效將會事半功倍。
缺乏認知控制 忌用傳統教學
事實上,各國不少教育專家早已提出與此相同的意見。愛丁堡大學發展語言學教授Antonella Sorace曾指出,幼兒不適合「顯性學習」(explicit learning)。
顯性學習是通過明顯的手段,靠學生自主努力,有意識地獲得知識。學生不但明白學習的內容和目標,亦有計劃、目的、付出及自主意識地學習知識。傳統學校中,老師在教室直接解釋語法規則及詞彙意思,學生主動理解、抄錄及記憶,這種模式正是顯性學習的最佳例子。
Antonella認為這種講求主動性及理解力的學習模式,難以令幼兒取得良好學習成果。「幼兒非常不擅長顯性學習,因為幼兒缺乏認知控制,專注力和記憶力也不足。」不少研究亦顯示,年紀越大的學生越適合顯性學習。
「內隱學習」學語言 知識更穩定
對於嬰兒及幼童,他們更擅長「內隱學習」(implicit learning)——學習者以潛意識或無意識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內隱學習着重經驗或體會,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亦有極高穩定性。
資深英語專家施敏文教授指出,假如要小朋友學習自然地道的英語口音,便要從出生起讓他接觸純正的英語,「即使嬰兒尚未聽懂、不懂表達,但在不知不覺之間也在吸收語文能力。」施教授所指的,正正是以內隱方式學習語文,通過聆聽及模仿母語人士,以潛意識學習語言發音和說話技巧。他亦提到死記硬背式的文法練習,並不能幫助幼童學習英文,也不是越早操練,越能「贏在起跑線」。
Playgroup玩樂學英語 靠體驗學詞彙
另有不少父母選擇為子女報讀英語playgroup,增加幼兒接觸英語語境的機會。坊間有很多playgroup聘請純正口音的本地或外藉老師,從各類遊戲中教授幼兒英語詞彙、品德情意和社交溝通技巧等,以真實生活體驗豐富幼兒的經歷,讓幼兒潛意識學習地道英語口音、用字及日常社交文化。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趙榮德亦贊同家長首選語言課程的playgroup,因為對子女日後入讀幼稚園和小學,以至將來學習發展都有幫助。但他建議要選擇寓遊戲於學習的課堂,讓幼童不單只有玩樂,亦能從中吸收實用的語言知識。
【學好英文】鄭志剛:幼兒靠聽學英文 專家同倡「潛意識學習」
https://www.facebook.com/hk.parentingheadline